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09-10-28 10:15赵剑敏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诵读创新

赵剑敏

摘要:融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诵读;赏识激励;创新

赞科夫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融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作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诚然,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名垂史册。事实证明,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不就逐步提高了吗?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正如特级教师袁镕说,课堂上尽量少说“老师跟你们一起干什么”,多说“让我们一起干什么”,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思维、个性等交流互动时教师就是学生的伙伴。所以,创设能将教师、学生都融入其中的情境便显得很重要。在情境中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多角度地体验文本。比如,一位教师在上《揠苗助长》一课时,在对全文进行了充分的感知并理解寓意后,师生合作表演故事。老师扮演种田人:“禾苗都枯死了,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不明白:禾苗明明长高了一大截,怎么会枯死呢?”学生纷纷回答:“你不应该强迫禾苗快速成长!”“你没有尊重禾苗的生长规律!”“你太心急了!”老师又说:“那你们说,我想要禾苗快些长,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应该勤快些,多给禾苗捉虫、施肥、除草、浇水才对。”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将“导情”过渡到“融情”,学生自然地把老师当成种田人,老师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

课堂教学采用赏识激励法。赏识激励教学能够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能使有差异的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共同茁壮成长。掌握赏识激励策略的前提是感受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感受学生,就应该了解学生、熟知学生。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学生希望做什么、爱好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内在需求,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感受学生,就应该来个换位思考,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而是站在学生、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指导学生。

努力寻找学生的可赏识、可激励之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进行赏识激励,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驱力。在平凡、平庸之中捕捉闪光点,极度夸奖,把常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在进步提高之中评价、赏析成功因素,强化欲望,激励内力,扬长补短。特级教师魏书生这样赏识那些成绩差的“差等生”:尽管他们上课听不懂,跟不上,却仍然能够陪着其他学生听讲,不敢造次,容易吗?尽管老师不高兴时时常拿他们当出气筒,可他们每每见到老师,总是笑脸相迎,礼貌问候,“老师您好!”这是何等的胸怀!毕业后见到老师往往比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还亲热,问寒问暖,还慷慨地说:“老师,我现在赚钱了,你用时尽管来拿!”那一脸的真诚常常使老师内疚不已。魏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从是非惯性思维的角度去看问题,所以他的学生犯了错误从不批评指责,犯错轻一点,让他当众唱一支歌;重一点的写一篇文章,描述当时的心情、过程,进行自我反思。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首先,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心在课堂上发表。其次,教师要善于用情感感染学生,小学生孩子气足,很容易感情用事,往往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你教的学科。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他们一视同仁,热情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再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用成功的欢乐鼓舞学生。人的某种爱好追求,最初往往是由于偶然成功欢乐所激发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哪怕是学生十分微小的成功,老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创新教学手段。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手段单一,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制约着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农村中小学,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自从去年我校装配了远程教育站后,我就一直思考着如何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语文教学,主动尝试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诵读创新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