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功能

2009-09-18 06: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符码影视符号

刘 贺

非语言符号的含义及类别

所谓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各种符号。如各种颜色、人际间的距离,人的衣着、神态、表情、手势、身势,陈设、环境、音响等都属于非语言符号。关于非语言符号的分类,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Back的观点,非语言符号可分为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点头、姿势、微笑、皱眉等都是动态无声的;站、坐、蹲等姿态语以及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距离则是静态无声的。而有声的非语言符号是指伴随有声语言的非语词声音,如音高、音色、声调、哭声、笑声、停顿等,这类符号通常被叫做副语言或类语言。但具体到影视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我们一般按照信息的载体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别:

画面语言。影视画面能够直观、迅速地展现活生生的世界。画面可以独立于解说词而完整、准确地传达有关信息,它是影视非语言符号的主体。譬如,体态语言就能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态度、需求和心理意向,所有这一切都会及时地从身体或身体某一局部的运动中表现出来。

音响语言。现场效果音响、后期配上的背景音乐为非语言符号。音响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情达意手段,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譬如一座大桥或一条公路通车,现场剪彩所发出的庆祝音乐,可以完美地烘托出庆贺气氛。

特技语言。在节目采编播过程中尤其是在后期制作中特技语言被广泛应用。包括动画、图表、虚拟、画面效果处理、字幕等。它是一种表情达意的重要的影视手段。譬如淡入淡出、叠化和叠印、定格等。特技语言被广泛应用,在拍摄过程中对色彩、线条、光线、镜头角度等的选择和运用,共同构成了旨在体现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主观性具象符号系统。

影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功能

我们知道在斯图尔特·霍尔的《表征》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表征这一概念,表征就是通过语言产生意义。《牛津英语简明辞典》给出此词的两个相关意义:

表征某物即是描绘或摹状它,通过描绘或想象而在头脑中想起它:在我们头脑和感官中将此物的一个相似物品摆在我们面前:例如,下述句子的情形:“此画表征了该隐对亚伯的谋害。”

表征还意味着象征,代表,做标本,或代替:如在下述句子中的情形:“在基督教里,十字架表征了基督的受难和受刑。”①

在影视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是“语言符号”所不能代替的,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和运用广泛的。在当今社会,可视可听的影视作品包围在我们的周围,而且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些非语言符号之中究竟包含了什么?或者说携带什么样的意义?我们是否每时每刻都在受这些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功能的影响呢?在这里以一则广告为例作一个说明。

在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广告之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不停地挥动着筷子吃面,很用力的样子,满脸是汗。画面上红色的方便面碗给人以火热的感情色彩,背景颜色用暖色调表征了“辣”给人的火热。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广告时,不用语言描述怎样的好吃,就自然地感觉到了浓浓的香味,并且引起了味觉的共鸣。其实广告创意师并不想直接说出产品的味道,画面上的任何一个元素也不能表征出创意的意义。只不过画面的色调,情景语言,小伙子的体态语言等一系列的非语言符号综合起来表征了产品的特性。

创意师使用各种表现技法,运用色彩的关系、比例的关系等构成一幅画面,实际上是创意师用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非语言符号”来表征和强化自己意识中的情感倾向与态度,巧妙地将自己对于某一事物的喜好、看法以及精神上的享受赋予要表现的影视广告之中。这样,“非语言符号”便将信息“写”到了观众面前,传达到了观众的心中,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常常是从视觉上来吸引人们的视线,抓住人们的心理;“非语言符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共鸣,抓住人们的心理。图画色彩的设计就是要完成“引起人们的共鸣,抓住人们的心理”这个使命,光语言文字是远不能胜任的。“非语言符号”表征出的形式如何的与众不同,在视觉传达中都以图形、图像等视觉语言为代表,它打破了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界限,在视觉的传达中让人们产生共鸣的火花。这种具有个性特征的表征行为中所呈现的可通译性,是不可超越同步时代的由认识和经验构成的文化所制约的。这是“非语言符号”可以为人们所易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功能常常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焦点访谈》播出的《四川汶川地震》,其中有两个非常典型的细节。地震发生之后人们发生了恐慌,四处奔逃。《焦点访谈》并没有用太多语言符号来形容人们如何逃逸与恐慌,而是摄制组用几幅图画来表征这次地震的震级之大,震感之强。画面上的人流涌动,以及许多商家店铺的倒塌给人视觉与心灵强烈的冲击。其次便是《焦点访谈》在报道地震灾区情况时,画面上出现一幅四川地图,上面写着成都和汶川两个城市。并且汶川这个词语不断地发出地震的信号,这种非语言符号特技、光线、线条的运用,非常突出地表征了此处有灾情,需要紧急援助的意义。

这个片子是成功运用各种非语言符号的典范。片中对灾区人们的刻画,对生存环境的描写,非语言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任何危难、险情、紧急的环境之中,任何抽象的语言符号与这些生动的非语言符号相比似乎都是苍白无力的。

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各种媒体大行其道,网络、电视电影、多媒体等的流行,使非语言符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拓展。影视传播中的这些非语言符号已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它们常常能从静态变为动态,更加主动地冲击受众的感官系统。

非语言符号对新事物意象的符码化

谈到非语言符号对新事物意象的符码化,让我们不得不想起1986年的李维斯牛仔裤的广告,广告甩出了在大众文化领地内一组鲜明的全新的男人味符码,较突出的是对于男人身体表面的一种新的塑造。②

那么这种新形象的塑造是通过什么东西传递而逐渐完成的呢?在这里,非语言符号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非语言符号在静默编码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功能体现在符码的传达方式。

影视传播是一个整体。生产和接收在社会关系的总系统内运用某符码生产出相应讯息,人们才能彼此理解,而符码恰恰作为这种传播载体揭示出表征的意义与非语言符号表征功能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只是非语言符号的表达更具有直观性和视觉冲击性。

影视传播中任何讯息的传播都是一个社会过程,编码图式和自然物象之间的关系,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的关系等。那么讯息中的非语言符号便对受众产生了一种符码化的效应。因为非语言符号中的符码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是由许多不同要素统一出来的概念转化而成的。这些符码在受众解码的过程当中被不断地张力般地释放。

譬如,影视传播中出现了刘德华代言的新款服饰广告。首先,模特的选用对于产生“意义”是很关键的。刘德华所阐释的那种“标准男人味”的编码尤其重要。其次,便是模特所穿的服装是由棉料(衬衣)所做成的。这也就暗示了这种男人在穿着有品质的衣服。以上两种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对许许多多“新标准男人味”的诞生起到了符码化的作用。随后你就能在大街上的任意角落看到仿佛是模特般打扮的男人。

当然,受众对传播的这些非语言符号的主动阐释,是加快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霍尔模式”针对观众的解码提出了三种模式:一是“支配—霸权立场”,即受众的解码立场与传播者的编码立场完全一致,受众受主导符码操纵,这是最理想的传播模式。二是“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即大多数受众的解码方式保持中立状态。三是“对立码”,即受众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背景去解码。③可见,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受众被符码化的程度大小取决于受众对影视传播信息的认知程度。

总之,非语言符号的表征功能让影视传播的视觉表达更具有了形象性、隐含性。它比语言符号更生动,更简单,所传达的信息也更真实。理解其传达作用有一定的意义。

注释:

①②[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6页,305页。

③李思屈:《广告符号学》,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2004,89页。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传播学研究生)

编校:施宇

猜你喜欢
符码影视符号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学符号,比多少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符号的由来
符码的游戏艺术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变符号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