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2009-09-01 03:09赵晓琴黄君敖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9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赵晓琴 黄君敖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侧下肢肿胀、疼痛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下肢静脉血管,根据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共检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7例,其中,急性血栓27例,占57.4%;亚急性血栓13例,占27.7%;慢性血栓7例,占14.9%。合并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16例,占34%。结论:急、慢性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各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手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瓣功能不全;急、慢性血栓;亚急性血栓

[中图分类号]R364.1+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7(a)-192-02

我院2004年6月~2008年8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7例,现就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31~71岁。左下肢35例,右下肢10例,双下肢2例;17例有外伤、手术史,5例有长期卧床史,9例有生育史,7例有心力衰竭史,无明显原因9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侧下肢肿胀、疼痛。

1.2 超声检查

采用仪器为PHILIPS EnVisor-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2.0 MHz及3.5 MHz。受检者平卧位,下肢稍外旋外展。首先从患者腹股沟开始,用7~10 MHz探头确定股静脉,然后分别向上扫查到髂外静脉至髂总静脉,向下扫查追踪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胫前静脉,之后腹卧位探查腘静脉,必要时用3.5 MHz探头扫查下腔静脉。在检查过程中,重点测量髂静脉、股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了解血管壁厚度,内膜是否光滑,管腔内有无血栓,血栓形态、大小、类型及阻塞情况,血流充盈情况,血流信号是否丰富,多普勒频谱改变及侧支循环情况等,并注意与对侧血管进行对比,配合探头加压及乏氏试验来综合诊断。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急性血栓27例(57.4%),亚急性血栓13例(27.7%),慢性血栓7例(14.9%);合并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16例(34.0%)。

下肢静脉急性血栓声像特征:发病后数小时至2周内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本组27例。声像图上血栓形成部位血管内径明显增宽,探头加压后血栓处静脉管腔不能被压闭,血管壁清晰、规整,血栓多为云雾样回声或均匀极低回声,彩色血流可从周边通过。若管腔内完全阻塞,血栓阻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或挤压远端肢体时,显示少量血流通过。

下肢静脉亚急性血栓声像特征:血栓形成数周以后的血栓为亚急性血栓,本组13例。在声像图上血栓回声较强,由于血栓逐渐收缩溶解,血栓变小且较稳定,探头加压后血栓处静脉管腔仍不能被压闭,彩色多普勒显示,静脉腔内血栓处血流信号逐渐增多。

下肢静脉慢性血栓声像特征: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不等,本组7例。血栓多为非均质的中等强回声,形态不规则,血栓机化与静脉管内壁相黏附,静脉壁呈局限性增厚、毛糙,管腔变小,根据静脉血栓再通程度不同,彩色血流信号可部分显示或完全显示。

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本组有16例患者伴有静脉瓣功能不全,二维可见静脉瓣增厚,回声增强,活动僵硬,挤压远端肢体放松后,瓣膜远心端可显示返流信号频谱,测量返流持续时间延长。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三:①静脉血流滞缓;②静脉壁损伤;③血液的高凝状态[1-3]。根据47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发病机制验证了这一点:①外科、妇产科手术及生育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使下肢深静脉血流滞缓。②外伤或手术创伤可引起血管管壁损伤,血流迟缓,在高凝状态下形成血栓。③中老年人易患血液易凝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由于血液成分的改变,黏滞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导致血栓形成。

本组47例中,根据血栓回声的强弱不同分为三种类型[4]:①急性血栓多表现为低回声,较均匀,此期血栓还不能完全附着于管壁,部分可呈游离状态,此时极易发生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因此此期检查者动作要轻柔,避免加压,同时应尽量减少患肢的移动。②亚急性血栓多表现为中等不均匀回声,此期血栓已完全附着于管壁,部分血管可再通,此时在血栓再通部位可出现不规则的点状或细小的血流走行于血栓周围。③慢性血栓表现为回声增强,不均匀,部分间隔条索状强回声,静脉内壁毛糙增厚,与血栓混成一体,此时可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来确定血管走向、血栓堵塞程度,此期血栓周围侧支循环建立,可出现大、小隐静脉的扩张,若在管腔内同时出现强弱不等多个血栓回声,多为慢性期继新鲜血栓形成;此外彩色多普勒配合乏氏试验可以判断有无继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本组病例中,下肢静脉血栓左侧多于右侧,这与左侧髂静脉受到腹主动脉及左髂动脉、腹股沟韧带压迫的解剖学相符合[5]。

通过本组研究,应用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应掌握以下几点:①熟悉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特点,密切注意病史及临床体征。若整个肢体肿胀,注意检查髂静脉、股静脉,若以小腿肿胀时,应检查腘静脉以下静脉,同时注意与健侧对比。②熟练掌握超声检查手法,掌握血栓形成的直接与间接征象。③检查过程中,2D、CDFI、PWD等技术同时应用,注意探头加压试验、乏氏试验,但对新鲜血栓,探头加压要禁忌[5]。

临床上,对发病几小时至3 d以内的血栓,声像表现为云雾样回声或极低回声,经及时扩容、抗凝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一旦血栓形成时间较长,血栓机化,变为强回声后,内科溶栓治疗并不理想,需采取相应的手术取栓治疗。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6]。彩超具有无创、实时、准确及可重复检查等优势,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朝霞,刘振林,刘继荣.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5(6):369-370.

[2]舒志松.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6(5):301-302.

[3]芦桂林,郭坤霞,刘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7(5):349-350.

[4]周锦友,陈翔,邓乐勇.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2):760-761.

[5]谭旭艳.肢体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0):637-638.

[6]周家保,杨敏,方成,等.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69-70.

(收稿日期:2009-01-16)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69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椎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研究
武汉某高校教职工甲状腺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价值
围关节置换期并发血栓的诊断分析
静脉顺行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皮氧分压对下肢静脉性溃疡静脉病变诊断价值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