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

2009-09-05 04:10包仕国
关键词:理论体系大众化利益

包仕国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理性地分析其具体推进的向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向度、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契合民族文化和心理认同的心理向度、体现立足当下的理想向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度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05-04

列宁曾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充分地证明了列宁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笔者认为,这一战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立足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体是人民群众。那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底应该从哪些向度切入呢?

一、时代向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走进人民大众的“资格证”,也是人民大众走近马克思主义的“标示牌”。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普遍认同、接受和自觉实践的价值理念,不断提高全体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使命。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客观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共同事业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一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此同时,我们党又清醒地看到,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之后,呈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系列矛盾和重大问题。化解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完成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

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具体实践中,用富于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来指导大众的具体行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经验,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另一方面要用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性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回答大众关注的现实问题。

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理论需要的时代诉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的程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同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为了满足一定的利益需要,就要有一定的理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需要与诉求,就要学习掌握科学的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理论素养的需要,更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好能够吻合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由于文化程度和理论水平的不同,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往往通过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和方式表现出来。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事实和方式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民群众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价值向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这个科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价值取向,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所以我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吸收、消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刻领会其本质和精髓,牢牢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指导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民情,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和发展,主体地位得到保证,思想政治觉悟也得到提高,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视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不仅是历史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而且还是价值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改革开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我们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价值是同步同值的。其次,视人民利益为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理论中强调的社会主义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基本的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次,视“人民利益”为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建过程中曾产生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三者是统一的,而从价值标准看,却是以“人民利益”为最根本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和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好坏的根本标准。总之,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才能真正超越资本主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心理向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契合民族文化和心理认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有两层完整的含义:其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民族化;其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使之操作化、行为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指归。因此,就寻找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合点”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文化化、民族化是第一步,而且是不可跨越的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下,以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传统为主体,并在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的先进文化。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活的民族形式。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一方面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惯和民族语言等相结合,使其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创造出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和、易学、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还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抛弃文化传统,割断历史联系,只会使我们失去发展的根基。所以要在通过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走出书斋,走出论坛,走出上层,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将抽象变为具体、深奥化为通俗、经典演绎为常识、理论词汇转化成大众语汇,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从而走向人民群众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众是接受主体,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被接受的客体,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共同的心理认同基础。“认同性原则”强调的是要尊重大众的主体性,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大众的主体需要相契合,这种契合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渗透性的,通过“利益实现”保持马克思主义渗透进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和自愿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原则应该在“利益实现”上更加全面地反映和表达社会大众的各个方面的需要和愿望,使人们正确定位自己的各种利益,并深刻理解各种利益之间的有机关系,从而使人们保持自身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找到多样性的个体利益与全局性的、社会性的整体利益之间的结合点。在生活实践中,大众往往从直观的感受和直接的利益出发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主张,一般反映的是局部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而无法把握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原则的利益实现就要在立足个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更加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断超越既有的社会利益状态,提升整个社会利益的结构和质量。只有这样,这种利益实现才能既关注现实又超越现实,既充分吸纳各种合理的个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而又能够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

四、理想向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立足当下的理想性

人是一个物质、精神、时空的多维世界。人有精神需求,不仅需要当下的心理满足,还需要有对人生、社会的终极关怀。人不仅要有精神愉悦,而且要有信仰支柱。人喜欢生活在信仰里,喜欢用信仰观照现实生活,通过信仰的观照以增强人生的意义。马克思主义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规律,在全世界无产者心中确立起共产主义的信仰。不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主义”成为民众的人生信仰和社会信仰。实践证明,共产主义与中国社会的信仰基础具有很高的契合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立足当下的理想性。马克思主义既要体现终极关怀,以满足大众持续信仰的需求,又要立足当下现实,满足大众的现实需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握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关系,实现信仰的目的因向动力因的转化。具体来说,一方面,以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不是用理想化的先进标准否定普遍性的基本现实。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它是来源于对现实的辩证否定,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理想和现实的这种关系表明,在对现实生活加以肯定的同时,必须对现实生活保持冷静的批判性思考,用理想来观照现实生活,提升现实生活,而不能以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来否定理想、消解理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就要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目标体系为社会活动提供了价值方向,马克思主义以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个性”为最终追求,并以此来教育并引导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立足当下的理想性,我们必须做到正确把握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是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改革开放以前,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没有动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比以前更加复杂,更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在通向共产主义征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各个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正如毛泽东在论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时说:“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党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江泽民也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共产主义渺茫,也不能超越现阶段,对共产主义作不切实际的幻想;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做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坚定统一论者。要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就要在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的每项工作和活动中,始终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体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上,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范君]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大众化利益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利益链与新垄断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