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2009-10-30 04:16李海江刘项南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题型后进生水平

李海江 刘项南

“数学后进生”在平时的数学测验以及学校统一的数学考试中,成绩总在及格的边缘徘徊,总也达不到优秀,稍微放松努力,很容易就掉到数学成绩不及格的行列中。因此,重视学生“成绩差”的原因,研究怎样帮助他们越过障碍取得良好的成绩,对于提高班级整体数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绩差的主要障碍

1. 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初中后,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为: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导致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淡薄。他们大多都是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而学习,感觉不到数学学习对自身有什么直接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在:他们只学习教师要求学习的内容。由于受自己数学水平所限制,对数学知识以及对数学知识认识过程的认知不全面,还容易形成不利于数学水平有效提高的数学学习思想。

2. 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数学知识漏洞越积越多,数学学习变得越学越难。

3. 懒记忆,不动脑

懒记忆、不背诵是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真实水平的致命弱点。知道这个题目怎么做,但没练习,导致考试时不能完整地解出题目,甚至想不起来该怎样解,或是由于对概念、定义记不清,而使解答似是而非。

二、解决“数学后进生”的对策

1. 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要告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重要的是要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如果无视这一点,不管怎么学实力都不会有多少长进;然后再指导学生在跟进度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基础薄弱点找出来进行查缺补漏,夯实基础。

2. 归纳整理,分类记忆

数学这门课程需要背诵的东西比较多。我们中国的数学教学被称为“解题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就是要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解题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记忆和背诵是最基础的需要。如果把解题比作“做饭”,那么数学基本概念、重要公式、基本题型就是“米”。没有“米”,再怎么聪明的人都做不出“饭”来。具体的做法是按单元,把每个单元的基本概念、重要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且利用好数学辅导书里每个单元的知识网络图;把需要记忆的重要内容,比如公式、例题、典型的习题通过分类、整理分别放在相应的知识点下面,然后通过练习,把每个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应用举例,归纳思维方法,再把针对概念的基本题型做到熟练,把解题过程正确、完整地写出来为止。这样,考试中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能快速有效的提取出来并加以利用。

3. 系统学习,掌握技巧

最让数学后进生想放弃学习数学的原因是:虽然很努力,成绩却依然不如意。所以必须注意运用以下几个小技巧:(1)抓住重点内容,快速学习一遍。在学习时一定要从简单的开始,跳过难题,抓住主要内容有计划、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学习,并把这些需要学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加以系统化。(2)善于总结,回顾解题过程。总结最直接的功能是将解法简化。只有通过总结,才能除去那些不必要的步骤,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使思路明晰起来。其次,总结也是掌握解题规律、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为了做好总结,解题后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解题的难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解题时使用了哪些基本方法?运用了哪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不同解法的优劣如何?题目是否可以进行变式推广,原解法对变式题的适用性如何等等”。长期坚持总结,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解题知识网,从而提高解题能力。(3)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成果。对于简单的计算,尽量用心算、口算。把数学符号、数字认真地写清楚,写准确;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才能在考试中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题型后进生水平
张水平作品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