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鸟》的三种“透视”

2009-09-18 06: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梅兰鸟群符号

王 娟

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扩展,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提出挑战,大众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体已经从“语言文字”转向“视像”。这种视觉化趋势,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大众用以表征、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图像化的特征,视觉经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以报纸、广播、影视为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中,如何培养大众的视觉素养与审美情操,如何引导大众从视觉资源中获取足够的信息,需要我们去关注。大众传媒既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又有商业属性,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会产生不同的受众观。①笔者借助影片《鸟》,从文化属性入手,透视视觉传播时代,影视媒介带给我们的视听震撼。

叙事的透视

对于很多人来说,“希区柯克”这个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且代表了一种电影的手法,成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希区柯克善于应用电影的视听觉元素,唤起观众身上的特殊情感体验即焦虑——惊悚。②《鸟》是希区柯克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通过对“鸟”这个意象的表述,向观众传达了一种危险无处不在的理念,让观众获得悬疑与恐惧的心理感受。

影片叙述了美国西海岸一个小镇,遭受成群结队鸟类不明原因的攻击。梅兰妮对于小镇来说是个外来者,这个外来者的身份有着双重的内涵。一方面她是整个事件的第一视角,观众是跟随着她进入小镇和米契一家的;另一方面她与米契在宠物鸟商店的相遇和斗气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她带着两只鹦鹉的到来,而后发生了“鸟类袭击人类”事件。她的到来和事件之间有着一种无逻辑的关联,但其中却有种事实上的微妙联系。这一点给她带来了麻烦,也是梅兰妮性格上成长的一个推动力(她被赋予了一种危难中的责任,虽然危难状况并非她所引起)。从危难潜伏,到初见端倪,到涉入事件,再到担负责任,直到最终危机的完结。梅兰妮不仅担负了带领观众观察事物的重要责任,而且自身也完成了性格上的转变和成长。从一个娇生惯养,无所事事,喜欢恶作剧的富家女成长为一个愿意担负责任、愿意倾听和理解的人。相对于梅兰妮的成长来说,米契的母亲则是人类面临灾难的另一种表现:恐惧、无助、焦虑、孤独感(不信任任何人)。

电影史学家曾把这部影片称为“第一部现代灾难片”。因为鸟群与其说是一种无名的精怪、一种自然的灾难,不如说是人类一种灾难性的心灵历程的外化与呈现。《鸟》中包含了一个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的“初始情景”:一个未能成功地结束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他是命运悲剧的代名词)阶段的男人,一个充满占有欲的母亲,一个美丽的近乎邪恶的女人的介入,破坏了前俄狄浦斯阶段母子同体般的圣洁与和谐。《鸟》还包容成熟期的希区柯克的典型对抗:那是男人的以母亲为中心的家庭,与浪迹天涯、形迹可疑的女主人公之间的对抗。《鸟》以它精湛的银幕造型与构图完成了精神分析学的叙事过程。

符号的透视

符号的传播是社会文化面貌的最真实写照,也是现实事项最概括的反映。每个符号都有“能指”和“所指”两重性质。③鸟作为影片的主线,成为导演传情达意的一种象征符,并由此引发观众的思考及对片中符号的解读。导演惯用视觉、听觉、语言及非语言符号向观众呈现影片的符号化特色。因此,片中“鸟”便成了隐含着危险与恐怖的重要象征符。

视觉符号的呈现。片中群鸟的多次聚集,无疑在向观众传达着“危险即将来临”的信号。当黑色的鸟群在某处静默地停伫,这就预示着不久之后鸟群将大规模地攻击人类。黑色的鸟群带给观众的心理感受即是压抑与恐怖。人们在对这一符号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也在心里给予自己一种“危险将至”的暗示。与此相对,在影片的结尾,米契一家逃离群鸟遍布的家时,晨光熹微、黎明已至,似乎向人们传达一种希望及雨过天晴的释然,又似乎意指“鸟仿佛是胜利者,将人类驱逐出境”,然而又可意指为“人类带着丑陋的人性奔往前方那远处的博爱的光辉之中”。因而,新符号确立的对应关系又可能成为新的对应关系建立的原始基础,依次继续、不断传递、不断产生意指的新的内涵意义。④

听觉符号的表征。片中,鸟稀疏清冷的鸣叫及其翅膀扑飞时的声音成为本片营造紧张气氛的另一手段。这些声音作为听觉符号,亦作为一种信息同样表征着灾难与危险的到来。此外,音乐音响的适时运用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整部影片都没有电影惯用的音乐,全部是静静的,唯一的音响便是鸟的叫声。一群群鸟,漫山遍野、满屋顶、满天地的画面,一阵阵厮杀的惊叫,都意指着情节走向未知的高潮,笼罩着死亡般的恐惧氛围。

语言符号的传达。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亦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存在着。本片中梅兰妮向居民告知鸟群袭击了学校,这是最简单、最直观地向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此外,梅兰妮向城里打电话告知了镇上的情况,这一信息又通过了广播这一媒介传达给更多的人。鸟类学家和醉汉的对话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也意指了“人类与鸟之间的矛盾”,更进一步地延伸到对“人与自然”这样的生态大问题的思考。因此,在《鸟》这部影片中,语言符号既是一种求救信号,也是一种警示信号。

非语言符号的表意。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为影片叙事的铺陈与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基础,使得影片更真实、更生动。其表现为人看到鸟群聚集时惊恐的表情,遭到袭击后的痛苦与无助,抱紧亲人蜷曲于角落的紧张神态等。可以说,人物的神情与肢体动作更直观地传达出了人们面临灾难时的心境,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人物关系。可见,非语言符号是影视媒介传情达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少了它影视便了无生趣,亦无真实可谈。

信息的透视

量的分析。传播给信息的特性释放提供了条件。影片一开始拍摄了天空一大群横冲直撞胡乱飞舞的海鸥,接下来,镜头转移到一家宠物店,店中被关在笼子里的成千上百种鸟与天空中的鸟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场景给我们传递了一种“非常理”的信息。单看前一个镜头“胡乱飞舞的海鸥”,人们或许并不放于心上,又或许根本未加以注意。后一个镜头“关于笼中的各种不同的鸟”,这更让人司空见惯,人的潜意识中并未真的心生怜悯。而此时这一双重信息的组合所传递的是一种新的信息——自由与禁锢的对立。影片用米契和梅兰妮的对话这一语言信息,使人类对鸟的非道义进行反思。在硕大的鸟笼前,米契对梅兰妮说:“你不觉得难过吗?”“为什么难过?”“把这么多无辜的小生命关在笼子里。”梅兰妮却用一句“不关起来难道让它们乱飞吗”来回答米契的话,这一段简短的对话似乎开始令人情绪波动起来了。宠物商店中,米契抓住了欲逃的金丝雀,并把它放入笼中,他笑着对梅兰妮说:“梅兰妮,我真想把你放进你的金笼子里去。”后来小镇遭遇海鸥攻击的时候,梅兰妮被关在四周全是玻璃的电话亭中惊恐万状,表现成一只被关在笼子里面的鸟,当然这不是什么金笼子,而是一个不祥的笼子。片中类似的语言信息很多,造成了信息的积累效应。

质的分析。影片传播的信息极具层次,前后关联。当受众已承受或认可了一定信息后,对新信息的理解便有了一定的心理转变。它体现为,当米契的母亲去一个镇民家里,看到一幕画面分成三个镜头、按照景别大小由远及近呈现在银幕上时,影片传递了使人不安的信息,表达出“鸟的反击”、“鸟制造了神秘世界所欠缺的震撼惊惧”。这一裸露而极具震撼力的画面,相对应的另一信息是安妮为了保护米契的妹妹凯西,惨死在屋前的情景。镇民的死,我们领略到电影的震撼:观众突然之间,在无法预料之时得知这一信息,惊悚、恐惧也随之涌出。对于安妮的死远没有对镇民的死状描写来的硬朗,笔调画面相对柔和。这样的信息组合,表达出信息呈现的递进,更表达出一种人性,它是善性的爱的表达。“鸟攻击人”这一传播符号意义的分化和转移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和异化。它一方面显示鸟的残暴、粗劣的非语言的反抗,表达内心反抗现状的意识;另一方面显示人们对天理、自然规律的违背,此时处于弱势的人以破坏公共道德的行为来亵渎人性,从而表达“人性会非常容易背叛我们的意愿”这一主题。

由此可见,从传播学的视角去解析影片,解析大众媒介带给我们的视听震撼便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影片《鸟》以其精湛的银幕造型与构图加之对于传播中符号的灵活运用,使其很好地表述了人们灾难性的心理历程,也使这些符号为情节的推动与悬念的营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使得意象更加生动具体,并直接引起受众的心理活动,可谓悬念电影中的传世佳作。

注释:

①郑保章、晏志成:《大众传媒对“三农”的偏视分析》,《传媒观察》,2009(2)。

②http://ent.163.com/edit/010228/010228_72739(1).html

③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④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讲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梅兰鸟群符号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飞翔的鸟群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为什么鸟要成群飞翔?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为什么鸟群飞行时不会彼此冲撞?
梅兰迎春画展作品选
变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