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误区

2009-09-27 06:10宋天明武爱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模式

宋天明 武爱萍

摘要 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存在的误区作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研究对策。必须清醒地认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对策,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121-02

On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Song Tianming, Wu Aiping

Abstract The teaching aims and teaching content have changed a lot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new curriculum criteria, so it becomes more important how to tea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ow to appl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ientical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ideas. 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mproves teaching effects by adopting new teaching modes in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s; application

Authors address Zhangjiakou Educational College,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

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信息与知识共同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知识与能力成为信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对学校传统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但是基于我国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城市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参差不齐,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尺度不易把握。课题组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教学研究实践,对其应用上的误区进行认真分析,寻求探究解决的对策。

1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误区及其分析

1.1 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抵触和依赖现在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年龄在40岁到55岁之间的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这个群体绝大部分对信息技术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多数通过参加一些信息技术应用的短期培训重点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存在依赖,从心理上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产生抵触和排斥。

青年教师由于对新技术的接受相对较快,以及对使用新技术的热情比较高涨而大量使用。甚至个别教师一旦离开多媒体就无法上课。学生对计算机类、艺术设计类、各种软件应用课程、文学作品欣赏、饭店装饰艺术等使用信息技术授课比较欢迎,对基础课和基础理论认为应少用。经网评统计显示,使用信息技术上课有2/3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好,有1/3学生认为教学效果较差。课堂教学效果与多媒体课件质量和教师本身教学素质有直接关系,两者缺一不可。要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学生认可,应全方位地整合教育资源、研究教育理论和进行教育实践,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

1.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泛化,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传统媒体大有退出舞台之势,对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泛化也逐渐表现出来:教学设计不以学生为核心,而是以技术为主,将教学目标误导为“为了技术而技术”,信息技术不加设计地应用在教学环节的每一个细节,所有教学内容的展示、讲解离不开信息技术;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关键是忽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媒体变了,方法也要跟着改变。各种媒体有它的独特之处,它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各有千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优势,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合理使用适当的媒体,才能真正优化教学效果。

1.3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新技术、旧模式传统教育模式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没有因为先进教学手段的渗透发生多大的改观。新技术让教师的教案由文本变成电子教案,原来厚厚的教案如今只要一个U盘或通过网络从FTP下载就可以轻松解决。而一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模式只是以前文本教案的机械搬家,多为传统教学的内容加上几张扫描的图片或插图而已。而教学效果呢?教师的声音放大了,屏幕上的字也放大了,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教学容量增加,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却因学习负担的加重和“消化不良”而叫苦连天。“人灌”变成“电灌”,只强化从前灌输知识和标准化考试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目标不相吻合[1]。

1.4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参差不齐,网络课件数量少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多种情形,第一,对教材内容的复制。有许多教师对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不甚了解,不考虑课程特点,盲目使用课件授课,许多课件只是将一堂课的内容照搬到屏幕上,甚至是大段课本内容的翻版。照本宣科,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机械的形式,致使多媒体教学的效果非常差。第二,较好地提炼和总结教材内容,但是没有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软件的多种效果来恰如其分地表现所要讲授的内容,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第三,虽然制作多媒体课件质量高,但是多是些单机版本,缺少网络版的课件,造成资源不能共享,偶尔有网络版本的课件也仅仅是局限于少数精品课程,数量较少[2]。

1.5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盲目性,忽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不从学科或教学内容、学生的情感特点出发,盲目跟从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学生随“机”而“听”,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包括对学生心理、生理以及情感的关怀,缺乏交流。这实际上是用新瓶装旧酒,势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应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氛围。

1.6 缺少对多媒体教学的质量监控由于多媒体教学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目前还缺乏质量监控机制,管理滞后,使多媒体教学过于随机,缺少集体备课(审查课件)和试讲等环节,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等状况[2]。

2 对策研究

2.1 加强教师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与前沿,给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教师在利用新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学会合理选择和利用媒体,充分体验新技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触动,领会现代教学思想并贯彻融合到信息化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刻不容缓。对教师的培训形式多样,如可采用学科培训或校本培训等方式,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改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抵触和依赖现状,提高教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内容包括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具备科学的信息技术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具有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等内容。

2.2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以现代化的理念为指导。教师在设计课件和选择信息技术时候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多元化和界面的人性化效果,媒体选择要注意科学性和实用性。

2.3 依托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应用的程度与水平,除了依靠教师自身的钻研和努力,还离不开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硬件设施,势必会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倡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鼓励教师和信息技术的专门人员合作课题研究、撰写专题论文等,并将之纳入考核内容,最大限度度地激起教师的热情,活跃学校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2.4 同步建设“教与学”资源,合理配置多媒体教室装备多媒体教室硬件设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计算机、投影机、录像机、影碟机、扩音机、高亮度投影仪等。为了提高多媒体的音、视频效果和计算机运行速度,对计算机配置、教室投影机的亮度、音箱功率、多媒体教室的亮度等进行测算,达到观看银幕信息和记笔记有较好的效果。整个控制系统简洁,便于操作。

3 结束语

总之,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必须理性认识和对待现代信息技术,清醒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机整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德时,孙翠玲.高校课堂使用信息技术的误区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08(2):41-42

[2]张宁.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14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