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

2009-10-28 10:15黄占文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黄占文

摘要: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迅速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一物理教学;教学方法

高一的学生总是反映:物理比初中难学得多。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迅速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意志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分析如下: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别显著,使学生形成较大心理压力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一个明显的差别是,研究方法不同。如力(等效性)→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运算的法则。运动学从运动效果的等效性→位移(变化)→速度(变化)→加速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不同。另一方面初中物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知识内容直观,而高中物理比较抽象,思维方式也不同。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如运动学中初中只讲“匀速直线运动”,而高中还讲“变速运动”,特别是一些追及与相遇问题。

二、高中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完成思维能力的一大飞跃

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事实上,学生学会物理,到自己会用物理差距还非常大。根据我多年的调查分析,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近几年高考内容的改革,也体现了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初中研究物理问题比较具体形象,而进入高中后,要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例如:高一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以及后面的“质点”、“弹簧振子”、 “理想气体”、“点电荷”等物理模型的教学。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都需要学生从大量的物理实验现象中,忽略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普遍的共性特征,再经过科学的想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再如“电场”、“磁场”等场物质的教学。更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所有这些高层次的思维要求,对于刚入高一的学生来说确实难于适应,再加上这些规律和物理模型很少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亲眼见到,所以即使当时理解了,之后容易忘记。

三、高中物理要求在能力上有一个大的飞跃

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应培养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初中教材选取的内容浅显而直观,甚至有的物理量的定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不是十分严谨。如在运动学中不提位移只讲路程,为了避免矢量的方向性,又把速率的定义作为速度的定义教给学生。虽然这在适应初中学生的年龄特性上是必要的选择,但由于先入为主形成了思维定势,为高中运动学中位移、速度等矢量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形成了障碍,不利于学生知识向准确方向迁移。如速度的方向变了也就是速度变了等观点的提出,使习惯于只考虑速度大小的学生很难克服原来的思维定势而接受和掌握。还有初中对变速直线运动只要求大概的了解,计算处理也只用粗略的平均速度。而高中对变速直线运动的要求提高了很多,如速度就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两种,还在瞬时速度的基础上建立加速度概念。位移、速度尚比较直观,学生还容易理解和接受,加速度就很抽象,缺少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学生就不容易建立准确而完整的加速度概念,从而形成学习变速直线运动的“高台阶”。

四、性别心理障碍

在跨越初高中之间的“高台阶”的过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人们经常说:理科是女生的弱项。这种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放胆去学习物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例如前几年各省高考实行“3+X”,其中“X”科选读物理的女生较少,在理科重点班的女生则更少。女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学习的劲头也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题时,也不如男生灵活。在大部分人认为女生学习物理比男生困难的情况下,女生的心理压力确实很大。

对于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时,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尽快适应过渡期,愉快投入到高中知识的汲取中。

首先,要明确初高中的衔接知识点。高一的物理教师首先要熟悉初、高中教材,明确衔接部分。教师应该把握好高中在哪些方面更深更广了,哪些方面提法更严密了,从而适时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这样就有意识地减缓了初高中知识内容衔接的坡度。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兴趣和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再次,要降低过渡台阶的陡度,实现平稳过渡。学生习惯于初中物理学习中套公式解题的习惯,而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很不适应,这就要求把握好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转换。例如:第一章静力学的学习,学生总习惯找公式→没有公式可找→(转化)找规律→列方程。力的合成与分解先从学生学习习惯找规律。从两个力作用于一条直线上时→同一个等效力取代两个力(原则)→效果相同(引出)→合力与分力,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关系、大小和方向。从两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方向不同时(等效方法)→找合力,找出它们的关系(大小和方向)。从认识过程上让学生由简单→复杂→得出一般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最后总结出矢量合成规律。

分析物理问题和求解物理问题时,就从一般现象找应用规律的条件(如:追及的临界条件)→应用规律→求解过程。例如: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时,先由受力分析找受力情况→应用定则→求合力→应用公式(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我们要给女生充分的鼓励,树立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