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2009-10-22 09:12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7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企业

崔 鑫

[摘要]随着国际与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非常普遍。这个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转型的必然反映。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多方努力,另一方面主要依靠民营企业自身“公练内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应对措施发展方式

截至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已达3000多万户(含私企531万户、个体户2700万户),注册资金超过10万亿元,投资总额大约超过20万亿元。此外,还有15万民营科技企业,总资产7万亿元左右。民营经济为中国创造了GDP的65%、出口的75%、就业的75%和税收的50%以上,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近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民营企业。据全国工商联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0年,全部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将可能达到3/4左右。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能源涨价、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政策从紧、土地从严审批。特别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需求减弱,国内消费、出口、投资增速回落、通货膨胀,以及宏观调控的影响,民营企业的资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及成因

直接融资难。在我国,发行公司债券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因此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上的占有率几乎为零。至于发行股票,也需要经过严格的上市评估和信息披露。申请上市的企业必须聘请律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专业的资产评估等工作。且需要自身担负高额的评估成本以及上市后面临的股市风险,因此在上市方面和国有企业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在上海和深圳两所证券交易所内,民营上市公司数量仅仅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20%左右。

间接融资难。长期以来,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大部分企业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是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来,银行对民营企业减少或停止贷款,加上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销售压力加大,应收账款增多,企业资金需求量快速增加,融资环境趋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二是融资成本攀升。2007年以来,央行先后6次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大部分银行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进行上浮,综合融资费率高达12%~16%;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还得支付2%~3%的担保费,使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有的银行在贷款到期后,压缩贷款额度或停止贷款,使企业资金链突然紧张,被迫选择民间融资,而选择民间融资的成本则在30%以上。三是金融机构的不信任。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是在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对自身成本收益、经营风险进行分析权衡的产物。统计显示,公有制中小企业中贷款的企业比例为62%,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中贷款的企业比例为38%。而且,民营企业得到的资金总量占银行贷款总量的比例不足2%。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应对措施

当前民营企业遇到的资金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多方努力,另一方面主要依靠民营企业自身“公练内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即从能源资源消耗型企业向能源资源节约型企业转变;从主要依靠出口和海外市场向主要依靠内需和国内市场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促进企业增长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发展转变;从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促进企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企业发展转变。

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

第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首先要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改变一些人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甚至有所歧视的观念。其次,要理直气壮地发展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扩大民营企业家队伍。宣传他们可贵的创业精神和骄人的业绩,增强他们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再次,营造公正的法制环境。各级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要自觉做到保护国有经济与保护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公正对待,特别是税费合理问题。最后,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一方面是行业引导,另一方面是政府引导。

第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加快企业信用监管系统的建设步伐和对企业资信等级的评定。民营企业缺乏信用与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分不开的,要建立民营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对诚信守法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起“奖惩罚恶”的民营企业诚信保障机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利用统一的信用评价软件,根据平时监管和年检中采集的数据,对企业进行综合量化评价,试行企业经济户口和信用A、B、C三等七级评定,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的监管,在电子查询系统内为企业贴上“信用标签”,并向全社会公开,使守信企业在各方面通行无阻,使失信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寸步难行,实现对企业的长效监管,从而促进企业注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共同积累和培育。加强对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和业务培训,对从业人员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日常工作考核制度,不断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民营企业信用管理队伍的素质。

第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须抓紧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在内的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可通过预算资助和担保业务减免营业税等措施,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投资,为中小企业取得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担保,扩大中小企业担保的受惠面。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和运作方式,积极开拓多元化担保业务,切实解决中小民营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第四,适当放宽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各商业银行要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在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允许其以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等作抵押,降低申贷“门槛”。中小民营企业要诚信守信,依法经营,提高自身信誉。

第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应逐步放宽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此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民营企业,引进外资、省外资金、民间资金。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要把民营企业纳入服务支持的重点范围,适当调整信贷结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出口创汇型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同时,也要促使企业转变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活动,尽力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民营企业自身的应对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活动。如依靠

自身发展进行内源融资,向市场要资金;或向银行间接融资;或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向市场要资金,创造社会财富。就起步阶段的企业而言,要建立开放式的股权结构,利用企业的机制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吸引创业基金、投资基金等风险投资。

第二,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必须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提高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据市场的份额,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局面,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营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部门,创建科学、先进的管理体系,增加科技人员的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

第三,加强品牌建设,为打通市场销路创造内在条件。品牌是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是消费者认识企业与产品的一种依据,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有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手段,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民营企业应该确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要确立依靠科技创新来不断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思路,构建适合企业品牌经营的合理体制。民营企业应该明确品牌形象,培育品牌的忠诚度,努力培养稳定的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就越能经久不衰。

第四,注重集群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为打通市场销路创造外部环境。产业集群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民营企业应依托区域经济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为其内部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交流合作和其他方面带来很大的优势,同时实施区域营销战略。信用是集群内各主体之间加强分工、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增强企业经营的活力。建设完善的产业集群将解决或大大缓解目前困扰民营企业的系列难题,如融资困难、技术进步与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随着国际与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和新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民营企业应该加强开放意识,学会观察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学会利用区域内外的两种资源,学会模仿和创新,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发掘比较优势,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实现民营经济的另一次飞跃。(作者单位: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