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资源 激趣参与 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

2009-10-28 10:15陆永刚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新课程语文

陆永刚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一大亮点。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语文学习进入了一篇新天地,取得了不同于以往课堂学习的良好效果。几年来,我一直把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尝试改进。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我们的课堂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几年来,我一直把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尝试改进,以期不断提高。笔者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总结了几点经验,与同仁一起交流。

一、活动主题的确立——巧用资源,关注成长

虽然每学期语文课本上都安排了2——3次大型综合性学习,但仅仅开展好这些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自主安排一定量的语文活动。该从哪些方面确立怎样的活动主题?我的回答是:要巧用资源,关注成长。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锻炼,培养能力,充实头脑。所以我们在确立活动主题时一定要从关注学生成长出发,绝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另外,还要充分发掘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确立主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开展活动。在我们的语文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以下几方面的课程资源来开展活动:

1.自然资源。寒来暑往,季节轮回,每个季节大自然都以迥然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对象。春天来了,我们开展了“寻觅春天”的活动,同学们走进大自然,用心观察,用心体验,感受春的气息,寻觅春的踪迹,描画春的容颜,歌咏春的活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观察的方法,锻炼了听、说、唱、画、写的能力,还愉悦了身心,学会了关注自然,可谓一举多得。学完一单元的写动物的文章,我们适时进行了“狗的世界”的活动。同学们通过收集与狗有关的资料、调查狗的生存现状、讲述狗的故事、探讨狗的未来、书写对狗的独特感受等活动,加深了对狗、对动物的情感,懂得了关爱动物、关爱他人的意义。

2.节日资源。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它存在的特殊意义,有着它独特的节日文化。在重要节日来临之至适时开展以该节日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不仅能烘托节日气氛,还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清明临近,我们进行了“清明时节”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缅怀先人,祭扫烈士墓,懂得了珍惜。母亲节到了,我们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懂得感恩了,在班级活动中比以前更懂事了。中秋节来了,我们组织了“明月几时有”主题活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歌咏吟唱等方式共度中秋,对我国古典文化的认识更深了,班里还掀起了“古诗热”的高潮。可以说,充分利用节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确立活动主题是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的一个好办法。

3.民俗资源。俗话说“入乡随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利用当地民俗资源确立活动主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语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热爱家乡的感情。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就开展了一次“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惊喜的发现原来我们的家乡还有厚重而博大的历史文化,还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传统。发现的喜悦与“我的家乡真好”的自豪感使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更浓了、立志建设家乡的决心更强了。

二、活动前的心理准备——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目标明确后,我所做的最首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是中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主探索求知。这样的兴趣引导,不但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活动中,我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特点与需要分别采用了设疑探究法、竞赛法、意义推动法、语言激励法、示范法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三、活动开展的原则——分工合作,适当竞争

综合性学习涉及的面比较广,每次活动中都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创造,这些工作在短时间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因此,进行分工协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在分工时原则上遵循学生自愿,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以期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比如在进行“明月几时有”主题活动时,我安排家里能上网的同学负责“月球奥秘知多少”资料收集专题,安排爱好文学的同学负责“说不尽的月球文化”诗词展示专题,安排具有文艺特长的同学负责“月是故乡明”文艺演出专题。由于任务都是自己的专长或最感兴趣的,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活动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然,一味地分工协作也会有弊病。如果活动一直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内成员间会产生“等”、“靠”心理,组与组之间的“一团和气”也会影响他们“要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劲头。所以,我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了竞争机制。我经常将全班同学分成南北两大组,布置同样的活动任务,由他们在组内自己进行专项分工。活动展示时以南北对抗的形式进行。我还在每次活动中都安排评选“最佳”——“最佳小组”、“最佳同学”,亲手为他们戴上自己制作的小红花。这样,活动的“赛”味浓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高了,集体荣誉感也更强了。

四、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参与活动,因势利导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许多人都会异口同声:活动的指导者呗!可我要说:“教师首先应该是活动的参与者,然后才是指导者。”“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教师只有亲身参与活动,才能真正了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需要教师哪方面的指导。如此才能确保教师的指导确实有效。同时,教师的参与会使学生产生 “老师也加入了,我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得更好”的进取心。另外,“共同探究、共同战斗”的情谊也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每次综合性学习都少不了我的参与,学生们也早已把我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我还努力做好活动的指导工作。指导的原则是依据实际需要,活动中确实需要时才去指导,绝不包办代替,“牵线掣肘”,努力避免这也不放心那也想管。当然,“大撒手”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张弛有度,有理有节”是我一直遵循的一项原则。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新课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