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2009-09-15 09:08陆慕予
理论观察 2009年4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大众化

陆慕予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只有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和规范作用,真正成为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稳定性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是我们推进其大众化的重要依据。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主要应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和普通群众这三类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功能;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4—0034—02

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只有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熔铸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变为亿万人民群众自觉的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和规范作用,真正成为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稳定性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是我们推进其大众化的基本依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们的价值观起导向和规范作用

任何社会的价值观念都是多元的,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是多样的,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核心价值体系起到了引领和统摄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和引导人们的价值观的作用。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

因此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加以推广,深入到人民群众内部,使其成为人们价值评价标准和原则,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评价提供基本的尺度和规范,让人民群众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等,然后把这些标准具体应用到自己遇到的各种事物、各种场合中,形成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内化了的价值判断,做出自己相应的思想选择和行为选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了调解社会关系,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

一般说来,同一价值观中的各种规范,各有自己的分属和用场。单独使用时都没有问题,但在有些复杂情况下,在需要几个规范同时使用时,就会发生一定的冲突。在两种价值出现冲突时,要排出一个顺序,就得有一定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要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关系会引起不同价值观点对立和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甚至破坏整个社会的稳定团结。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充分发挥其在调节社会关系和协调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引领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的矛盾冲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定团结的外部环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了社会定向和整合的作用

社会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所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都有自己的具体立场,因而,便形成了无数的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的“力”,这些“力”相互抵消、相互冲突,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必须对各种“力”进行一定的定向和整合,使他们能够大致地朝着同一方向进行运动,而这就需要通过教化使人们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来说,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是主导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精神的内在灵魂。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才能在广大人民意识深处奠定价值合理性基础,才能有稳固和持久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创造必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和道德舆论环境,把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价值规则和价值目标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和日常化,进而转化为社会公众的基本共识和追求的理想,以此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就是要解决价值内化认同的问题。而一种理论或价值体系要为人们所认同接受,除了理论本身的内在品质外,离不开对它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它不仅需要先进阶级及其执政党的思想升华、理论概括、体系建构,而且需要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而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在宣传教育中注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主要应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和普通群众这三类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一)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表率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党员干部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索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邓小平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教育党员干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做理论学习的表率。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群众观、地位观、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有可靠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要教育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行动上的表率。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于各项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制度机制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体现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实践价值,把它由衷地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价

值追求,并自觉践行。

(二)要高度重视广大青少年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人。而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只有加强对广大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才能为深入持久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由于青少年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要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要在国民教育中建设一整套较全面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实施,才能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中要注重发挥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内在积极性。要使核心价值体系被广大青少年所内化认同,不仅需要外部的教育引导,更需要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为此,要坚持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根据青少年的接受特点和认识规律,引导青少年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教育,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同。

(三)要充分体现普通群众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科学的理论最终必须回到实践,回到群众中去,才能发挥作用。”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对象和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形式上讲,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以深奥的理论文字代替了淳朴的群众语言,用抽象的共同利益代替了具体的个别利益,不易于被群众所感知和理解。因此必须做好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工作。

第一,用大众的语言进行宣讲,增强普通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力。

要针对群众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用简明扼要的观点代替逻辑的思辨。为此,我们的宣讲资料、宣讲形式、宣讲队伍,都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影响力。要讲究语言的生动活泼,用贴近他们生活、工作的话进行宣讲。所发的宣传资料要增强现实性、形象性,以便打动人心,鼓舞人心。宣传形式要简便实用,多采用黑板报、宣传栏和有线广播等手段。

第二,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宣讲,增强普通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受力。

群众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则来源于具体生动的事例。因此,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用普通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宣讲。比如说,宣讲未来全面建设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不能只说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等与老百姓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事情,要联系老百姓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现实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行宣讲,用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影响人、激励人、教育人。

第三,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内容的意识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电影、电视等许多具体形式,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意识形式,但目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艺术作品还不够多。要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多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加强城市基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传播艺术搭好平台。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村落文化等形式,让普通群众经常欣赏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增强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潘玉腾,陈赵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李泽泉,以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01)

[责任编辑:李晓丽]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大众化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