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NGB

2009-09-30 07:55陈淑娟
计算机世界 2009年33期
关键词:频道高清广电

陈淑娟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以宽带、双向、交互、多功能、全业务为特征的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似乎商机无限,由此也引发了电信、广电、内容提供商的新一轮争夺战。但究竟谁能从中获益呢?

图注:在NGB时代,竞合将是产业链各环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8月20日~21日,由《中国数字电视》杂志社主办的2009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三网融合、全业务运营、NGB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表示,如果说1999年是数字电视元年的话,那么,2009年NGB的启动意味着互动电视的元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瞄准了以宽带、双向、交互、多功能、全业务为特征的NGB所带来的商机。

面对巨大的商机,“合作、共赢”成为与会嘉宾反复提起的话题。大家公认,NGB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需要产业链上各方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将市场做大。

NGB不能盲目追求带宽

最近一段时间,数字电视界的利好消息不断。

7月31日,科技部、广电总局、上海市共同举行了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启动仪式,上海将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建设50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试点,这标志着我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

8月6日,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明确将采取现有频道高、标清同播过渡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清电视的发展。为响应这一政策,9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将进行高、标清同播。

其实,NGB的兴起并没有太长时间。对于NGB,虽然大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概念和定义,但是,“NGB肯定是以业务为驱动的模式,这是业界的共识。”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纯刚表示。

“做NGB不能盲目地为了带宽,如果没有很多业务支撑,超前两三年建设的网络会有很多资源被浪费,而两三年后这些设备又面临着淘汰。”张纯刚表示,互联网双向交互业务占用带宽并不大,用户在互联网上回传时,对带宽的需求基本小于50K,这给了他启发。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指出,NGB有四个主要特点: 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宽带双向、可管可控。原来有线电视格局是一个城市一张网,NGB就要逐步实现一省一网并最终实现全国一张网,在全网内实现内容资源的共享。

互联互通不仅指广电网内的联通,更包括有线网和无线网之间,广电网和互联网、通信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全国的广电网相当于互联网,每一台机顶盒就相当于一台计算机,每个电视台、电台相当于一个网站,用户可以从各个内容库里获取他需要的东西。这就实现了跨区域、跨网络、跨平台、跨系统的业务模式。”王效杰表示。

目前,全国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64亿户,完成了数字化转换的有5000万户,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单向用户。为了享受交互服务,这些单向用户都面临着向双向网络的升级。国家广电总局也要求,现在还没有完成数字化转换的网络需一步到位,直接安装双向机顶盒。按其规划,到2010年底,全国大中城市城区有线网络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 到2011年底,大中城市城区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其他地级城市双向用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到2012年底,全国有线网络双向用户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全业务运营的挑战

进入互联互通的NGB时代后,这样的场景不再是想象: 回到家后,手机就可以通过机顶盒的无线宽带与电视进行连接,手机可以当遥控器,可以下载信息,可以发短信到电视,并通过电视再转发,电视购物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支付。

NGB的互联互通特性,让人们看到了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融合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可能。因为,一些企业已经发现了数字电视的瓶颈所在: 虽然全国有线电视用户中的5000万户已经完成了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但是,数字化改造只是让数字电视每个月多交了10元左右的收视费,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提升。

新型交互业务的开发,将有助于运营商提升自己的ARPU值。

在NGB时代,不仅网络要改造,整个商业模式都要改变。张纯刚指出,“模拟信号时代,广电已经建立了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从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到用户,整个利益链条的分配已经非常清晰。

进入数字电视时代后,如果整个业务体系还是维持原来单向模式的话,可分配的蛋糕就那么大,新增加进来的厂商无法获得太大的利益。”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业务。“如果只有一个高带宽的网络却没有业务,这个网络就没有任何意义。多业务是数字电视向NGB演进的原始驱动力,只有业务的运营才能为运营商带来持续增长的空间。”华数集团副总裁赵志峰表示。

王效杰总结说,NGB网络上提供的业务已经超出了广电媒体内容的概念,除了音频、视频等传统内容外,还有信息、娱乐、应用、消息等各种业务。比如,城市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金融支付、医疗、教育、电视购物、短信、账单、订阅、定向推送等。“我们现在能够想得到的、需要的娱乐、信息、服务都能在NGB这个平台上实现。”王效杰说。

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则将全业务运营所提供的内容归结为“生产和文化娱乐”两大方向。其中,多媒体融合业务将成为全业务运营的重要方向,比如前期已经有积累的IPTV、网络视频、有线数字电视、CMMB、移动流媒体等业务。

广电与电信的竞争与合作

早期的三网融合一直面临着电信与广电两大集团的利益纠葛,推广也一度陷入僵局,如今,这种利益分歧正在弥合。然而,产业端的竞争与合作却不可避免。

先说电信运营商。2008年是中国电信业全业务的元年,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分别获得了全业务运营的牌照,开始积极建设网络。

“今年以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启动了‘城市光网和宽带大提速的工程,积极推进下一代宽带通信网的建设。中国移动马上就要进入下一代宽带的应用,其LTE技术将在明年世博会期间应用。广电面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分析说。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中国联通成立了中国联通视频公司,希望大力发展宽带业务,建立3G网络业务和服务领先优势。联通视频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认为:“广电在思考如何进入电信运营业务,电信也在考虑如何进入广电运营的业务。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竞合是必然选择,共赢是我们双方共同期待的目标”。

尽管提到了“竞合”与“共赢”,广电与电信依然还是希望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张磊认为,对电信而言,理想模式是由电信运营商管理和运营一个强大的内容集成与发行平台。因为运营商拥有广泛的市场渠道和大规模用户,能提供业务规划和产品策略,并有计划地向CP进行定制生产,“对平台、内容、用户等资源的整合力,是电信运营商未来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NGB的互联互通,必然要求通讯网、宽带网、广电网共同实现对网络的无缝覆盖,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全业务。因此,广电与电信的合作势在必行。这种合作已经在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业务上得到了体现。2005年6月成立的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就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广了手机电视业务,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双方还合作向社会投放了“TD+CMMB”的终端产品,并获得了较好评价。竞合,将是产业链各环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链 接

数字电视的“三个同播”

本次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和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副院长谢锦辉都讲到了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及推广情况。

“当前数字电视的主要任务就是三个同播——模数同播、高标清同播、中央和地方节目同播。”谢锦辉表示。

模数同播就是在原有模拟电视覆盖范围内开展数字电视同播,这样有利于在覆盖范围足够大的时候对模拟电视进行关停。照这种情况来看,此前,我国宣布将在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可能还要往后推。

高标清同播,就是一个频道的内容同时采用高清和标清两种格式播出。王效杰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对高清节目在频道内容里的比例进行了规定,第一年播出时要大于50%,第二年要达到70%,第三年达到整个频道全高清播出。9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将和地方五个频道同时采用高清模式播出。

中央和地方节目同播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不仅覆盖中央节目,还有地方节目。“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地级市要开通一个频道,直辖市和少数地方要开通两个频道,实现高标清同频道播出。”王效杰说。当然,高标清同播也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就是同一个频道里既有高清又有标清,那么视频用什么编码等问题需要仔细考虑。

这些高清频道将采取加密方式传输,通过有线电视网接入数字电视用户家庭。在用户接入上,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地有线电视网要免费接入,不能向用户额外收费,以鼓励高清电视的良好普及。

同时,地面数字电视也将同步推出高清频道的发射,地面无线播出的高清频道是不加密、不收费的,供用户免费接收。据了解,全国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规划布局已经完成,涉及到全国2474座发射台,计划今年底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通地面数字电视,明年上半年在全国所有城市开通地面数字电视。

猜你喜欢
频道高清广电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教你玩转AV设备(一):4K高清播放机使用指南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频道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数码单反拍摄高清视频时同期声的收录探索
广电巨贪借改制谋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