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象”在国画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2009-10-21 06:37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国画意象教学

钟 涛

摘要:新时期的国画教育研究,是一个发展快、成果多的学科,也是问题多、争论多的学科。尤其是近年来,国画研究受西方文化思潮以及形式观念的影响,对国画本体层面研究比较薄弱,“意象”就是其中一个被长期忽视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意象”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意象”的特点、地位及它对国画创作、审美、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意象;立象尽意;国画;教学

一、“意象”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意象”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审美范畴,它包含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两个层面的含义。所谓“意”是指意图、意向;“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意象在传承与整合中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意象”概念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最早由王充提出,主要在哲学范畴内讨论;魏晋时期刘勰将“意象”概念引入到文艺美学中,是最早关于文艺方面的描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一书中写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p73)它是指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在这里,刘勰指出意象是在心与物互相交融,在物象感知之上而产生的,并肯定了意象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为后来意象在艺术创作上开拓了新的思考方式和领域。

意象引入绘画领域后,为画家在绘画创作上找到了表现自然的办法,从而使画家由以前被动描摹自然转换到主动的去表现自然,画家一跃而成为表现大自然的主体,这其中意象思维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意象”在国画中的特点与地位

意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审美认识的结晶,是他们根据作者本身的学识、世界观创造出来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其特点有二:

(1)追求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与方法。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这一过程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也不注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而是追求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性。因此,在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中国画注重含蓄,强调的是寄寓性、曲折性和抒情性。由于画家对所表现的对象在主观上达到了认识的高度,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而达到一种主体情感的流露从而超越了对象的形貌表层,在艺术传达中便体现出以“意”用笔,笔在运用中便体现出了超然和创新,产生出活泼的意气。这是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一个重要元素,国画正是通过形象的“意似”和“传神”来揭示形象本质特征的。

(2)追求“不似之似”才是艺术的真似

中国传统绘画历来重神韵而轻具象。远在魏晋时期的顾恺之最早便将“传神”做为审美的标准。他提出“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等观点,表明了早期绘画阶段人们对意象美的追求;现代绘画大师白石老人说得好:“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5](p70)。意象正是强调了对物质本体精神的提炼,强调了神似大于表面的形似而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并成为了国画审美的标准之一。表现在国画形象的塑造上,不是直接地在外观上逼真地模拟物象,而是根据记忆、印象,凭借认识、想象来创造形象,强调绘画的主观性,注重精神活动和思想感情,特别是重意轻形,强调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物象来进行绘画。这一点在国画的“写意”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受特定思维的影响水墨所造就的“写意”艺术是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要点是不走极端,既抽象又具象,“似”是像对象,是重客观,“不似”是像主观感受,也更重视主观,既不是一成不变客观再现,也不是想当然的绝对表现,总之是重在经过思考的主观表现。石涛说过“画者从于心者也”。画家虽然要以客观世界为依据,但不是被动地模拟对象,画中的客观对象已经经过了画家心灵的陶融,注入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特定的趣味和情感。

这种“意象”的创作观,是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又指导实践形成了相应的技法。这种技法不以再现自然为目的,又不堕入抽象的玄乎。如前所说,它是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从表面看,它似乎是一种折衷主义的东西。但我认为,这正反映了事物本身的辩证关系。“过犹不及”,任何“过分”(极端)与“不足”同样是不完美的,“不似之似”才是艺术的真似。从这点来看,“意象”符合国画的表现要素,它在国画的表现中占有重要而且关键性的作用。

三、“意象”在国画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画研究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形式观念的影响,对国画本体层面研究比较薄弱,“意象”就是其中一个被忽视而重要的课题。因此,正确理解中国画意象特点不仅可以把握国画造型思维特征,而且有助于国画的教学与创作。作为民族艺术的国画, “意象”思维正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它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教学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那么,在国画教学中,如何才能把“意象”概念贯注到教学创作中提高教学质量呢?

首先,要在思想上理解并重视意象概念。国画创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理论决定了立意在国画中的重要位置。立意是前提,是表现物象的关键性因素。没有经过“立意”的绘画如同没有灵魂的空壳,它是不可能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注意的。我们只有做到“意”成于胸而先于笔,以意使笔,使“写画”不在成为一种随心所遇的机动,而成为表达人文意象的预设手段时,才有可能通过艺术表现来达到自我的精神追求,完成实现自身理想人格的转换。

其次,强调技巧的训练。意象在绘画领域中,其核心在于如何“立象尽意”。因为任何绘画形式都是通过对“象”的刻画为媒介来表现人对于自然事物的认识。所以,如何立象、怎样才能尽意是意象概念在绘画创作中的关键。

毫无疑问,国画的表现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创作中如何能立象尽意,将作者的人生观呈现出来,是必须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来完成的,其技巧的独特表现功效是构成国画图式的重要因素,不经过长期投入的学习是不可能达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重视意象思维,强调用“意象”思维和观察方式去描绘自然,并不是要求作者故意将客观物象任意扭曲、变形,也不是要否认“写实”方式的存在,意象思维是古代先哲们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中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立文明的认识观和方法论,这种“立象尽意”的表现手法,是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人文取向,之所以强调意象的重要性,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意象是主客观的结合体,它即入理含情又寓意抒情,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通过画外联想产生“象外之意”,从而使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摆脱一切具体形象的羁绊,进入完全自由的精神境界。因此,意象是作为最高境界而成为艺术表现的终极目标。我们只有认真领会和理解它真正的涵义才能把握住绘画的真谛,唯与理解和把握好意象概念并落实到日常的训练中才有可能走上国画学习的阳关大道并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②《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M]120页,卢辅圣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③《中国画论类编·东坡论画》[M]48页,余剑华编著,1986年12月第2版《东坡论画》写到“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適吾意”。

④《中国画论类编·梦溪笔谈论画》[M]43页,余剑华编著,1986年12月第2版。

⑤《齐白石谈艺录》[M]70页,王振德、李天庥辑注,河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西方意象诗学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王泽龙2006《文艺研究》第9期65-73。

猜你喜欢
国画意象教学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国画欣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