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训练系统在口腔修复临床前教学中的应用

2009-09-27 06:10赵湘辉侯晓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1期

吴 江 赵湘辉 侯晓冲 高 勃

摘要 介绍比色训练系统的主要构成和特点。在口腔修复临床前教学中应用此系统,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值得进一步在口腔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牙齿比色;临床前教学;色彩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151-02

Toothguide Train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to Dental Preclinical Training//Wu Jiang, Zhao Xianghui, Hou Xiaochong, Gao Bo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al composition of the dental toothguide training syste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is system can not only raise the students activity, consolidate the basic knowledge, but also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he clinical skills in tooth color matching. The system is worthy of further spreading to application in dental preclinical training.

Key words toothguide; preclinical training; color theory

Authors address

1 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s, School of Stomatolog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2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在很多领域里都与色彩密切相关,色彩几乎涉及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同样,口腔医学也离不开色彩,医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制作出各种精美逼真的修复体。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烤瓷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以来,人们开始对义齿在良好行使功能的基础上考虑获得更佳的仿真效果,希望能够达到天然牙的色泽与外观。特别是近年来全瓷修复技术的出现,对颜色的运用提出更高的标准。这些都表明颜色科学对口腔医学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口腔医学院都相继开设颜色理论课程,学生对颜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由于颜色科学的内容难度较大、晦涩抽象,而学生以往接触的基础知识又非常有限,因此几乎成为所有学生的薄弱环节。加上缺乏色彩方面的实践培训,学生很难将色彩基本理论与实际牙齿比色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无法真实地感受到例如外界光源等因素对实际操作过程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因修复体比色不当引起患者不满意,导致修复失败的情况。如何提高学生对色彩理论知识和选色技能的掌握,实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间的平滑过渡,成为口腔修复临床前教学亟待提高的一个环节。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开始在口腔临床前教学中崭露头角,作为一种辅助临床前操作教学的专业教学工具,该系统能够模拟临床真实操作环境,它的出现成功地填补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盲区,在口腔临床前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4]。鉴于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色彩理论教学与临床比色操作之间的衔接较难的问题,德国Jakstat教授率先开发比色训练系统[5],该系统由比色训练箱(Toothguide Training Box,TTB)、比色训练模拟软件(Toothguide Trainer)和比色检测箱(Toothguide Check Box)组成。

1 比色训练箱的组成

比色训练箱配备有便携式的操作平台和比色训练评价系统。其中操作平台作为比色训练箱的重要组成,主要包括光源、Vita 3D-Master比色板和操作按钮。

1.1 光源为了能够模拟在天然日光环境下的比色,比色训练箱采用D65国际标准人工日光(Artificial Daylight),色温6 500 K。光源外形类似斜面屋顶结构,使比色窗口完全覆盖在模拟人工日光下,最大限度减小外界光线对比色训练的干扰。

1.2 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组成主要包括比色板、目标牙和控制结构,三者整合在一个箱子中。其中比色板为Vita公司的Vita 3D-Master比色板。全新的Vita 3D-Master比色板将各种常用的牙齿颜色,根据亮度、色饱和度和色值三要素系统地、有条理地排列在一起,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种根据色彩空间排序理论而设计的比色系统。目标牙采用Vita 3D-Master比色板上面的孤立牙齿。比色板与目标比色牙分别置于比色箱内不同的转盘上。比色窗口位于光源下,窗口内可见目标牙和比色板中的一组或一个,二者切端相对。控制结构为9向操控按钮,通过控制按钮,对比色牙进行选择。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打开标准人工灯光,确定目标牙。针对该目标牙,学生操作控制按钮,首先从比色牙选择合适的亮度组,如果亮度选择正确,则在已选取的亮度组别中,继续对饱和度进行比较选择;若饱和度选择正确,则最后对色相进行选择。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学生对颜色的明度、饱和度和色相中的任何一个选择不正确,都无法继续下一步的选择。

1.3 比色训练评价系统比色训练评价系统能实时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并将其与预先设置的标准化操作步骤进行比较,提供细致的反馈信息。通过与比色训练箱的USB口链接,比色训练评价软件能够对反馈信息进行量化评估,进而提高比色训练的质量及效率。

2 比色训练软件

比色训练软件是基于网络的颜色训练系统,它的出现解决了比色训练箱携带不便、难以满足多人同时使用的不足。训练者首先下载并安装比色训练软件,启动软件后,注册用户名称等相关信息后进入软件操作界面。该软件训练内容丰富,包括亮度、饱和度和色相等基本颜色训练,以及比色测验。软件依然采用的是Vita 3D-Master比色板。训练者必须依次进行亮度、饱和度和色相的训练,由简到难,只有通过基本颜色训练,才能进入到比色测试训练。

该软件还可以对每位训练者每次的训练信息包括时间、正确率等记录进行详细的采集。教师通过登录软件操作界面,实现对每位训练者信息管理、训练数据收集和分析。根据训练和测试结果,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在比色训练过程中亮度、饱和度和色相测试成绩的高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系统性地提高学生对颜色的分辨和感知能力。

3 比色检测箱

在应用比色训练软件和比色训练箱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临床环境,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比色板的使用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比色训练系统还配备了比色检测箱。比色检测箱内为按照亮度、饱和度和色相顺序排列的、不同口内位置的模拟牙齿以及最终测试用的模拟牙齿,所有牙齿均有编号。在进行临床模拟操作时,2名学生为一组,一名学生模拟患者,另一名学生登录软件界面,按照亮度、饱和度和色相的测试顺序,根据软件上提供的编号选择箱内人工牙,并将牙齿放置于“学生患者”口内相应位置,在日光环境下进行比色,结果录入软件。操作界面与比色训练软件相似。教师可以对结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并设计不同侧重点的测验。

4 比色训练系统在口腔修复临床前教学中的应用

比色训练系统使得临床前实验课教学与临床实际的环境更为接近,学生能够按照进度循序渐进、重复进行操作练习,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其在临床前教学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比色训练过程中,该训练系统根据亮度、色饱和度和色值三要素,采用比色训练箱、网络化测试等新颖的训练方式,由软件训练到最终的模拟牙齿比色训练,使枯燥的色彩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的问题。

4.2 营造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如何在临床前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是临床前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比色训练系统首先通过软件训练,使学生理解比色板的比色原理与应用技巧;再通过比色训练箱,设置真实的日光环境,进一步模拟真实环境;最后,2人一组,一人模拟患者,另一人模拟临床医生,根据比色检测箱中的模拟人工牙,在日光环境下进行比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模拟临床真实操作环境。

4.3 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体系比色训练系统中的操作评价部分能够从色彩三要素3方面分析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熟悉掌握程度,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由于训练系统中结合理论和时间的测试内容,使主观性评估成为过去,代之以科学、系统的计算机考核。

尽管比色训练系统在临床前教学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例如,比色训练所采用的比色板单一,仅为Vita 3D-Master系列,没有临床较常用的Vitapan Classical,Shofu NCC等比色板,可扩展性较低;又如,比色检测箱中的模拟天然牙种类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颜色牙齿(四环素牙齿等)没有样本,影响学生对特殊牙齿色彩特点的正确了解。此外,该比色训练系统均由国外设计制造,价格昂贵,并且其配套的实习模型、耗材等也均依赖进口。这些均阻碍了该系统的推广使用。然而笔者相信,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国产化口腔比色系统的研制开发,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必将被广泛使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前期的实践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章非敏,谢海峰.七年制口腔专业开设颜色科学教学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25(4):370-372

[2]贾骏,段嫄嫄,金磊,等.口腔仿真模拟系统及其在临床前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2):29-30

[3]Buchanan J A.Use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dental education[J].J Dent Educ,2001,65(11):1 225-1 231

[4]王玉良,李言君,王芳,等.仿真头颅模型用于口腔内科窝洞制备教学的效果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8(12)

[5]Kroszewsky,Jakstat.Erlernbarkeit der Zahnfarbdifferenzierung[J],Deutsche Zahnärztliche Zeitschrift, 200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