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较辅导员工作的和谐发展

2009-10-10 09:18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大学生

熊 英

摘要本文鉴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论述了辅导员只有保持内心和谐,注重自身素质提升,才能运用和谐的工作方法。抓住学生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关键词情感内心和谐学生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深化拓展,辅导员要树立和谐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对本职工作进行创新,为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尽一己之力。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2004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指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涵盖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班集体建设;就业等各项工作。除此以外。辅导员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等相关职务,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兼顾其他部门下发的工作。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的无限性势必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往往重强调轻落实、重数量轻质量、重事务轻思想。造成工作上的“缺位、虚位、错位”。辅导员很难静下心来对学生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规律特点、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研究;加上辅导员科研薄弱、职业角色尴尬、发展前景迷茫、社会理解不够,都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深入性。

二、辅导员工作的和谐发展

(一)辅导员的内心和谐。

《情绪心理学》上讲,情感是在大量(正面和反面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随年龄的增长而积淀形成,是人对现实事物比较稳定持久的态度,更多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是较为本质的内容。常被用来描绘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情感。健康愉悦的情绪会大大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升认知与操作的速度和质量,对人处理问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辅导员要正视情绪的调控功能,更好的把握情绪,并坚定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信念,树立崇高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充分认识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转换观念。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得失,用大爱情感而不是三分钟的热情来工作。在繁杂的事务中拥有一颗平和谦卑的心。赋予辅导员工作深刻的情感,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才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二)工作方法的和谐运用。

1走近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辅导员本着真诚平等的态度,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多办实事少说空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持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给学生表达意愿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热爱、了解、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拉近距离,使其感到亲近。尤其是遇到困难时会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寻求帮助。谈话的对象不能仅限于学生干部、经济及心理困难学生,而忽视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谈话的时间太短会不利于话题的展开,无法上升到心灵交流的层面,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下寝室人课堂。要带着问题去听课、选重点走访。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做好走访记录。充分利用快捷的网络平台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状况让他们感受到辅导员的关爱,避免由信息误差引起的误解和隔阂,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得到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

2信任学生,发挥骨干的力量。

班集体的形成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需要辅导员的精心培养,营造和谐有活力、有目标、有组织、有纪律和民主的班集体文化。辅导员应具备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先进分子的作用,做到知人善任,建立一种合作互助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把工作做好。充分依靠学生,鼓励其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了解辅导员工作的意义,潜移默化地将辅导员的工作传达给同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辅导员的工作强度,提升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积极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要注意入党前的培养,入党后的教育。使学生党员真正成为有威信的团体和学生自我教育最具影响力的群体,成为班级进步的核心力量。充分重视学生对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需要,争取上级主管领导的支持,积极构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生活。

3关爱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接受教育及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基本保证。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和自我期望值高。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低。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心理落差。无形中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方面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理解心理困难学生的迷茫,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排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把握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发时期,有效形成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解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同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关心这些学生的需要。不让他们躲在孤独的自我世界。另一方面,积极与心理咨询室的专家保持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得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分享中交流体验和感受,有所感悟,重建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

4就业问题。

就业工作是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关系到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关系到社会的繁荣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走进大学校园了,但是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却鲜见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并不强。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结合社会需求,突出个性培养社会所接受的教育人才,增强毕业生的不可替代性。多渠道的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让学生转换就业观念,先择业再就业,避免盲目有的放矢的找工作。引导低年级学生多参加校园招聘活动,将就业竞争提前到校园阵地,让大学生提前得到就业方面的体验。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促使学生有紧迫感、危机感,转而重视学业,努力提高素质,通过高压环境中的锤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进入残酷的竞技社会打基础。

三、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和谐发展

时代要求辅导员工作走上职业化、专家化道路;要求辅导员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广博的知识储备:注重吸收与时俱进的新人才培养观;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避免陷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之中;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将工作心得总结成理论,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做有理论的实践者,会实践的思想者”。辅导员要抓住工作的兴奋点,即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影响学生利害关系的关键点。如综合测评、党员发展、学生干部调整等问题。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不同层面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中驾驭好各种矛盾。既不失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这既是辅导员工作的方法论原则也是做人做事的艺术性。辅导员应具备协调能力。善于借助外力,获得其他学生工作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结成统一站线,齐抓共管。

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辅导员的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代替的。辅导员要严于律己,言传身教,由传统说教型向开放民主的示范型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长期的自我教育过程。学生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辅导员只有持之以恒循循善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张弛有道,做快乐的实践者,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同时要关注社会大的审美趋势,与时俱进的接受新鲜事物。提高自身审美修养,为学生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辅导员只有保持自身心理的和谐,把握工作方法和策略,才能更好地有序开展学生工作,也才能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服务,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大学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心理小测试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