让网络与写作教学交融

2009-08-27 07:06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习作文章

宓 娟

北师大的何克抗教授所说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而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反思:在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该如何展开?

一.借助网络优势,拓宽学生空间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提供的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可以让学习变得充满

乐趣,让教育环境更富于人性。学生的生活常常是“家庭——学校——家庭”三点成一线,这使学生作文时有“无米之炊”之虞。而无论是校园网还是国际互联网,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平日里可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随心所欲地查阅各种各样与写作有关的信息。例如,布置“2012年奥运会在英国举行”的话题写作,学生就会根据“奥运会”这一概念,利用网络上的搜索引擎,键入“奥运会”这一主题(或称为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找到各种各样关于奥运会的资料,把它下载到自己的资料库中,再进行讨论、整理后展开写作。当然教师也可做个有心人,建立写作素材目录,剪辑一些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异域文化等图片或视频信息,作为资料储备。这样一来,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扩大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量。

二.自由的网络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传统的写作教学的通病是过分地讲求整齐划一,老师大讲范文,设定作文的操作细则,导致千人一面,万人同语。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多媒体网络环境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成了主角,摆脱了过去那种“吸收——储存——再现”的被动局面,转向“探索——转化——创造”。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去观察、思考、表达、畅想。中学生的思维一旦相互碰撞就如同“原子反应堆”,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看法,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文题,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从而创作出包括童话、散文、书信、杂感、记叙文在内的诸多风格各异的文章。

三.运用网络模式,发挥师生互改文章的能动性

叶圣陶曾说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评改”应是对事物认知明理的过程,也就是矫正错误对事物意义重新建构的过程。过去教师批改作文,投入的精力多,但学生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把网络技术引入到作文评改中去,师生互动就会十分便捷。例如评讲优秀习作,很多相关范文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显示在屏幕上,就习作中的优缺点让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从旁加以指导点评,总结出“评改”作文的方法。然后,同学之间互评互改,最后再自我修改,对自己习作的字词段篇进行全面修改,并与原文对照,推敲回味修改的过程。掌握技巧,举一反三,从改一篇文章到改一类文章,促进知识的迁移。经过反复修改,对文章加以修整润色,最终达到“言之有情”。这样的评讲互动方式灵活多样,还会怕学生生厌吗?

作文评改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写作素质。但在通常情况下,中等学生的作文一直是作文评讲时的“盲区”,这类学生写的记叙文往往是选材、文句基本符合要求,不过缺乏生动性。利用网络就可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选中所要修改的片段,讨论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方式使文章具体生动,然后直接在屏幕上修改,比一比,看谁改得更精彩。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相对而言要低些,可以从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入手,他改与自改相结合,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网络与写作教学交融,可以打破传统的封闭教学模式,提高效率。只要合理地利用网络,让现代化手段介入到写作中来,必定使作文课更具魅力。

宓娟,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习作文章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利用网络社交平台 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帮助学生走出习作低谷的有效策略探析
习作展示
他已作了“交代”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