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集体舆论的作用

2009-10-14 08:52王晓春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班集体舆论武器

王晓春

前面几篇文章谈到的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等)都属于“显性武器”,班主任可以大大方方地公开使用这些武器。我们今天谈到的一种影响学生的手段——集体舆论——则不同,它们虽然作用并不亚于其他武器,却不宜公开使用,因为它们属于“隐性武器”,最好让它们悄悄起作用。因为,公开使用效果未必好。

先说说关于集体舆论的作用。

某同学屡犯错误,而这个同学又是不受欢迎的,大家对他比较有意见的,而且是老师批评教育不大管事的,这时候,班主任就有可能调动集体舆论批评他。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有批评谴责的,有怒揭老底的,有表示义愤的,有好言相劝的,总之,让这个学生感觉,如果再不改正错误,就可能“没人理你”了。人很少有不怕孤立的,青少年尤其害怕失去朋友,所以班主任这一招儿有时会有奇效。

这显然是在有意识地调动集体舆论影响学生。

如何评价这种做法?

集体舆论作用确实重要,是一种武器,但属于“隐形武器”,最好让它自然发生作用,此种武器班主任不宜当众挥舞,否则有操纵舆论的嫌疑。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舆论之所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因为它的“民间”性质。有些学生并不害怕“官方”的批评,甚至连处分都不在乎,但是他们却害怕同学的私下议论,这才是舆论的威力所在。班主任站出来公然调动舆论批评学生,一下就把舆论的最大优势(民间性)给抹杀了,实际上可能把这个武器毁掉。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起舞,班主任就以为“民心”可用了。殊不知孩子年龄一大,要让集体舆论和班主任保持相当程度的一致,就不容易了,很多班主任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你发动同学批评一个人,大家不表态,或者勉强说两句,不疼不痒;或者课上说了几句,课下偷偷去道歉。反正班主任常常左右不了舆论,于是这个武器就用砸了。所以,聪明的班主任运用舆论武器教育学生,要尽可能做到“间接使用”,“引导”而不“操纵”舆论,至于公开摆阵对学生施加舆论压力,就更要慎重了,没有相当巩固的学生基础,切不可贸然行事。

运用集体舆论教育学生,班主任有一个常用语:“不要给班集体抹黑。”这个口号很有研究价值。拙著《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地质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曾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下面是摘录——

“别给班集体抹黑”是许多教师的口头禅,而且被认为是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想这种说法也还是需要的,但说多了就不好了,应该大大减少。

这种教育是外部控制型的,靠舆论压力“管”学生。时间长了,学生有大量的他律道德的体验,却严重缺乏自律道德的体验,于是他们的道德水平就不能顺利地从他律道德过渡到自律道德。老师和家长其实都知道孩子的这种毛病,总是埋怨孩子“不自觉”“长不大”,但他们不晓得这正是“集体舆论”过于强大的结果之一。教师的本意是通过集体舆论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但做得过了头,就起了相反作用,阻碍了学生道德的发展。

这种教育是消极防守型的,它侧重告诉学生“你不要做什么”或者“别人做什么你也好好做”,如此就可以“不给班集体抹黑”了。它总是要求学生自我约束(这也是很必要的),却很少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所以孩子就总结出了经验,要做好学生,听话就行,少出圈最好,否则“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对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这种教育是非主体性的。它不侧重孩子自身的道德体验,而引导孩子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因为只要和别人保持一致,就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见风使舵、察言观色,道德方面的晚熟与世故方面的早熟相伴而生。这种从众心理、盲从心理非常危险。

这种教育容易流于形式主义。它注重外表的一致而忽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它的逻辑是:只要“协力”,必然“齐心”;只有“齐心”,才能“协力”。其实在多数情况下,“协力”未必“齐心”,“协力”也不见得非“齐心”不可。明明不“齐心”,非要“统一认识”;明明不“协力”,非要装出一副“协力”的样子。这就必然造成学生的虚伪,造成所谓的“两面派”:道德教育却导致了非道德的结果,这大概是主持者所始料不及的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抹黑”论很容易成为压制不同意见的借口。因为教师有很方便的条件,可以把个人的愿望说成是“班集体的利益”,于是学生若有不同的意见,立刻就可以扣上“给集体抹黑”的帽子。要知道,我们的口号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谁不怕背上反对集体的罪名呢?于是校园民主就很难落实了。

我常常怀疑,有些老师的所谓“集体主义”教育,骨子里其实是“小团体主义”教育。我们确实见到不少这样的事情:在学校是卫生标兵,在大街上却乱扔果皮。为什么?因为在大街上没有值周生检查,不会给班集体“抹黑”。如此双重标准说明正确的道德观念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人格,道德走向其反面,成了道德表演。这种所谓的“集体主义”其实包含了最狭隘的、最怯懦的个人打算。“集体主义”的教育却得到了自私自利的结果,这也是主持者所始料不及的吧?

集体舆论不但可以阻止学生做错事,也可以引导学生做好事,大家都说这样好,你可能很自然地就去这样做了。舆论是班风的重要方面,但是如何形成某种舆论是很复杂的事情,绝不是班主任经常赞美什么,学生就赞成什么,班主任经常批评什么,学生就反对什么。我宁可相信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是师生价值观互相碰撞的结果,是班级各个小群体价值观互相整合的结果,同时还有校风和社会风气为其背景。班主任在其中究竟起多大作用,与他的人格、个人魅力和能力有关,不同的班主任差别其实是很大的。很多班主任都抱怨自己的班没有正气。这种情况不能轻易断定是怪学生还是怪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们,引领舆论需要很高的素质,不是每个班主任都能做到的。

有人主张“巧妙地将教师本人对某一学生、某一事件的褒贬转化为集体舆论对之的褒贬”,我对此有些疑虑。这就有“人治”的味道了。实际上这是要求学生用教师个人的道德眼光观察世界,把学生一个个变成教师的化身,像孙悟空揪一撮汗毛变成一帮孙悟空那样。这种复制实在太难了,即使真的能做到,我也认为不妥。我并不能保证自己对班级所有事情的褒贬绝对正确(事实上班主任也经常出错),所以,我不能要求学生和我保持一致。一个班级有多种声音才正常,我只希望多数人的看法比较合理,至于是否和我的想法一致,倒不是最要紧的。比如我不喜欢一个学生,同学们却说他不错,我就不应急忙劝说同学接受我的意见,而应先去听听他们的看法。如果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我就要调整我的看法——我可能有偏见。如果我坚持引导学生和我保持一致,就可能是误导舆论了。放弃舆论引导和误导舆论,都是我们应该反对的。

最后,我们再看一个关于舆论的案例。

我在学生面前哭了

漂流萍

那一天,我在学生面前号啕大哭。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学生上课时将英语老师气走了。英语老师来找我。正赶上又有一个家长来家访,于是最后一堂语文课,我便让学生自习。结果等那位家长走了之后,我到班上,一片喧哗声。

我突然想起来这两个月我在班上所付出的一切:比任何一个班主任都早到,比任何一个班主任都晚走,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可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我开始向学生发火,可是才讲了一句话,我的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于是我干脆一股脑儿将我这个月来所有的付出与得到的不平回报讲给学生听。慢慢的,有学生同我一起哭起来,开始只是女生,后来竟然有男生……而事情的最后,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去吃午饭,直到我吃了为止。

事情并没有这样就结束。中午的自习课,班上有4个最调皮的男生红着眼睛来向我道歉,事后我才知道这不光是他们愿来的,更是全班集体舆论的结果。当时我特别激动,看看红着眼睛的他们,心又软了。

到了下午第一节课,班长又过来了,递给我一张字条:“老师,以后我们再也不让你操心了。”后面是一句大写的英语“US LOVE YOU”(由于他们是初一年级,所以语法有错误)。字条上面,还有全班同学的签名。看到这些,我的泪又下来了。

从那天之后,班上的纪律明显有了好转,每个班委都知道尽自己的全力去管理好整个班级。

于是,我便想:敞开胸怀,让学生也知道老师内心的情感,这种方法是否也可以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当然我不是说一定要去大哭一场,让学生进行情感迁移,体会老师的心情,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时候老师完全不必将自己装得非常神圣,可以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一个人,也是有情感的。兴许这也是一种管理方法。

很不好意思,兴许丢了教师“师道尊严”的脸了。(选自“班主任论坛”)

我不赞成这种办法。因为这样一来班主任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精神乞丐”,也就是在学生面前做可怜状,以博得学生的同情。这办法完全没有专业技术含量,这样做了之后,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并没有任何提高。这种做法,用在小孩子身上或许还有些效果,高年级这么办,恐怕学生会反感。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不必端架子活着,但是也要尽量避免失态。明明这是班主任心理不健康、情绪失控的表现,还要把它说成一种管理方式,愚以为欠妥。同时这也是班主任公然调动学生对老师的“爱”来控制学生,这也属于教育武器使用不当。舆论是不可以这样引导的。

思考与实践:

针对班里发生的一件比较典型的事情搞一次民意测验(可以无记名写小字条),然后进行分类,看看学生的这些反映与班主任的预测是否一致,为什么?并想一想以后怎么办。

(责 编 若 洋)

猜你喜欢
班集体舆论武器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