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与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

2009-09-18 06: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新闻媒体武术

郑 华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演进中,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中国武术作为人类智慧的体育实践形式和独特文化现象,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广泛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新闻媒体在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媒体中国武术文化传播

引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全球格局呈现出“中心—边缘”的态势: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传播的中心源,不仅占据着文化传播的主要位置,而且向落后国家及地区传递着一整套的思想系统、价值观念;在传播信息流量上,发达国家、地区也占据着绝对优势。据统计,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传播的信息占据了世界信息总流量的80%以上,其中美国则占据了60%以上。这样的流通方向和整体上的流量优势,使得中国武术在国际体育传播格局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跨文化传播的双向性需求被轻视。在世界体育文化版图的建构中,中国武术日益被边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应承担起中国武术传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新闻媒体通过各种武术节目的开播将对中国武术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显示,《武林大会》开播3个月即成为CCTV-5晚间10时20分后时间段的收视“擂主”……从7月22日登陆央视一套暑假节目并创下1.49%的高收视率,超过同时段NBA常规赛事节目的2.5倍,到文娱体育频道收视排名前列。从世界各国体育电视的传播状况来看,美国的橄榄球、日本的空手道、泰国的泰拳,尽管都不是奥运会项目,但它们都在本民族范围内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也因此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争相抢购的品牌节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CCTV-5《武林大会》开播仅5个月就受到欧美、韩国等国外电视传媒的高度关注,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武术与新闻媒体的联姻必定成为中国体育电视的品牌。

新闻媒体通过在银幕上展示武术,使其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和发展空间。众所周知,传统的武术传播主要依靠人际传播(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群体传播(指没有固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的人群中所发生的信息传播)以及现在使用较多的组织传播。武术文化的扩散方式包括:1.迁移扩散;2.扩展扩散;3.刺激扩散。武术文化在当今世界各地的流行,主要还是依靠扩展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在空间上通过某地区的公众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随着接受这种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其空间分布也就越来越广,而扩展扩散主要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诸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来实现。

武术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它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一项运动。武术运动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形体活动和调息、行气及内在的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改善人体机能、健身强体十分有益。武术是中国民族体育运动的第一品牌,要产生品牌效应,必须加大中国武术的宣传力度。

借助大众传播媒体加强国际舆论宣传,扩大“中国功夫”在国际体坛的影响;现代社会,体育舆论宣传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体育传播可以对人们体育态度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它缩短了体育活动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大了体育运动的社会覆盖面。为了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有所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应通过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向世界大力宣传、介绍武术锻炼的价值和意义,逐渐扩大其在国际体坛的影响,成为中国体育的象征,武术的国际化前景就更加广阔,其发展也会更具有可持续性。

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发展的,融会易学、哲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和特点的武术文化体系。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武术更富哲理性、科学性、艺术性,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是巨大的,东西方文化的融会,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促进。我们要加快武术文化的传播,使世界从文化的层次上来了解武术,增加武术的影响力,让世界人民充分享受到武术文化这一宝贵的遗产,使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文化实现双赢。新闻媒体是实现这种传播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可以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中国武术文化。

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武术,正受到世界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夫热”,从而推动了一些国家体育运动的开展。

国外有人把中国武术称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请中国教练去教授武术,或派出人员来华参观学习。中国武术协会和北京、上海、辽宁、江苏、广东等省市多次派出武术教练出国任教。

武术在日本十分流行,仅“少林南拳法联盟”就有2600多个国内分支和300多个欧美分支组织,共有100万会员;中国武术在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也很流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至今仍保留着精武体育会。

随着许多国家和地方出现的“武术热”,世界上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推动武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近年来国际比赛频频举行,促进了各国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自国际武术联盟筹委会和亚洲武术联合会(1987年)以及国际武联(1990年)成立以来,已经分别举办了4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和5届国际武术邀请赛,1992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武术锦标赛,从此武术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从而使武术由单项的国际比赛变成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不论是武术在国外教学的传播,还是各种武术比赛的进行,都需要新闻媒体给予应有的关注度和及时的报道,借助于新闻媒体的传播平台才能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武术积攒大量的人气,扩大中国武术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

中国武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极富自然张力与人文内涵,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搏击文化有明显差异。地域感极强的中国武术获得良性的、主动性的发展,可以凭借各种现代传播方式与途径大大超越原有域限,走向广阔的世界。爱德华·萨义德说:“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每一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因此,自我身份或‘他者身份决非静止的东西。”中国武术对于“他者”文化而言,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同样适于在交流与互动中发掘并有效地利用其资源,而且发掘可以是多向度、多层面的。

武术文化的变迁无论是哪一种文化传播方式,都不是简单的照搬或征服,它始终与文化的整合作用分不开。外来的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互接触过程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吸收,形成与原来的文化有所不同的新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变迁。所以扩散、融合只是过程,而变迁才是结果。武术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它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输入地文化中,它必然要被打上输入地文化的烙印。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一个由扩散、融合到变迁的连续过程,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认识它。武术作为文化现象在向另一文化圈传播过程中,外部的社会环境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阻碍武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因素是两种文化层次的差异,因此武术文化的器物层和制度层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为另一文化圈的人们所接受,而它的心理价值层却往往容易受到排斥。由于两种文化心理价值层次的差异,两种文化的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顽固地排斥和盲目地照搬都将阻碍两种文化融合的进程。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和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吸收,才能促进两种文化的顺利融合,并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新闻媒体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中国武术文化的变迁,用媒体展示和传播一个最利于大众接受和准确的中国武术文化。

无疑西方人开始关注中国武术文化是从李小龙时代开始的,但这仅仅是个开端。发展到对中国武术的喜爱和崇拜得益于电影这种大众传媒,正是这个媒介跨国域的传播,让世界大众开始真正领略到武术的魅力。从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成龙的《醉拳》到李连杰的《黄飞鸿》等,一部部经典功夫片承载着中国特色文化,通过电影大众传媒传递给世界人民中国神秘的武术文化。也正是电影承载下的武术文化为后来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开始进入好莱坞铺平了道路,他们在好莱坞的发展又进一步发扬了武术文化。

虽然世界开始接受和喜欢中国武术文化,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化还是没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推广和发展起来,它仅仅停留在电影的范围内,还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在世界文化交流不平衡的状况下,我们更需要让中国武术文化流行于世界,发挥自己特有的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需要新闻媒体有效地进行传播。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太极、八卦、少林长拳、洪拳、咏春拳等,功夫文化呈现多元化,但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需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就要求我们对它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诠释,而传统的传播手段无法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呈现中国武术的多元化。

许多人认为中国武术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在想象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武术。所以通过西方的结构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注意对文化的总体性研究,结构学派尤其注重文化系统的结构分析,去除武术的神秘感,将其融入生活中。把中国功夫的神秘玄机和不可言说的奥妙从神化色彩推向了信念、责任的人性化审视和关注。新闻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要解构中国武术的神秘性,用简单、纯朴的方式传播中国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日益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而且也加快了国际化的脚步。在全球化演进过程中,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传播既需要宽广的文化视野,更需要过人的传播智慧。新闻媒体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仅注重商业利益的追逐,要使中国武术成为文化经济产品,进而形成文化产业。让中国武术文化不仅仅是表现为仪式或符号的演变,还要表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联系。

参考文献:

1.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3.田金龙:《体育精神下的中国武术及发展战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部)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新闻媒体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武术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