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研究综述

2009-09-18 03:03刘绍吉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5期
关键词:产业带综述

杨 筠 刘绍吉

摘要:产业带在整个区域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产业带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文章仅就国内外关于产业带建设方面的研究做一文献综述,以产业带内涵的厘清为基础,系统论述并评价了产业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

关键词:综述;产业带;空间演化

大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有大的支撑骨架,这种支撑骨架不是一、两个特大城市所能构成的,必须由实力强大的产业带支撑。它因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可以有效地以非均衡增长的方式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产业带是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典型形式,是生产部门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形成的较为广泛的生产力的空间组织形式。产业带在经济活动空间的过程中形成,是进行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重要单元。作为区域的一种空间经济实体,产业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和支撑骨架,在区域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通常都是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轴”。因此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内部结构的调整、外部结构的拓展等都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产业带在19世纪工业革命已经出现,首先出现在英国铁路和运河沿线,后来在欧洲西北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出现了产业带,所以对这一经济现象的关注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美国学者德吉尔(s.Degeer)于1927年在早期出现的“工业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带”的概念。以主要工业中心的联系为依据,强调工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及其连续性,可视为产业带或经济带概念的最先研究者。20世纪50年代,法国学者佩罗克斯(FPerroux)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1955)等著述中提出“增长极”理论,初步奠定了产业带形成机制的基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学者Werner Sombart提出“生长轴”理论,认为新的交通干线将对产业和人口产生吸引作用,使产业沿交通干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带。20世纪60年代末,C.F.J.卫贝尔提出了城市系统走廊理论与经济带相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沙利文(E.c.Sullivan)通过研究城市交通走廊,提出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经济开发作为整体系统规划的思想。德格(L.D.Degeer)和佩林克(J.Paelink)提出“发展轴”理论,认为发展轴是在技术经济上适应一个巨大经济空间有效运行且由具有战略意义的活动所组成的地理单元。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在面临经济衰退和外贸巨额逆差的情况下,开展了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Poter)对全球竞争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1980~1990年间,连续发表了《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国家竞争优势》等3部著作。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创立了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把产业聚集和产业带作为一个概念来处理。经过后来一系列的发展,产业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产业带从可以检索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对于产业带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关于产业带概念的界定等依然存在着分歧。产业带研究在我国出现时间较晚,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初期。陆大道(1984)提出“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被看作是我国学者研究产业带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众多场合提到或运用产业带、产业密集带、经济带或经济走廊等概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沿线、沿江和沿海等许多不同类型的产业带研究。国内对于产业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

(一)理论研究

学术界对产业带概念的界定不大统一,我国学者对产业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论著有:陆大道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联系》(1992);费洪平的《产业带空间演化的理论研究》(1993)、《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1994);郭振淮等的《论产业密集带》(1995);张文尝的《交通经济带发展机理及其模式研究》(1996);杨荫凯、韩增林的《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1999);韩增林等的《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2000);张从果、刘贤腾的《产业带内涵界定与发展演化探讨》(2008)等。理论研究在引进和吸收国外产业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带的概念界定、产业带的类型划分、产业带的边界划分、产业带的基本经济特征、产业带的生命周期、产业带的空间演化等方面,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从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产业带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自研究的对象和侧重点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陆大道(1995)提出产业集聚带,他运用“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认为工业和第三产业都是产生和聚集在“点”上并由线装基础设施束彼此相互联系在一起,同时农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农业企业也大都集中在“点”上的,重点开发的轴线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产业聚集带。费洪平(1994)认为产业带是在特定经济空间中由众多相互配合、协作密切的产业部门围绕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城市或交通方便区形成的由线状基础设施束相联结的产业集聚区。孙海刚(2006)提出产业带是在某一特定和相关产业在相互比邻的、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不同地区聚集。张从果、刘贤腾(2008)认为,产业带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中,沿着一种或多种线状基础设施(如沿铁路、沿高速公路、沿海、沿边等),由相互关联的产业部门围绕中心城市或重要节点集聚而成的,中心的产业联系和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周围地区,整体呈条带状分布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层次的产业集聚区域。各位研究者由于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给出了产业带的不同概念界定,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产业带的基本特征:空间构成具有条带性(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围绕中心城市或者重要节点形成经济空间的聚集;内部经济活动关联性较强;发展具有动态开放性等特征。张从果和刘贤腾的研究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产业带的概念与特征、产业带的类型划分、产业带的范围界定以及发展过程与空间演化,该文较全面地对产业带理论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二)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带实证研究的主要论著有:徐国弟的《21世纪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1999);韩增林、尤飞的《大连市“沿路”经济带开发建设探讨》(1999);杨荫凯、

张文尝的《哈大交通经济带形成与演化的时空模式研究》(1999);黄炳康、李忆春的《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2000);甘红的《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2002);李靖、谷人旭的《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2003);朱华友,丁四保的《长春一吉林经济带的形成与空间结构特点研究》(2004);郭荣朝、顾朝林的《宁西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2004);段进军的《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2005);朱勤虎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研究》(2006)等。从实践研究角度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开展了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陇海一兰新经济带、京九经济带、哈大交通经济带、胶济产业带等一些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带或经济带的研究。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一些专家学者还开始了关于地方性产业带的研究,如长春一吉林产业带、成渝产业带、沪宁产业带、陇海线产业带、河西走廊产业带等,地方产业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当前产业带研究比较关注产业集群、高速公路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带等理论和应用研究,与以往相比,研究领域已经不断突破,研究空间尺度也逐渐变化。一是由原先的全球性转移到局部性;二是由全国性转移到地方性;三是大尺度范围研究得到加强,理论研究逐步得到深化。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产业带的现状特征、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空间结构与空间聚集、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产业带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产业带实证研究的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的产业带研究主要集中在沿线、沿江和沿海领域,沿边产业带研究明显不足。从地区上来看,我国的产业带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客观上产业带是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带尚未处于雏形阶段;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主观上对产业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识不足,忽视对欠发达区域的产业带建设研究。

三、小结

从产业带的总体研究现状来看。由于研究时间、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等存在差异性,目前有关产业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均比较薄弱,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明确界定清楚产业带的基本内涵,深入探询产业带的形成机理和动态演化。实证研究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规范产业带分析的指标体系,规范产业带结构的综合评估,规范产业带空间演化的测度。加强产业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认识、把握产业带发展规律,促进我国产业带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产业带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加快辽宁网红经济发展的对策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高速公路产业带形成机理的数学物理方法描述
促进哈尔滨市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