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2009-09-25 09:46阳剑兰
学理论·下 2009年7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多元文化路径选择

阳剑兰

摘 要: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作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然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这种多元文化境遇中,带给校园文化建设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建设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校园文化;多元文化;和谐发展;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162-02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日益增多,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中,作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然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校园文化

多元文化是指在同一地域内存在着多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包括了经济、政治、道德、艺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等人们所遇见的一切物质的或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积淀和基础,在多元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1.多元文化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

多元文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潮流,促进了世界文化更加繁荣,增强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有利于文化之间的对话。就高校德育而言,多元文化极大地拓展了学校德育的发展空间,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的智力和对社会的理解能力都大大增强,为个人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赋予个人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更良好的行为表现和更有意义的生命存在。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内核,富含文化价值,能为适应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指明正确的方向,可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定、恒久的思想指南。高校汇聚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的学子,既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也自觉地学习、吸纳域外的文明。各种文化、各种风俗习惯、各种深层的价值观在这里不断碰撞和融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色彩元素,不断地进行文化交融和碰撞,造就了多姿多彩、宽广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景观,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校园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的多元发展是历史发展使然。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不仅存在且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多元文化的共处和交流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因而,我们需要汲取世界上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当高校这座与世隔绝的文明殿堂的高墙被现代社会文明的迅猛发展所推倒,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其次,要承认和尊重文化多元化是现实需要。文化的多元化是全球化、网络化发展的结果,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不同文化出现在同一时空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一种局面。而一种文化就如同一个人,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如地域、人种、习俗、历史、分工、身份、利益等的不同,每种文化都有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内核,构成文化的生命力和张力。因此,每种文化都有不可剥夺的存在理由和独特价值,都应受到尊重和宽容。注重全球意识的培养,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品性与风貌,是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

再次,校园多种文化应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多元文化中存在某些共同和普遍的原则,如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对公正的推崇,对幸福和平的向往,等等,而多元的区别在于它实现和表现的具体方式不同。正因为文化之间具有共同性,各种文化相互学习和借鉴,互为补充和吸收,融合为一体成为可能。所以尊重和承认文化多元化的态度,是我们对待校园多元文化必须有的基本态度。既然文化多元化是必然的、必要的,和谐相处也是可能的。那么,我们所要遵循的文化融合原则就是要在保持各种文化的个性的基础上促进文化发展,共同繁荣,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

2.多元文化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难题

首先,校园文化多元带来信仰危机。当校园进入文化多元化时代之后,多元而平面化的思维带给学生的将是“深度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理性本身的危机—对“理性”的信仰将被多元文化思维的“外化”所动摇。在校园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遭遇之前,信仰通常会受到校园传统权威文化的控制,而当传统权威文化受到强势的外来多元的挑战时,传统的文化很容易土崩瓦解,而由此带来的则是出现一大批因此而困惑彷徨的信仰传统文化的青年学子。多元文化环境下,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使大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和僵化状态,变得积极、主动、活跃和富有创造性,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和进步。但多元文化环境下,随着多元文化冲突蜂拥而至的各种思潮为大学生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信仰选择,不少大学生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导致精神和信仰的危机和分裂,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质疑,在文化选择上困惑彷徨、无所适从,失去了正确的价值选择,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信念上出现动摇,并呈现出不稳定性、无中心、多样化的状态,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剧烈。

其次,校园文化多元易导致道德失范。随着校园文化多元化,学生难免会产生范围渐广、层次渐多、频度渐繁的价值差异乃至价值冲突。在多元文化的沖击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大厦将被摧毁,而新的信念大厦尚未及时建立而引发的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的局面,使得学生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犹如浮萍而无所根基的状态,使得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学生丧失了对善恶美丑的应有的道德判断力,在道德认知、道德实践方面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

再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遭遇两难困境。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中,存在着多种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他们都是合理性存在。如果学校继续对单一的主流文化进行传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排斥其他文化,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就得违背其意义,将遭遇两难困境。是坚守单一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将其他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剔除在校园文化之外?还是更新校园文化建设观念,提倡文化多样化,以“多样性”摆在中心位置,从而取代“统一性”。前者无视多元文化社会这一现实,不利于各文化的保存,必将阻碍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导致校园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激烈冲突;后者虽有助于各文化的保存,但却无助于文化自身的更新与变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无所适从。所以说,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面临两难困境。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文化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多元化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结果。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文化传承,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对其文化模式、风格与路径的寻觅,进行必要的选择、整合和扬弃。

1.坚守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一个主旋律。

当今时代,文化在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国家创造力发挥巨大的作用,文化的发展水平高低衡量着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动力。特别是在多元文化不断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情势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对大学校园内的多元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凝聚和疏导,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文化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负面影响。

2.在开放的视野中整合文化资源,拓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

在多元文化的视域中,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化多元、学子来源背景多样复杂和价值理念各异。如何整合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运用开放、理性、宽容、发展的理念,求大同,存小异,在多元中寻求磨合、整合。即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和其他文化的互动,吸收其精华,抵制其糟粕。在多元文化中寻求相互间的和谐对话和观念共享,以创新的姿态促进校园文化在碰撞、融合中焕发生机。

首先,立足于传统,更需要吸收全球化和网络化带来的竞争、多元、科学、民主等合理因素,积极引进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课程,在努力“与国际接轨”中实现文化的创新。

其次,强化文化自信与独立自主意识,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文化自信、自主与独立意识的增强,是焕发文化生命力和创造激情的前提条件,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动力之源。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拓展校园文化,必须以此为本,积极引导师生员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自主意识,自觉抵制“全盘西化”,逐步强化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外来文化为补的文化理念。

再次,要注重提高学生鉴别和抗腐的能力。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外来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都会对校园文化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要使学生在文化的真实状态中不至于被误导、遭迷失,关键的是要在文化良莠共存的原生环境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鉴赏、鉴别能力和对不良文化的免疫能力。

最后,要增强开放意识,提倡开拓精神。当前高校应立足于继往开来、求新变革和经世致用,更要增强开放意识和包容意识,提倡开拓、创新精神,为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领域及效果上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的互动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

[3]郑双荣.多元文化:作用及误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5).

[4]陈洁.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多元文化路径选择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