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参益气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09-09-19 09:15刘玉明张丽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23期
关键词:滴丸稳定型益气

刘玉明 张丽丽

[摘要]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西药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每次1袋,每日3次,饭后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芪参益气滴丸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芪参益气滴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系纯中药制剂,服用方便,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健词] 芪参益气滴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73-02

不稳定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也是最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一。由于不稳定心绞痛病变复杂,进展迅速,且预后多方向性,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笔者运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标准

符合以下4项之一者即入选本研究:①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②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③静息性心绞痛;④梗死后心绞痛。同时具备:①96h内心绞痛突然加重,活动耐量明显下降;②24h内至少伴有1次以上的自发性心绞痛发作;③发作时ST段下移超过1mm,并于发作缓解后明显恢复者。排除标准:①年龄超过70岁;②有任何部位的活动性出血或已知的出血性体质;③非心绞痛发作时收缩压超过22.6kPa(170mmHg)和(或)舒张压超过14.6 kPa(110mmHg);④近6个月内有外伤、手术史;⑤有出血性脑卒中史;⑥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研究对象符合以上入选条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组和对照组,芪参益气滴丸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56±6)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6±7)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方案,即肠溶阿司匹林(300mg/d,3d后改为100mg/d),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每次1袋,每日3次,饭后口服,疗程为1个月,低分子肝素用1周。两组均根据血压、血脂、心律失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3 疗效标准

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著: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停减率80%以上;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减少50%~80%;心电图ST段回落0.05mv左右,T波倒置恢复程度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无明显减少:ST-T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χ±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AMI、猝死等心脏事件。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皮肤、黏膜出血,无肝、肾功能异常。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某些因素如炎症、血管壁张力和斑块构成的改变,使稳定的斑块变为不稳定的斑块,导致斑块的破裂或溃烂出血,进而诱发“凝血瀑布”,最终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引起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中断所致[1]。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又叫易损斑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共同病理基础[2]。若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则发生AMI,若未完全闭塞或侧支循环较为丰富则导致UA或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而几乎所有易损斑块均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炎症活动的标志;②脂质核心扩大,纤维帽扩大;③内皮脱落和血小板聚集。鉴于此,抑制炎症活动、改善高凝状态及内皮细胞功能有助于稳定易损斑块。

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组成,其中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气旺以促津行,具有帅诸药之力,其为君药;丹参及三七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共为臣药;降香气香辛散,温通行滞;四味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黄芪有稳定缺血心肌细胞膜,保护线粒体及溶酶体作用,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3];黄芪含有黄芪皂苷,具有正性肌力样强心作用,作用于Na+,K+-ATP酶,从而改善心肌收缩力[4]。丹参含丹参素和丹参酮,可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类物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阻断羟自由基的产生,阻止脂质过氧化,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5,6]。三七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聚集[7]。降香行气止痛活血止血,能抑制血栓形成,促血管新生[8]。本研究结果显示,芪参益气滴丸可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高方,宾建平.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 新医学,2004,35(9):520-521.

[2]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3.

[3] 李树英. 黄芪益气作用机制的探讨[J]. 新中医,1987,10(11):51.

[4] 王奇玲. 黄芪皂苷对离体工作心肌的肌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 中国中医药杂志,1992,17(9):557-559.

[5] 孙建波,梁军,闫玉仙,等.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运用机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1):1087-1088.

[6] 阎维维.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运用进展[J]. 天津药学,2002,14(3):44-45.

[7] 王筠默. 中药药理学[M].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0-71.

[8] 李剑,范维琥,施海明,等. 红景天、降香对实验性心梗大鼠VEGF受体和心功能的作用研究[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23(18):1752-1757.

(收稿日期:2009-03-23)

猜你喜欢
滴丸稳定型益气
穿心莲内酯滴丸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