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与兰州决战

2009-10-30 07:46
湘潮 2009年9期
关键词:野战军彭德怀我军

范 凡

在解放战争中,大西北举行了一场震动全国的战略大决战,这就是1949年8月12日至26日进行的兰州战役。担任这次战役总指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这次战役的胜利结束,基本上消灭了从来没有受到过严重打击、在国民党军中战斗力很强的马步芳军事集团的主力部队,为大西北彻底解放,甚至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毛泽东预见的那样,歼灭两马(马步芳、马鸿逵)主力,西北战局即可基本解决。

兰州决战充分展示了彭德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太原“领兵”,“分割二马”,“钳胡”打马,坚定执行毛泽东兰州战役部署,奠定决战兰州的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西北的全部解放,毛泽东针对西北敌军的特点,制订了正确的作战方针、策略和计划,而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彭德怀去执行、实施的。

对于兰州战役,中央军委与毛泽东从全国与西北战局出发,首先制订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略方针。随着西北解放战争的推进,而后又制订了兰州战役的“分割二马”和“钳胡打马”的战略战役方针。

“钳马打胡,先胡后马”,是指第一野战军先牵制住马步芳与马鸿逵军事集团,而集中力量消灭盘踞在陕西的胡宗南军事集团;“分割二马”,是指分割马步芳与马鸿逵两个军事集团;“钳胡打马”,是指钳制胡宗南残余而集中力量歼灭马步芳与马鸿逵军事集团。

为了解决西北解放和兰州战役兵力不足的问题,毛泽东特意安排彭德怀接替病中的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要他熟悉准备调往西北的华北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参战部队。正如1949年3月彭德怀在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奉命到太原前线召开的兵团干部会议上所说:“我这次来太原前线办两件事:一是总攻太原。太原敌人城防坚固,我参加此役,主要是学习攻坚战的经验。二是来带兵的。打下太原以后,十八兵团和十九兵团将调西北战场参加对胡、马匪军的决战,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全部解放大西北。”

4月28日,即太原解放后的第四天,毛泽东把彭德怀从太原前线召至北平,专门研究了解决西北问题和解放兰州的方针。他还指示彭德怀一方面争取用北平和平方式解决西北和兰州问题,一方面强调必须有在军事上实行战略决战消灭胡、马主力的充分准备。

华北野战军部队入陕后,敌我兵力悬殊的状况彻底改变。我军在西北的兵力由5个军猛增到13个军。彭德怀巧妙运筹,指挥这些部队,成功地在陕西宝鸡地区举行了扶眉战役,歼灭了装备精良的蒋介石嫡系主力部队胡宗南的4个军共33000余人。毛泽东致电嘉勉彭德怀:“打胡胜利极大,甚慰。不顾天热,乘胜举行打马战役是很好的。”

7月19日,彭德怀在陕西宝鸡县虢镇文广村召开第一野战军军以上干部扶眉战役总结大会上,适时地提出了由“钳马打胡”变为“钳胡打马”,发出向甘肃、向兰州进军的命令。为此,彭德怀重新调整了兰州战役作战部署:十八兵团六十二军附第一兵团第七军在西安、天水一线钳制胡宗南残部,并准备追歼南逃之敌。十九兵团(欠六十四军)为右路,由西兰公路直驱兰州;第二兵团为中路,经陇县、通渭西进,与十九兵团合歼兰州守敌;一军、二军攻占天水后,迅速抢渡洮河、黄河直捣青海。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为左路,取道陇西、临洮、临夏,向马步芳老巢西宁攻进,切断兰州守敌退路;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在海原、固原地区钳制宁夏马鸿逵匪军。

这时,毛泽东来电告诫彭德怀:“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要准备付出较大的代价,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彭德怀分析战局后认为,此时如果先解决宁夏马鸿逵集团,会造成我军进军作战的严重困难,先消灭青海马步芳集团主力则是解决西北国民党军、解放大西北的关键,所以必须着手实施兰州战役计划。野战军千里追击,边战边进,直指兰州。

彭德怀在挥师西进途中,按照原定部署,十九兵团于8月1日在固原任山河歼灭宁夏马鸿逵部5000余人,并留下该兵团的第六十四军在这一带担任兰州战役时的牵制、拦截“宁马”援兰敌军,这样就彻底达到了“分割二马”的目的。

此时,尽管国民党与马步芳感到解放军已经构成对他们生死存亡的巨大威胁,但仍然抱有最后的幻想。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电召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到广州,举行了所谓的“西北联防会议”,商量决战兰州之策。 随后,马步芳又到台湾受到蒋介石的接见。8月19日,马步芳飞回兰州,提出“拼命保命,确保西北,破产保产,挽救危机”的“三保”方针。马步芳认为:“保住西北大局唯在于同共军决战一场,而兰州有南山屏障,黄河天险,是决战的好地方。”并大言不惭地说:“我不仅要保住兰州,而且要直下西安。”他多次发誓:“中央把西北交给了我,我要负责到底。我要亲自督师南山,抬棺而战。”

彭德怀在分析了马步芳的狂妄意图后坚定地说:“这个马步芳真是夜郎自大,他想在兰州消灭我们,好吧,咱们走着瞧,看谁把谁消灭在兰州!”

早在7月9日,毛泽东就电告彭德怀,对青海、宁夏“二马”,应区别对待,首先打击马步芳。“青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军事上也比“宁马”强大,歼灭了“青马”,即可基本解决西北问题。彭德怀根据这一指示精神,确定兰州战役的作战方针是:力争同马步芳决战于兰州,严防逃回青海,以免为今后作战带来困难,延缓西北解放。

8月4日,彭德怀下达了以歼灭“青马”为主要目标的进军兰州的作战命令:王震一兵团附十八兵团之六十二军共3个军经陇西、临洮、临夏,直捣马步芳老巢西宁;周士第十八兵团(欠六十二军)附一兵团之第七军共3个军陈兵西安、宝鸡、天水一线,遏制与进击胡宗南部,执行“钳胡”任务;十九兵团之六十四军置守固原,进占永靖,控制黄河两岸,严防马鸿逵驰援;其余部队全部用于兰州战场决战。

到8月20日止,第一野战军部队全部到达指定位置。第二兵团、十九兵团共5个军千里追击也抵达兰州城郊,很快形成了对兰州守敌东、南、西三面的扇形包围的态势。

20日下午,彭德怀带领部分指挥员到二兵团六军军部驻地九条路口的郜家泉看望指战员。军长罗元发简单汇报情况后,引彭德怀来到担任主攻任务的五十团。一到五十团,彭德怀就钻进战士临时搭建的草棚,用手摸摸铺草,向战士亲切地问寒问暖。在七连,他向围过来的战士们问:“对打下兰州,你们有信心没有?”指导员曹德荣坚决地回答:“我们一定能够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彭德怀又问:“为什么?”战士们纷纷回答:有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指导,有彭总的直接指挥,有人民群众的支援,有友邻部队的密切配合,我们信心百倍!彭德怀笑了笑说:“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大力支援,其次是你们的英勇善战。” 彭德怀最后明确指示:“同志们要知道,这次蒋介石的胃口可大呢,他不但妄图歼灭我一野于兰州城外,而且还要活捉我彭德怀呢!”他笑了一下,又严肃地说:“这次战役打的结果怎么样,就看你们大家了。若你们首先攻占此山,这就好比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一样置敌于死地。营盘岭工事坚固,守敌又是马军主力,敌人反动、残忍、顽固,所以,千万不能轻敌,要像打日本鬼子那样对待马军。”分别的时候,彭德怀握着罗元发的手说:“你们要注意不可轻敌急躁。还有两天时间,抓紧准备。”

首攻失利,彭德怀主动承担责任,并导将士总结经验教训,求得兰州战役彻底胜利

在部队快接近兰州时,野战军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报:一种是敌人九十一军和一二0军已从兰州北撤,拟随国民党甘肃省政府退至酒泉,大批物资正由兰州运往西宁,兰州之敌正准备炸工厂,拆除电线,破坏黄河铁桥;一种是蒋介石集团每日有数架飞机运送弹药到兰州,“青马”正抢运粮食和磨盘进城,其八十二军主力在兰州加修工事,“宁马”准备6个师出击,驰援兰州之敌。

彭德怀分析认为,敌人在兰州的处境已不同于平凉,他们决战兰州的计划不会不决而撤,我军必须尽一切努力迫使敌人决战于兰州,同时应当把情况估计得更严重些,把困难考虑得更多些,从各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

我军一包围兰州,彭德怀即于8月21日打电报给一兵团司令员王震:“青马”匪军现决心固守兰州,我左兵团进占临夏后,可能动摇其固守决心,但也可能促其不顾一切决心死守,甚至放弃西宁,撤守大通河西岸及享堂、新城、湟水北岸,保障向河西的退路。在我军攻兰州六七天不得手时,“宁马”主力就可能乘机增援兰州。青海、宁夏“二马”有汽车2000辆以上,要充分估计到“宁马”主力车运兰州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兵团即可迂回兰州北部,我军将集中三个兵团于兰州会战。

鉴于我军对兰州敌军只是三面包围,北面退路黄河铁桥仍然在敌人控制之下,不能排除敌人在我大军压境下突然逃跑的可能性。第一野战军参战部队全部到达兰州外围后,为了防止“青马”西逃,按照8月19日准备提前发起兰州战役的计划,彭德怀下令部队于21日拂晓投入攻击战斗。

这次首攻敌人守军的第一野战军部队有第六十三、六十五军、六军、四军共9个团的兵力,攻击方向分别为被称为“兰州锁钥”的马家山、营盘岭和沈家岭三大主要阵地。但是,经过两天的顽强激烈的战斗,没有攻下一个阵地,我军却遭受了重大伤亡,其中仅六十五军就伤亡近800人。

兰州战役首攻失利后,8月21日21时,彭德怀、张宗逊向中央军委报告说:“本日试攻兰州外围,十九兵团5个团,二兵团约4个团,结果未攻下一个阵地,守敌尚顽强,工事很坚固。”与此同时,彭德怀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停止攻击,要求所有指战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防御特点,侦察敌情与地形情况,重新调整我军战斗部署与火力配备,有针对性地改变战术原则。

同日,彭德怀以第一野战军司令部的名义发出《关于进攻兰州的战术指示》,强调指出:“‘青马匪军为今日敌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在全国也是有数的顽敌,我们对他须有足够的估计,并作充分的精神准备,力戒轻敌骄傲性急。”

8月22日,彭德怀专门召集攻城部队师以上干部开会,进一步强调在胜利形势下,任何松劲和轻敌思想都是要不得的。当天晚上,他又要求各部队组织各种座谈会,仔细研究如何打击敌人的反突击和突破外壕等办法。

为了保证兰州战役通信工作万无一失,同日,彭德怀专门将野战军司令部通信科长刘克东单独叫去,反复叮嘱说:“兰州这一仗是个硬仗,是咱们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的第一个大的攻坚战,通信工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你要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保证野司和各兵团之间的联络,特别是和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三个主攻方向的通信一定不能中断;第二,要防止敌人窃听我们的电话,同时尽量组织人力破坏敌人的通信设施;第三,部队进城后,要利用敌人的通信线路和民用线路为我们服务,待兰州一解放,我们和各处的通信就能迅速恢复起来。”刘克东连夜将这一指示传达到各个部队,予以具体落实。

在六军召开作战会议总结进攻受挫的原因时,彭德怀给六军军长罗元发打来电话,进行安慰,并作了自我检查。他说:“四军攻狗娃山,六十五军攻马家山也未得手。看来野司发起总攻的时间是仓促了些,使你们的准备工作受到一些限制。”接着,彭德怀在电话中简略地讲了当前西北的战局:退守川陕边界的胡宗南最近给兰州守敌指挥官马继援发来一个电报,为马家父子打气,要他们坚守兰州。胡宗南准备趁我主力攻击兰州后方兵力单薄的机会,与宁夏的马鸿逵、马步青相配合,袭击宝鸡和天水,威胁我军后背,得手后,再由东向西,与坚守兰州的马家军里应外合消灭我军于兰州城下。根据最近情报来看,胡宗南已经带领残兵败将从秦岭方向向我宝鸡、天水、西和以及礼县等地进犯,遭到我十八兵团六十一军和七军的坚决打击。彭德怀要求六军好好休息,准备3天,争取一举拿下营盘岭。

22日,一兵团攻占临夏后,彭德怀估计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提出了野战军应变的对策:

1、兰州守敌担心我军向其老巢西宁挺进,可能拨兵驰援,以增强西宁的防御能力,但其战略重点不会改变,兰州仍将是他们唯一的守备重点。这样,有利于我军攻占兰州。得手后,再抽部分兵力协同一兵团攻占西宁。

2、敌人放弃西宁固守兰州,但这种可能性极小。或者以新骑六军和1个师的部队防守西宁,这种情况可能性极大,如果出现这一情况,一兵团暂不攻取西宁,以免兵力分散,造成被动。

3、如果马步芳放弃兰州而退守西宁,二兵团即跟踪追击,一兵团可不失时机地截击敌人,在享堂东西百里的地区将敌主力歼灭,然后进取西宁。

4、如果我军进攻未果,而增援的“宁马”主力到达兰州城下,我军则不急于攻占兰州,西出攻占西宁,并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发动群众,筹集粮食,准备弹药,适时休整,并对敌开展政治攻势,积极创造条件,然后再打兰州。

为此,彭德怀决定调陕西“三边”地方军5个团加强六十四军,要求他们全力阻击“宁马”,使其不能驰援兰州。

8月23日,中央军委、毛泽东来电指示:“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军。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3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通新疆的道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攻击前似须有一周或更多时间使部队恢复体力,详细侦察敌情、地形和鼓舞士气,作充分战斗准备”;“并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二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随后,彭德怀来到了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前沿阵地视察,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同他们一起研究了下一步作战任务。他说:“兰州战役关系到解放大西北的全局,一定要把它打开。”“十九兵团六十三军的担子很重,一定要拿下窦家山。”并点名让该军第一八九师第五六六团担任主攻。

战役决战胜利后,彭德怀挥师北攻西进,一鼓作气,彻底解放大西北

8月24日21时,彭德怀发电向毛泽东报告:决以3个兵团打兰州,王震兵团从兰州上游迂回兰北。“宁马”出动3个军经黄河左岸增援兰州的可能性很大。如“二马”集结兰州,加上周嘉彬、黄祖勋两部,共有13万兵力据守坚城,我军即使集中3个兵团短期内亦不易攻占,同时粮食很困难,运输线长,运输工具少,弹药都不能得到充分接济,运粮更不可能。故决定乘马鸿逵未到前围攻兰州,求得先解决“青马”主力。现二兵团和十九兵团攻城准备工作已妥,体力尚未恢复,粮食不足,油菜更难解决,“青马”不断反袭,故很难得到休息。以现在准备工作看,攻城已有七八成把握,故决定在25日晨开始攻击。如果未解决“青马”,而“宁马”援军迫近时,即以4个军围困兰州,集结5个军打“宁马”。

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皱起了眉头。他对周恩来和朱德等人说:“彭德怀是不是过于急切,过于自信呢?投入的兵力也不足,25日就发起总攻,时间上是不是也仓促了些?”周恩来说:“是有这个问题。兰州现有守军5个军,而我军共有5个军去打,兵力太接近嘛!”

毛泽东又点上一支烟,猛吸几口:“我看可以给彭德怀同志发个电,指出这一点,有必要将王震兵团投入兰州方向的作战。”

朱德却一直未表态,憨厚、诚实的他许久才说:“彭德怀同志我们还是了解的,他既然下了决心,说明他有这个把握,没把握的仗,他不会去打,应该相信他!”

周恩来犹豫一阵,开口道:“朱老总同意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我看既然有七八成把握,25日总攻未尝不可。”

轮到毛泽东表态了,他踱了一会儿步,扔掉烟头,郑重地说:“好,既然你们都同意,我也赞成,就按彭德怀同志的意见办!”经过一番讨论,彭德怀的方案就这么通过了。

经过两天的充分准备,彭德怀按照预定方案发起兰州战役的总攻。8月25日凌晨6时30分,几百门大炮齐鸣震天动地。各兵团部队在自己预定的战场发起对守敌的攻击。彭德怀站在战斗前沿指挥,战斗异常惨烈。

25日,六十三军一八九师血战窦家山,11时零5分尖刀连第五六六团第三连猛打猛冲,接连攻下3个碉堡,打开了部队进攻的突破口,该团第一营随即突入敌人阵地,将红旗插上窦家山。这一战斗过程被在前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他立即在电话中鼓励说:“你们打得很好,步炮协同好。”

沈家岭是敌人防守兰州的三大阵地之一,被称为“兰州锁钥”。担任攻击沈家岭的四军在刚到任的军长张达志的指挥下,打得非常顽强惨烈。担任主攻任务的十一师三十一团在反复打退敌人反扑中,全团只剩下100多人。张达志沉着指挥,适时调动其他部队增援,经过13个小时的激战,将马步芳守军一九o师及其援军9000多人击溃,共毙伤3800多人,终于将这个“锁钥”砸开,奠定了兰州战役彻底胜利的基础。事后,彭德怀在接见张达志时,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一来四军就打胜仗,好啊!我彭德怀向你祝贺!”

第二兵团第三军第七师攻下七里河后,沿黄河南岸东进准备夺取黄河铁桥,从26日凌晨1时开始,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战消灭了守桥敌人,阻止了城中溃撤逃跑的残兵败将,为战役的胜利起了关键重要的作用。

同日24时,彭德怀在向毛泽东发去电称:“本月25日恶战一天,四、六两军夺敌两个阵地,俘敌百余,毙伤敌近3000人;六十五军、六十三军,夺敌一个阵地,俘敌一个,毙伤敌约6000人,我伤亡相等,敌人很顽强。”

26日下午4时,三军七师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烈巷战,占领了兰州城内重要据点,彭德怀非常高兴,在电话中指示他们:好好组织兵力,扩大战果,彻底消灭东教场的敌人。

同日,毛泽东电复彭德怀:六十二军暂留临夏,必要时亦宜令其移兰州参战。务请注意筹足至少一个月的粮食、弹药,并提醒彭德怀做持久作战的准备。

毛泽东的电报发出时,兰州战役已经基本结束。此役兰州战场(不含外围)共歼灭马步芳精锐的八十二军3个师大部和一二九军2个师各一部,以及3个保安团共计2.7万余人,其中毙伤12740余人,俘虏14400人,另外敌人泅渡黄河淹死2000余人。第一野战军浴血奋战,共伤亡8700人。

彭德怀在打完兰州后说:打兰州,有的团1500余人,战斗结束时只剩下几百人。这些英雄们为人民的事业,粉身碎骨,光荣献身,为万世师表,永远值得纪念和学习。

当晚,彭德怀与副司令员张宗逊等进驻兰州。18时,彭德怀就解放兰州后的行动指示各兵团:本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英勇作战,顺利解放了兰州,应不给击败之敌以任何喘息机会,继续追击,全部干净歼灭之,并对各兵团的行动作了详尽具体的部署。

兰州于8月26日解放。8月30日,隆重举行部队入城仪式。这天,10多万市民拥上街头,载歌载舞欢迎自己的队伍。彭德怀同第一野战军其他首长以及邀请来的各界代表、各民众团体代表检阅了游行队伍。入城仪式后,彭德怀破例举办了一次大会餐。他高兴地对大家说:“兰州战役是一场恶战,从战略上看,这可能是西北最后一战了。”接着,他召开军队干部会议,总结战役经验,部署进军河西、新疆、宁夏的战役行动;同兰州的各族各界人士座谈,商议甘肃的建设事宜。

猜你喜欢
野战军彭德怀我军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韩国防改革取消野战军编制
彭德怀不愿照相
“野战军”父亲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如何统一各根据地军事力量
沙角处,奔跑在智慧海事路上的“野战军”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