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课堂板书

2009-10-30 04:16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五彩池教者投影

王 革

板书——做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呈现形式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我们应当全面地分析变化的利弊,以利于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课堂教学健康发展。

一、利用投影取代教师的板书

信息技术传递信息高速快捷,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广为利用,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也出现了利用投影替代了教师板书的现象。怎样对待这一现象,众说纷纭,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我们认为,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学习内容来区别对待。

其一,为继续教育或者是科普宣传所进行的学术报告,参加学习者是成年人或者是接受能力较强者,可以制作演示文稿,用投影代替板书,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可以用鲜明的色彩、清晰的字迹来烘托教学内容,扩大教学效果,便于听课者学习和记录。

其二,大学公共课的授课,往往一个年级集中在大教室集中授课,采用投影大屏幕展示板书内容,不但可以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还可以使坐在后排的学生也能看得清楚,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效果。

其三,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投影取代板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认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还是直接写板书为宜。特别是小学教学板书十分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紧随教师板书的节奏、讲述的语气、声调来深入思考,增强记忆。要根据生字的书写,来学习汉字的笔顺。教师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小学生的摹仿能力很强,一个班级学生写的字好坏,直接受到班主任的影响,老师板书毛草,学生写得就会更加龙飞凤舞,老师写得规范,学生写得则结构合理,横平竖直。

二、教师的板书取代学生的意义建构

观摩一位教师讲授小学语文《五彩池》,不禁对信息技术环境中板书的设计和利用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上课伊始,教者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五彩池的水、形以及周边自然风光的电视画面,感染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与渴求,接着教者要求小组协作学习,讨论五彩池水的颜色、池的形状以及周边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并用一个词予以概括。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了“水、形、景”三个字的板书。

一个小组同学们说:“五彩池的水‘五光十色、‘姹紫嫣红、‘色彩斑斓,五彩池的的形状‘千奇百怪、‘包罗万象、‘形状各异,五彩池周边的风景‘风光秀丽、‘美不胜收”等等。以他们的理解,用他们的语言概括了五彩池的水、形、景。这是他们对课文的研究和讨论得出的意义建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他们认知水平的反映。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主动建构,“关注个体差异”,要珍视学生独有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听取他们的发言,采纳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在学生利用信息资源,主动探究的情况下,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完成板书的设计。也就是说,板书要概括学习的进程,不断采纳学生意义建构的精彩部分,形成较完善的板书。《五彩池》一课教师完全可以让各小组把他们研究的结果用一个词概括并写在黑板“水、形、景”的后面,然后全班交流、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最准确的词汇,共同完成板书。

然而,《五彩池》一课的教者,备课时,板书已经设计好了。所以为展示她的板书而问学生:同学们,五彩池的水美不美啊?同学们齐声回答:美!。只见教者面带笑容,敏捷地从教案夹中抽出了写好的红色梅花形字卡“美”贴到黑板“水”字的后边。然后又问:五彩池的形状奇不奇啊:“奇”。教者又贴字卡“奇”。如法炮制,又贴字卡“妙”。老师的板书终于出笼了。她感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板书所反映的是老师对五彩池的意义建构,决不是学生们的理解。那么,怎么能把老师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呢?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画面,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成果又怎么能被老师的强行灌输所取代呢?“美、奇、妙”当然很概括,但在学生丰富的、有生命力的、鲜活的词汇面前又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老师强行贯彻自己的板书,其实质是没有彻底转变观念,摆正位置,转变角色。没有把自己当做课堂学习的一员,不是师生互动,参与问题的讨论,仍然把自己当成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灌输者,难道这样的课堂是民主平等的吗?没有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没有体现个体的差异,学生概括了他们对五彩池的认识,建构了对五彩池的水、形、景的意义,但却没有得到老师的承认、肯定或鼓励。那么,以后的讨论还有兴趣参加吗?还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吗?不同的意义建构是每个人把外部信息与头脑中的知识不断同化与顺应的结果,是一种创造活动。创造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我们鼓励这种创造才能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出来,尽情的释放出来。

猜你喜欢
五彩池教者投影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有关向量上的投影的概念解读
投影向量问题
游九寨沟
找投影
静谧的五彩池
《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题
黄龙·五彩池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九寨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