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探索

2009-09-27 06:10钟文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1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学科馆员角色

钟文娟

摘要 从用户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提出学科馆员在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中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角色作用。

关键词 学科馆员;信息素养教育;角色;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066-02

Role and Effect about Subject Librarian at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Zhong Wenjuan

Abstract Based on hackling basic concept and Lev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and effect of subject librarian i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subject libraria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role; effect

Authors addres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Beijing, 100037, China

当前,信息作为社会三大支柱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信息的拥有程度、公民的信息素养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因此,大力发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众多大学图书馆的共识,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的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那么,学科馆员在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中究竟应承担怎样的角色,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1 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及结构层次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素养研究就已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3方面构成。信息意识是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应,信息意识的强弱对能够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文献获取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信息能力是图书馆素养、计算机素养、传媒素养、技术素养、批判性思维和交流技能的融合或综合。信息道德则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2]。

由此可以确立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即:对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便是使其具备收集、整理、利用、评价、发表信息的能力和素养,并使其最终具备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则将围绕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层次为中心来确立和构建。

2 学科馆员在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

以下就信息素养的内容和结构来讨论学科馆员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当完成的工作职责和角色作用。

1)了解所负责学科院系师生的信息素质基本状况。根据学科院系的学科资源需求特点制订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调查表,通过统计分析制定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在内的3个不同级别的信息素养培训计划。信息素质调查表的设计应围绕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3方面来进行调查,对于每一个不同阶段的用户,至少应有2次相关度的调查,如本科生入学和毕业时、研究生入学和毕业时,由此来检验和更好地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体系设定。完成这部分工作,学科馆员需要联合相关交叉学科的学科馆员来共同设定有效的信息素养调查表,并与学科院系的相关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一起协调来完成有效的用户调查。

2)通过对用户信息素质调查表统计分析用户信息素质基本状况,制定适合不同信息素养水平层次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计划。一般而言,通常的文科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低于理工科学生,这时候,就需要考虑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等来制定课程的内容。

在本科生阶段,信息能力的教育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图书馆素养、计算机素养、传媒素养、技术素养等方面来展开。同时,在本科生的教育中,要始终贯彻培养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的理念,并逐步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使用图书馆的资源或仅仅是几种检索的技巧。在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学科馆员是主导者、主要的教育者。学科馆员本身更应自觉地加强自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并将这种理念贯穿整体的信息素养课程中,培养本科生成为一个有一定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有信息素养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目标。

研究生阶段,由于大部分研究生在原有的本科阶段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因此基本的信息能力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和适应多元化的需求,此时需要在学科专业的深度上进行拓展,因此教育内容的设计要考虑专业的差异、同一类资源的深度挖掘等。形式上可采用连续讲座来完成,在实际的讲座课堂上,要注重与研究生的交流探讨和实践操作。

对于各学科院系的教师,他们的信息素养相对较高,对于文献信息的需求要求也较高,此时,学科馆员需要明确认识到教师学者的优势和学科馆员的优势,以认真为用户提供信息需求服务的态度和教师学者进行适当的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切实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逐步让自己成为教师学习科研团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员。

3)总结各阶段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总结各阶段经验、各学科馆员交流经验,分析不足,不断完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3 结语

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是学科馆员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图书馆从资源为主导的服务转向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学科服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正确理解整体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学科馆员的角色和作用,加强承担各角色的能力水平的锻炼和提高,真正推动图书馆完成信息交流、学科服务将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建国,闫伟.信息素养及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90-93

[2]刘孝文.信息素养及相关概念的学术梳理[J].图书馆杂志,2008(4):12-13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学科馆员角色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浅谈MOOC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