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的主要学术思想

2009-09-02 08:09任鸿博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14期
关键词:克鲁格曼学术思想总结

任鸿博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主要学术思想,分别从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汇率目标区理论和萧条经济学四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梳理,最后对克鲁格曼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关键词:克鲁格曼;学术思想;总结

前言

200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其实,克鲁格曼不仅仅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学领域有突出贡献,他在国际金融和萧条经济学等领域也有着突出的贡献。本文拟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学,汇率目标区理论和萧条经济学四个方面对克鲁格曼的学术思想进行回顾与梳理。

二、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给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

三、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是1990年初由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其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和经济空间过程。在思想上,新经济地理学应用新增长理论,强调报酬递增,强调内生化比较优势,方法上采用了经济学领域一贯使用的数学模型方法,试图在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中寻求其动力学机制,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相比较,二者有着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从研究方法上说,新经济地理学有明显的创新。

他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区位模型。该模型回答了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外部条件的地区,在存在报酣隧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为何会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不发达地区集中,这些情形又会在何时发生。克鲁格曼的历史期望模型,着重讨论了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问题。这个问题之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历史给定初始条件并决定了均衡的结果;另一种认为是预期起了关键作用。历史期望模型在外部经济和调整成本的条件下,讨论了经济中的参数如何影响历史和预期在均衡决定中的作用。

四、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理论

克鲁格曼基于1985年威廉姆森始倡的汇率目标区方案,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克鲁格曼的基本目标区理论及模型,并引起了学术界对汇率目标区问题的浓厚兴趣。

克鲁格曼认为汇率作为资产价格,由基本因素和未来预期变动决定,他首次以自然对数形式建立汇率模型:S=m+v+rE[ds/dtJ,其中s为外汇的即期价格(对数),m为国内货币供给量,v为速度冲击,最后一项是预期的贬值率。模型的关键在于对基本变量v的假设,克鲁格曼假定速度偏移项v是汇率变动中惟一的外生性变量,符合布朗无偏差运动,是一种连续的随机变量,未来变动不可预见,则dr=dz,o为标准差,z为标准的布朗运动。

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用在世界贸易中占最大比重的工业国家的货币来建立一个汇率目标区,在这个“区”内有一个中心汇率(基本汇率),并在中心汇率附近确定一个汇率波动的范围,实际汇率对中心汇率的偏离幅度要确定下来,有关国家正力求使汇率的变动不超过这个区域。

五、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

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理论是以他的专著《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为代表的。在书中,他在否定东亚奇迹的经济成就后再度语出惊人,指出当前经济的普遍问题是需求不足,所谓萧条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克服需求不足的问题。在一个没有足够需求的世界里,自由市场原则是难以运行的,所以需求不足才是问题的根源。他认为治理萧条的办法,对于富国而言应利用利率杠杆,对于穷国而言应放弃固定汇率,要改善对银行的监管,而且在出现危机时政府必须果断地实施紧急管制。当利率工具成为摆设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经济下滑的趋势了。增长的失业率将会导致消费支出的削减,消费萎靡又会促使工厂改变投资计划,进而是大幅地裁员。因此,整个经济进入到恶性循環过程中。

六、总结

克鲁格曼的思想富有原创性,他常能先干他人发现和关注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克鲁格曼的著述文笔流畅、行文优雅、叙述深入浅出,他也许是世界上文笔最优雅的经济学家之一,甚至被认为是继凯恩斯以后文笔最好、最能写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是一位横跨多个领域和多个时代的前沿学者,从国际贸易、金融学到地理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到产业经济,从新古典框架到古典经济学传统,他无一不是执牛耳者。可以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学天才,但是天才绝不是天生的,而是以他广博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知识,以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敏锐观察作为依托。尽管克鲁格曼的研究偏模型化,但是他的模型非常重视解释现实问题,比如,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解释现实经济的贸易结构,在金融危机理论中解释亚洲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本质上的制度缺陷,而且克鲁格曼的模型研究和现实拟合度较好,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获得了极大的肯定。克鲁格曼在融合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开创的空间经济学,不仅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各国的对外贸易、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实践都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以后他的学术思想会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茅于轼,萧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l期。

[3]克鲁格曼,论新一代危机模型,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4]陆家骝,克鲁格曼与新贸易理论[J],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宋德勇、胡宝珠,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经济地理,2005年,第7期。

[6]江秀辉、李伟,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评述,时代经贸,2007年,第6l期。

[7]黄燕君、何嗣江,新编国际金融(第二版)I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刘惠敏,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述评[J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期。

[9]宣晓伟,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评介田,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克鲁格曼学术思想总结
郭会卿教授基于“浊毒”学说治疗痛风经验
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验方新编精要》学术特色研究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克鲁格曼,“太爱放炮”的诺奖得主
诺奖得主称 美国或重演日本式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