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2009-10-14 08:52孙云晓孙宏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同情心同情孩子

孙云晓 孙宏艳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某中学初三学生张某、郭某和王某在镇上一家烧烤店喝酒时,女乞丐李文兰上前讨饭并与他们三人发生口角。当晚11时,喝了11瓶啤酒后的他们在回家路上行至镇桥头时又碰到李文兰。三人余怒未消,遂上前不由分说狠踢李的小腹,并排成一排在倒地不起的李身上乱踩。之后他们仍感不解气,又抽出腰间皮带,用铁制皮带头在李的头部、臀部和腿部等处狠狠抽打。至次日凌晨,三人才结束暴行离去,整个施暴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李文兰被路人送至镇医院抢救,次日因抢救无效死亡。医生鉴定,李文兰全身多处脏器受损,左侧多根肋骨骨折,受钝性外力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腹腔感染,因而导致死亡。

人们大惑不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残忍的事件?孩子们的同情心哪里去了?这也让我们想起《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文章说,北京的一些幼教专家到一家幼儿园去进行心理测试,当专家们问孩子:“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要孩子回答时,一个孩子说:“生病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另一个孩子回答:“她把我的衣服弄脏了怎么办?”第三个孩子说:“我害怕她把我的衣服弄丢了!”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了各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穿。

听到孩子们这些让人心寒的回答,我们不禁会问:孩子们的同情心哪里去了?

大家知道,同情心是一个人由于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并因此与他人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心理体验,其具体表现为理解、不忍、关心和亲近等。人类所表现出的“爱的奉献”,大多是从同情心开始的。可见,同情是人类的一种很珍贵的感情,也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础。并且,同情心对于人们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从心理学上来说,同情心也是人的需要之一,即扶助的需要。扶助需要强的人表现为极富同情心,总是主动帮助那些面临困难和身处不幸的人,不仅时常慷慨解囊,而且总是身体力行,从感情和行为上给需要者以无私的帮助。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同情心作为人类的重要禀赋之一,一直渗透在人们共同的生活中。然而,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当下,一些孩子身上非常缺少同情心:对残疾人、受难者他们冷漠无情,对患病者他们嗤之以鼻,对小动物他们大下毒手,对朝夕相处的同伴他们苛刻计较,对一些公益活动他们则袖手旁观。这不能不让我们忧心忡忡!

也许有的人会想:同情心有那么重要吗?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残酷,生活压力如此巨大,我们只要管好自己,不做坏事伤害别人就行了,难道非要对他人抱有同情心吗?“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古训都是这样说的,我们把自己管好了,不是也给社会减少了麻烦吗?要知道,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我诈,人人自利,社会也不成社会了。”因而可以说,同情心是爱的基础,是善良的基础,它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新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如果一个孩子冷漠无情,他拥有再多的知识,将来又能为社会、为他人、为家庭做什么呢?所以,关注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帮助孩子将美好的扶助需要转为自觉的助人行为,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可以说是其他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

怎样才能培养出富于同情心的孩子呢?

抓住生活中的契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或某些重要事件,都是教师和父母培养孩子同情心的好契机。然而,父母们往往太吃苦耐劳了,太任劳任怨了,自己生病了、心情不好了、受委屈了等都深藏在心里,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快乐和幸福。父母们的爱心可歌可泣,但对培养同情心来说,这样做是很不明智的。因为,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感受别人的痛苦、烦恼和无奈的机会,更无法切身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孩子的同情心自然会渐渐泯灭,孩子的责任感自然会无处生长,孩子必然变得冷漠。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如果您生病了,不妨告诉孩子您不舒服的感觉,让孩子帮您倒杯水;如果您不小心受伤了,不妨让孩子看看您的伤情,并告诉孩子您很疼,然后让他帮您换换药,或者给您讲个笑话轻松一下;如果您很烦恼,不妨向孩子倾诉一番,让他知道烦恼也很折磨您;如果朋友或者家庭其他成员生病了,不要欺骗孩子说“没什么事”,而应该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机会来表达同情心。也许孩子能做的事情很小很少,但在他心中激起的同情心的涟漪,却能够变成爱的海洋。

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培养目标。 教师和父母们要了解同情心的发展规律,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这样在同情心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才能更有效。例如,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主动安慰哭泣的小朋友,扶起摔倒的小伙伴;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要求就要提高一些,让孩子学会了解父母、长辈和伙伴的情绪,了解病人的痛苦,了解生活在贫困家庭的无奈等,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到了中学阶段,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要让孩子理解贫穷,理解疾病,理解父母离异的痛苦和无奈,理解失败和挫折,等等。父母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确定更具体的培养目标。

用言谈举止强化孩子的同情心。 陈鹤琴先生认为:“同情心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慢慢发展的,在教育好的家庭培养得快一点,在教育不良的家庭发展得慢一点。”陈鹤琴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孩子的同情心在早期只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和需要,但这情感和需要并不能等同于行为,更不会是自动化的习惯。要将其变成行为或习惯,会受到家庭教育和所处环境的影响。例如,看见街上乞讨的穷人,有的妈妈对儿子说:“这种人你千万别理他,他们都是骗子,他们骗回去的钱能盖一栋小别墅!”看见一个民工的孩子,有的爸爸一拉儿子的手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也要吃苦受累卖力气,将来你的孩子也这样!”路上看到几个孩子在欺负一个智障行人,女孩愤怒地要去制止,却被奶奶训斥道:“关你什么事儿?女孩儿家少管别人的闲事!”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同情心就会慢慢消失,人就会变得冷漠自私。另外,当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烦恼的时候,父母也要用同情心来对待孩子,让孩子得到安慰,并因此渐渐学会同情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父母还要善于营造与邻里间的和谐氛围。对孤寡老人,不妨带着孩子去帮助做点家务;对生病的邻居,可以请孩子给送去点儿可口的饭菜;对一些产生矛盾的家庭,也可以积极地去帮助调解……这些做法,不仅让孩子感受到相互关爱的美好,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榜样,还可以渐渐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慢慢地,孩子也可以从邻里来往中感受到关爱、理解和同情。

为孩子寻找善良宽容的伙伴。 随着孩子的成长,同龄伙伴在他们的习惯养成中也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孩子日益生长出更强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他们更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这时,父母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寻找善良宽容的伙伴,并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为孩子找到身边那些鲜活具体的榜样,比如报纸电视上介绍的那些感人故事,社区里的小伙伴的优异表现,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教师和父母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孩子,多和孩子沟通,经常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那些善良的人,那些美好的事物。渐渐地,孩子自己就会从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榜样。

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和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发现和保护孩子的美好情感,要在他们心中同情的萌芽刚刚露头儿时就精心培育它。一位母亲经常鼓励孩子去帮助他人,一次,孩子在过马路时看见一位老爷爷行动不便,她看了看妈妈,妈妈及时捕捉到女儿的眼神,心领神会,就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女儿。女儿于是主动地走上前去,扶着老爷爷过了马路。老人很感激地对小女孩儿说谢谢。这位母亲不仅发现了孩子的美好情感,还及时鼓励了孩子的善良行为。她对孩子说:“你注意了没有?刚才你那么做的时候,旁边的叔叔、后边的阿姨也都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呢!”这位母亲真是具备了非常高超的教育艺术,她用自己的肯定、他人的赞许来强化孩子的善良行动。有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抹杀了孩子向善的感情。当孩子在公共汽车上想给身边的老人让座时,母亲却悄悄地用手按住了孩子的肩头;走在路上,看到几个年轻人正在欺负一个残疾人的时候,儿子想上前去劝阻,爸爸说:“别管闲事,小心挨打!”成年人的这些言行,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窒息了孩子心中同情和善良的生长。也许,就在不经意间,一个善良的少年变成了冷漠的“看客”。

教育孩子理解和善待对手。 一些孩子缺乏同情心,更多地表现在对待身边的人。对待陌生人,孩子能让座,能伸手相助,能捐款,而对身边的人则非常冷漠,尤其是对待竞争对手。这也大多和教育有关。在家里,父母可能会对他说:“你的那些辅导书可不要给同学看,他们看了你就考不过他们了!”“咱们报了英语学习班不要告诉邻居啊,悄悄学,将来让他们大吃一惊,知道你有多棒!”这些言语,暗暗地向孩子传递着一个信息:对手就是敌人,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这种心态极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仁爱心。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理解和善待对手。竞争固然是重要的,但也要善于发现对手身上的闪光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并不断以别人的长处激励自己。同时,还要感谢对手的优秀,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每个人都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让孩子定期为他人做事。父母要定期做出安排,让孩子有机会为他人做事。比如,为灾区献爱心,关心身边的同龄伙伴并尽力从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送去温暖;到社区敬老院做义工,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敏感地觉察别人的需要,真切理解别人的孤独、忧伤、无助和痛苦,主动伸出双手去抚慰别人的伤痛,化解别人的困难。当孩子自己身处困境并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和帮助时,更是强化他们的同情心的关键时刻。当然,让孩子做的事情可大可小,关键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和能力发展现状。

同情心要以正义为基础。 亨·乔治说:“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绝不能取代正义。”同情心固然很重要,但一定要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不但要从道理上向他们说明为什么要同情他人,为什么要多奉献一些爱给他人,还要教会孩子识别善恶,坚守公正。

(责 编 若 洋)

猜你喜欢
同情心同情孩子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不该有的同情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Apologizing
同情
50岁女性最有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