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与地方党报“两会”报道比较

2009-09-18 06:02曹山泉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南方日报专版程序性

曹山泉

“两会”报道是各大小媒体的“传统重头戏”,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热点、难点、敏感点相对集中,再加上面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今年的“两会”更加受到国际国内的普遍关注。“两会”报道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与使命,党报有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优势,但同样受到性质所限,存在灵活性差、可接近性不足的问题。发挥好固有优势、克服缺陷不足是党报在“两会”“同题”报道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的着力点。《人民日报》和《南方日报》均属党报系统,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同的是,《人民日报》是中央党报,是同类报纸中最具权威性的,而《南方日报》作为一份地方党报,以报道内容有特色、观点新颖著称。因此,选择这两份报纸的“两会”报道作比较,能够基本涵盖传统媒体“两会”报道的特性。

策划准备:未雨绸缪vs巧借东风

策划制胜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两会”报道是一场战役,媒体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这场战役的胜败。像“两会”这样的主题性报道,规定性动作较多,为让这些规定性动作深入人心,把会议的精神贯彻下去,报纸必须事先进行周密的策划,才能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在报道准备阶段,《人民日报》积极展开对热点关注话题的讨论,《南方日报》则利用网络调查结果定下了报道重心,同时定下了报道基调。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就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利用人民网的优势,就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网上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环境保护、住房问题、教育公平、社会保险等。报社据此制订了详细的报道计划,对记者作了明确的分工,以便在报道中准确掌握信息,分清主次,既能把握报道的广度,又能把握报道的深度,重点解读群众关注的话题,强化报道。

《南方日报》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搜狐网联合推出“两会”调查,依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国两会”建立的网络第一直播室等资源,在3月2日推出“盛会序曲”专版,《南方日报》一向重视经济报道,在“盛会序曲”中提出备受关注的房产问题,从讨论“市民现在该不该买房?”拉开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另外,整合人民网等关于“两会”的准备工作、关注热点等,重点报道温家宝与网友在人民网上热议“两会”,巧妙地利用了有效资源,选出“反腐倡廉”、“医疗改革”和“收入分配”三大热点。另外,花絮栏目中网民对温总理说“请喝口水吧”也成为网络流行语,报道《娱记眼中的“时尚两会”》给《南方日报》“两会”报道定下了活泼的基调。

版面设计:稳定丰富vs灵活突出

版面制作方面,《人民日报》稳中求变,《南方日报》活中求新。

《人民日报》除了一版的固定版面外,还将5至8版4个版制作成“两会特刊”,9日起扩充到5个版面。领导人在“两会”期间活动的报道,版面庄重大气,既讲规矩,又有创新,在版面安排上体现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的互动,取得良好效果。资料显示,《人民日报》的人大开幕式报道第一版版式6年来都基本一致,这是一种坚持,这种稳定的版式设计给了读者规范大气的感受。《人民日报》没有给专版定主题,而是设置了很多专栏,并且各有特色,规范而不呆板。第五版的主要栏目有两会进行时、时评、点睛,在现场;第六版的栏目有中国信心、两会声音、会外点题、我发言;第七版的栏目有情暖民生、两会声音、直言快语、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第八版的栏目有履职故事、两会声音、记者感言等。这些栏目有些是历年“两会”报道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有些是创新栏目,有的是属于会场内的,而有的则是属于会场外的。“会外点题”这个栏目,很新颖,它是由读者或网友问某个问题,然后由专业人士作答。“点睛”这个栏目,是代表、委员的观点集锦,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现场”栏目,是记者从现场所采写的新闻。如3月8日,这个栏目的主要稿件有5条,稿件都是统一的格式,是由记者从不同的现场采写而来的。另外,《人民日报》的图片庄重又亲切,如系列图片新闻《关注》、《聚焦》,分别从普通民众和记者来反映“两会”的气氛。图表、漫画等综合运用,图片的大小搭配匀称,使得版面轻松活泼、整体视觉效果好。

《南方日报》设置了“两会”专版,有盛会序曲、直通两会、热点透视、网尽两会、时政南方眼、京华传真、应对危机、焦点话题、落实纲要、报道摘登、热议报告、深度、殷殷嘱托、代表热议、南粤回响、民生热议、热点话题。《南方日报》在3月2日,特设一版“盛会序曲”,提前报道“两会”热点。3月3日至13日在4至8版之间不断调整,根据“两会”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应调整报道内容、篇幅和位置,使读者不断有新鲜感。几乎每天的专版都有新的主题,并且这些主题跟“两会”进程密切相关。“殷殷嘱托”“南粤回响”专版是在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审议后推出的。“落实纲要”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后特设的专版:《“一签多行”游港尽早推广至全省》、《广东发行债券方案已报国务院》、《落实〈纲要〉不能搞一刀切》等内容可以说是对纲要的具体解读,让枯燥的《纲要》跟老百姓零距离接触。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访代表团后,9日及时推出4版“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系列专版,既抓住了“两会”重点,突出了《南方日报》及时跟进灵活的特点,又彰显了地方特色。《南方日报》的图片、漫画显得非常具有亲和力,大图、组图有冲击力,例如3月5日李肇星答记者问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共3张笑容照片组图,是平民视角的影像记录。针对热点话题收集网络调查数据进行图表解读,还配上了相应的漫画,显得既直观又生动。

内容报道:统筹兼顾vs因地制宜

《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在报道内容上始终注重把握统筹兼顾的原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报道“两会”,力争客观全面地呈现“两会”的整体原貌。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更加体现了这一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程序性报道与特色报道共举。“两会”商议的是发展大计,程序性内容多,但既定的程序性报道往往难有发挥。媒体在创新程序性报道的同时,积极开展特色性报道,才能使会议报道出新、出彩。《人民日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要闻版承担程序性报道任务,而特刊则主要进行自主策划,包括大会报告的解读、围绕热点话题组织代表委员讨论等。《人民日报》的大量程序性报道、领导人报道和指令性报道导向正确、把握平稳。今年的“两会”,经济是重要主题、民生是热点话题、涉藏是敏感问题、政体是重大论题,《人民日报》对此予以全面关注,不失语、不乱语,敢说话、会说话、说新话,进行了大量自主策划,形成了特色性报道。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2009年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除推出“感言·讲述中国信念”、“代表委员议国是”、“两会声音”栏目,围绕坚定信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创业、保就业这些热门主题进行报道外,还刊登了《2008,我们这样走过》、《化中国信心为中国力量》等重点稿件。此外,《人民日报》还在两会特刊中设置“中国信心”专栏,为民众树立信心。

二是领导人活动报道和基层代表委员报道兼顾。做好领导人活动报道,传达中央的政策、措施,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对基层代表委员的报道则是最具“两会”特色的报道,也是“两会”报道的具体要求。只有统筹好两者,才能全面反映大会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风貌。《人民日报》今年在基层代表委员的报道上篇幅大、形式新。比如,“代表委员议国是”栏目10期共刊发45篇报道和6幅照片;《补贴到农民笑》、《粮满仓心不慌》等报道,观点精粹、标题精练;近60位代表委员亮相《人民日报》头版,有的还上了头条位置;“履职故事”栏目定位在基层,主线是履职;《山区的百姓盼发展》等报道语言质朴、人物典型、照片生动,很好地表现了基层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的风采和纯真质朴的精神境界。

三是国内与国外报道、会内会外报道融合。在“两会”报道中,国内报道和国际报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年“两会”报道,《人民日报》力求做到国内报道和国际报道双管齐下。比如,发挥驻外记者的优势,收集国外舆情、关注国际反映。特刊刊登综述《三月北京世界聚焦》,驻美国、俄罗斯、瑞典等7国记者发回报道,反映世界对中国“两会”的关注;国际要闻版刊发《海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等报道,全面聚焦海外媒体和各界人士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政策等的积极评价,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和信心。“两会”报道中,会内报道是重点,但会外报道同样重要。《人民日报》在“两会”特刊中推出“会外点题”、“会内会外”、“网友提问”等栏目,充分展示了会内会外的良好互动。

搞好会议本身的报道,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但要让“两会”报道出重点,更好地体现决策民主、会议开放的态势和民主协商的良好氛围,更好地反映民情、解决民生难题,需要依据“两会”内容,进一步拓展报道空间,延伸报道内容。《南方日报》根据自己的风格,融合地方特色,在地方党报中独树一帜。

第一,精简程序性报道,选择要点和新鲜点。《南方日报》对“两会”的程序性报道相对于《人民日报》来说,就显得简略一些。地方纸媒采写会议新闻,采用通稿较多,并不占优势。《南方日报》及时报道“两会”的程序性进展活动,但是用自己的方式,通稿以自己的报道方式发表。例如,3月6日,人大会议开幕,对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南方日报》的主标题是《全面实施促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并且排列了14个经济核心数据,既简要醒目地概括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又突出表现了《南方日报》以经济文化报道为主的基调,还打破了程序报道的条条框框。对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报道,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报道比较多,形成了上下呼应的效果,议程设置效果良好。另外,《南方日报》自己再采写现场特写、花絮,丰富报道内容,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反映了代表委员的风采,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魅力。例如“两会”花絮《老记大叹:今年发布会好雷》,网尽“两会”专版将网友热议话题统计数据,进行评价,将特约博客进行转载。

第二,突出重点报道,结合地方特色。对于危机后出现的就业问题及信心重建问题,《南方日报》在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跟进相关报道《汪洋提炼总理报告三个“广东任务”》。3月6日推出“热议报告”专版,并打出超大号标题《总理报告提振13亿人民信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一次参加广东代表团活动后,8日推出“殷殷嘱托”“南粤回响”专版,表现了“有总书记打气,我们干劲十足”的信念。9日头版头条评论员文章《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并推出“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4个专版。主题报道,“两会”观察、专题等栏目从广东代表、企业、各地、机关的热烈回应危机突出信心主题。3月11日~13日,在第一版推出“广东2009: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上、中、下集:《在进取中战胜危机再创辉煌》、《在应对危机中保增长促转型》、《南粤新30年,以人为本再出发》这个系列报道向读者展示了广东经济发展的现状,也展示了战胜经济危机的实力和信心。

第三,集中热点亮点,进行开掘深挖。面对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和厚报时代对新闻量的客观需要,强大的新闻报道态势的形成,热点集中、亮点突出尤为重要。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依然围绕民生问题展开,《南方日报》对民生话题的关注,对社会热点、难点敢于报道。关于“三农”问题、医改、食品安全的报道,报纸都敢于直陈出来。3月5日在“热点透视”专版关注《“代表问计”村镇银行怎样发展》,3月6日推出深度报道《特殊的村镇银行》,提出热点问题,直面难点,加上地域相关性,显示了其民生的角度,也显示了媒体的勇气。“两会观察”栏目《向三鹿索赔不立案确需解释》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解读,深受读者推崇。由于地方党报的灵活性,平民视角是其亮点。明星代言问题的争论,倪萍关于打压山寨文化的议案,关于刘翔委员参加本次“两会”,进行一系列跟踪报道等,从平民视角解读两会,让“两会”报道显得人情味十足。

(作者为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中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南方日报专版程序性
《南方日报》新闻评论的框架建构及其特色
顺应新趋势 七十展芳华——南方日报新一轮改版改革一月观察
后资源经营专版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特别专版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浅析程序性知识教育游戏设计
关于程序性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