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论下物理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2009-09-05 04:10
学周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情景好奇心观察力

李 扬

摘要:新课程理论下物理课堂的创新教育,要能够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境;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合作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确立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才能。

关键词:创新教育 问题情景 好奇心 想象力 合作关系 观察力 主体地位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过去的物理课堂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热衷于机械记忆为主的题海战术,以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限制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论下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有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们有责任上好每一节物理课,为祖国培养创新人才做出自己的点滴贡献。那么,在物理课堂上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境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要想成功的创设问题情境,需做到:①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情境的设置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的脑细胞都处于兴奋状态。只有兴奋性的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创新意念才能不断地产生,从而促进他们在发展中愉快地学习;②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是学习活动的核心,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摆脱“思维定势”的副作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

例如:我在讲“磁生电”这节课时,首先提出问题:“小灯泡要发光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时学生回答:“在闭合电路中,有电源。”我不做肯定答复,学生会想:“难道还有别的情况?”然后,我将一台手摇发电机放在讲桌上,给学生介绍其结构后强调,小灯泡所在的电路并没有电源。接着找一名强壮的学生让其用力摇发电机,同时提醒同学们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当小灯泡发光时,同学们诧异了,都问:“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我顺势说:“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留出空间,给学生的想象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合作关系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学生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倡导有效合作,才有利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才有利于创造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合作式的课堂。创新教学方法要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高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讨论教学法,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阐释得虽不尽相同,但可以相互借鉴,彼此之间呈现一种智力结构的多样性和互补性,避免了教师代作结论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讨论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提问——讨论的双边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同时,通过交流还能促使每一个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例如: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科学世界”材料之后,可以提出如下讨论题:为什么16匹马拉不开它?这样大的力来自哪里?经过一轮讨论后,再提出:气体的压强到底有多大?通过充分讨论,对“气体压强”的成因、大小等,必然印象深刻,使学生对这一节的知识学得透、记得牢。

三、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规律为探究对象的基础学科,观察、实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教材中几乎节节有观察和实验,实验已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从而在实验中得到创新发现呢?例如: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光的折射”一节练习第四题“在透明玻璃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高度再慢慢地下移。当杯子下移到一定的高度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做这个实验,并解释这种现象。”学生们经过自己的实验和观察,各组都取得了成功。我刚要做小结,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书上的结论不对,我看到的是三枚硬币。”然后,所有同学都本能地重新观察起来,果然在这名同学的指引下,把目光放远,在杯外又看到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第三枚硬币。之后有的学生们说:“教材说是两枚,我们看到两枚就不再观察了。”可见提高观察力要打破思维定势,不能带着事先知道的结论去观察,这样会限定学生思维的时空,后果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除了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之外,还可以开动脑筋,根据所需,把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简单材料带到课堂,指导学生制作出物理课中需用的实验操作材料,即学具。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教学中缺少实用仪器的实际问题,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创新的机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生动、高效。

四、确立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才能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伏于每个学生之中。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我深切感受到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创新人才。新课程概念下的物理课堂,应当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基本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少一些灌输,多一点探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基于这个理念,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具体的做法是:课前备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唱主角,老师演配角,甚至教师只起到导演的作用。充分地相信学生,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参与。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可以上台演讲,可以进行互动讨论,亲自动手做演示实验。经过这一系列的尝试,我发现课堂上的气氛活了,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活了,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结合这些年来的物理教学心得,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更鲜活、更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雷洪,《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问题情景好奇心观察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