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方法微探

2009-10-28 10:15魏世伟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

魏世伟

摘要:学生写作文时总觉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以致课堂作文教学没有起色。如何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 营造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走进生活,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互评互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关键词:创作热情;写作兴趣;重视实践

多年来,作文教学在“功利”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凑、二抄、三套”的模式,以至于课堂作文教学很多时候是死不死,活不活,毫无生气,而考试中的作文命题却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接近学生的写作心理,越来越向素质教育的大背景靠拢,怎样给学生营造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有话要说”的冲动驱使下,情不自禁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几点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从调查中了解到,80%—90%的学生对作文感到困难,有的甚至害怕,原因之一是认为“没有东西可写”,感觉到写作文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上着重于点燃学生写作文的激情,围绕身边熟悉的事或者社会焦点问题引发大家的论辩话题,你一言我一语,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看法写出文章。这样,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把写作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气氛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消息传到校园的时候,同学们议论纷纷,兴趣极高,于是我在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并要求把自己的看法及时写出来,结果大部分学生写得相当好。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只有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一个对人对事对景物无动于衷,漫不经心的人或不热爱生活的人,不可能有真情感受。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并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努力做到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及时引进社会生活内容,丰富作文题材。

三、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叶老这句哲语,生动地阐述了生活与文章的关系。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高妙的作文之道往往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悟”出来的。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必须构建大作文教学观,教师要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写作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积极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四、“多读多写”在当今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多读多写”,实在是学好语文的经验总结,是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法宝。由于语文教学走了很多弯路,以致出现了作为炎黄子孙连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的怪现象,这实在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一至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必须达四百万字。”没有大量的阅读,是很难写出好文章来的。为体现新课标精神,我鼓励学生多读书看报,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指导学生建立写作资料库——做文献卡、资料卡、剪报簿等,定期举行课外阅读汇报会、讨论会,开辟班级习作园地或专栏等,交流阅读和写作的心得与成果,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的同时,我还重视背诵,除了课本中的佳词名段,还鼓励学生多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渐渐挥洒自如,妙笔生花。

我还坚持在每堂讲课前进行“5分钟阅读”,每次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朗读一篇选好的精美的佳作,并作扼要评说。高中学生青春似火,神采飞扬,正值读诗写诗的年龄。让学生朗读大量优美的诗篇,读臧克家、艾青、流沙河,读舒婷、汪国真,让少男少女得到生命激情的张扬,既熏陶了情感,又学习了诗的语言。然后我们引导学生读散文,读微型小说,用这些文学作品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充分发展学生原本就具有的形象思维能力。

假期中,我还给学生开列书目,让学生读名篇名著,接触一些长篇,如读《三国》《水浒》《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岩》等。为了开展第二课堂,我们根据多年订阅报刊杂志的经验,选择了一些优质报刊作为学生必备的课外读物。我们还举行诗歌、小说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学生互评互改,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互评互改,或分小组批阅,或同桌之间互评,形式灵活多样。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读、写批语的过程,也是他们作文不断提高的过程。当然在批改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探索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