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

2009-09-10 09:41钱理群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读书生命精神

编者按作为北大的著名教授,钱理群不仅在现代文学、鲁迅研究方面造诣深厚,而且还非常关注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中小学教育。退休之后,他四处奔波,通过调研、演讲、上课等多种形式为基础教育服务,《我的教育梦》就是钱先生关于教育问题的演讲汇编。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钱先生对教育的一片“赤子之心”。

一、中小学教育

中学与小学是干什么的,中学的功能是什么?中学与小学、大学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呵护成长之美,保障成长权利。“成长”的概念,包括“成长之美”,“成长的感觉”和“成长的权利”等。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成长的时间,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成长本身就是成长的美和成长的感觉。成长的感觉在外人看来是一种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但是在自己看来是蛹虫化蝶的那种痛苦和新鸟破壳的那种挣扎。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成长的幸福,同时有成长的痛苦和成长的挣扎。相比之下,有三个“成长的权利”常常被我们成年人、甚至是教育工作者本身所忽略: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自由成长的权利;欢乐的权利。

第二,培育青春精神。法国有一位作家叫施怀德,他说青少年时期许多人都有过狮子般的雄心,但是当成熟后都像老鼠一样活着。原因是他们成熟了。本来年轻时他是丰富的,到了成熟时贫乏了;本来是反抗的,成熟时屈从了;本来是敏感的,我们把他变迟钝了。所以提出要敬畏青年,敬畏青春。要承认青春本身所具有的一种价值,而这种价值是永远的价值。青春精神是什么?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喜爱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业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的生命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一种批判创造的精神。简单说就是一种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这就是青春精神。教师的职能,一是保卫童年,二是培育青春精神。

第三,引入文化之门。人的生活有两种,一种是平面生活,一种是立体生活。平面生活是指日常的生活,是受到具体时空的限制的,偏于物质;立体生活是超越时空的,是一种精神空间。构造丰富多彩的“立体生活”,主要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读书。教师的责任就是牵着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巨人的身旁,让他们与创造历史的人、创造未来的人进行对话。

上述的三大功能归结到一点,就是建造人的精神家园。中学教师不仅是精神家园的营造者,而且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二、农村教育

我们的农村教育落入了“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现在的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升学教育”,既脱离了生活,也脱离了青少年的成长,唯一的目标就是升学。因此,我们的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生活无关的教育,完全脱离中国农村实际,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的教育,是根本不考虑农村改造与建设需要的教育,正是这样的“城市取向”的教育使乡村教育陷入了困境,而且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困境。

农村教育应该有三重使命,三个培养目标。一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这既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农村青少年的权利。二是向城市建设输送人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建设都需要从农村吸收劳动力,农村自身也有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培养有文化的城市劳动者必然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培养农村建设和改造人才的重任,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建设人才主要还是仰赖本地学校的培养。为适应与落实农村教育的以上三大使命与目标,必须建立农村教育的新结构。在初中教育结束以后,应该同时发展两种教育,一是职业教育,以培养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或做基本的技术技能培训;二是高中教育,为高校输送人才,但同时也应有一定的技术教育的内容。

乡村有许多民间节日,如社火,演戏等等活动,小孩子活跃于其间,在享受童年欢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融入生命的教育;还有大自然的熏陶。“人在大自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这样的生存状态,对人的精神成长,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乡村生活还有一个我们习以为常,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的特点,简单说就是全家人在一个庭院里,朝夕共处,邻里间鸡犬相闻,来往密切,这就形成了充满亲情、乡情的精神空间,自有一种口耳相传的、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这对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乡村教育的这些特点与优势就更显示出其重要价值,对城市教育也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但我们自己却把它丢失了,这叫做“抱着金娃娃讨饭吃”。

三、如何读书

关于读书,鲁迅说:“读书如赌博”。就像今天爱打麻将的人,天天打、夜夜打,连续地打,有时候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还继续打。打麻将的妙处在于一张一张的牌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而读书也一样,每一页都有深厚的趣味。真正会打牌的人打牌不计输赢,如果为赢钱去打牌在赌徒中被称为“下品”,赌徒中的高手是为打牌而打牌,专去追求打牌中的趣味的。读书也一样,要为读书而读书,要超功利,就是为了好玩,去追求读书的无穷趣味。周作人也有一个比方,他说:“读书就像烟鬼抽烟”。爱抽烟的人是手嘴闲空就觉得无聊,而且真正的烟鬼不在抽,而是在于进入那种烟雾飘渺的境界。读书也是这样,就在那种读书的境界——它是其乐无穷的。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最大失败就在于,把这如此有趣如此让人神往的读书变得如此功利、如此的累,让学生害怕读书。

读什么书呢?鲁迅先生在这方面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年轻人大可看本分以外的书,也就是课外的书。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知识分子说:“这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所谓巨人都是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现在一些学者的精神气质、气度、精神修养上与前辈学者有距离,而这个距离不是临时努力读书能够弥补的。精神气质差异的根本的原因在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在于缺少文理交融的境界。因此,所谓如何读书,读什么书实际上是如何设计自我的知识结构的问题。

要围绕着认识人自己来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周作人提出要从五个方面来读书:第一,要了解作为个体的人,因此应学习生理学(首先是性知识)、心理学、医学知识;第二,要认识人类,就应该学习生物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历史;第三,要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要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第四,“关于科学基本”,要学习数学与哲学;第五,“关于艺术”,要学习神话学、童话学、文学、艺术及艺术史。

读书和学习,要有“沉潜十年”的勇气。“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沉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不要

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底子打好,才会适应这个迅疾万变的社会。“沉潜十年”就是这个意思。在沉潜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著作的时候,会面临两个难关:第一,面对经典你进不进得去;第二,进去以后能否出得来。因为东西方传统文化都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博大精深。在你没读懂的时候,你可以对它指指点点,你读得越懂就越佩服它,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你就被他俘虏了,跳不出来了。这样,你就失去了自我,还不如不进去的好。

四、教育精神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要追寻的真的精神,真的知识分子精神。

做人做事,都是要有承担的。承担有三个层面:对国家、民族、人类的承担,对历史、时代、社会、人民的承担;对自我生命的承担;对学术的承担。第一个承担在两个时刻特别重要,一是民族危难的时刻,二是社会道德失范的时候。而“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是自我生命能不能不断创造与更新,从而获得真价值、真意义。对自我生命要有承担,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对学术有担当的人,视学术为他的生命,学术之外无其他。这样的有承担的学者、教授、知识分子,就自有一种精神,主要是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

1944年,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其在发行美金公债中贪污舞弊。会后,蒋介石亲自请他吃饭,为孔说情。席间,蒋介石问:“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曰:“我绝对信任。”蒋介石于是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小故事里有精神。什么精神?孔夫子说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独立人格、气节和风骨。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所谓“心事浩茫连广宇”,在一代名士的心目中,整个民族,整个人类,整个宇宙的生命都和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只要国家、民族、人类、宇宙有一个生命是不自由的,他们自己也是不自由的。有人说,真正的诗人是能感受到天堂的欢乐和地狱的痛苦的;看到别人被杀,是比自己被杀更苦恼的。

人的创造力究竟有多大,真的是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在前辈面前,我们也不必自惭形秽,因为就人的本来的资质而言,我们并不缺乏创造力。前人做得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年轻人应该有这样的志气。

摘自《我的教师梦》钱理群/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读书生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我爱读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我们一起读书吧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