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综述

2009-11-03 06:02韩开军李金华
物流科技 2009年10期
关键词:综述供应链

韩开军 李金华

摘要: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的重要性,在讨论供应链一般概念基础上,对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选择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未来对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重点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操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商选择;综述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supplier selec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and discusses the general concept of the supply chain, then review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s of supplier selection based on supply chain. In the end, the paper points out several aspect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in the furture research, with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to researchers and practicers in the field.

Key words: supply chain; supplier selection; survey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源头,在供应链中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供应链的制造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和质量、成本控制中心,同时对于供应链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对交货期和产品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等新的市场竞争特点,也使供应商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的文献主要来自学术期刊网和核心期刊,大量文献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选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就国内外对供应链下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方法做出综述。

1供应链的概念及发展

目前,供应链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其实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的。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是指企业从外部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将成品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企业间是竞争与对立的关系,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目标冲突。

此后,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相互协调重要性的上升,处在同一产品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逐步意识到,真正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包括在满足客户需求过程中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环节,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而到了最近,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多样性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1]。供应链的概念跨越了企业界线,强调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问题,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经营的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方法体系、一种运营管理思维和模式。

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企业为了达到其经营目标,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供应、生产、分销、零售等),借以集成物料、信息、资本和知识等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涉及的合作企业和部门所组成的增值网络结构。

2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方法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供应商评价选择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评价选择方面,且向着多种方法融合的趋势发展,本部分主要探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研究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2.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多目标评价选择方法。AHP法主观性较大,易于出现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因素,许多研究者尝试用模糊理论(Fuzzy Sets Theory,FST)与AHP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但是模糊评价没有考虑到待评供应商的指标值变动的可能性和样本选取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2.2成本法。成本法(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是目前供应商评价选择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Bender运用ABC法分析了企业采购中发生的费用来选择供应商[2]。近来,随着全球采购市场的形成,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增加,运输成本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扩展到经济批量模型中。文献[3]讨论了在多个供应商条件下如何利用著名的EOQ模型来选择供应商。Colin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采用EOQ模型有利于协调供应商和采购商双方的利益[4]。

成本法在供应商的评价选择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成本动因无直接相关的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计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二是由于企业决策前需要详尽的收集供应商的各种成本数据,这增加了成本计算的工作量,在缺少供应商详细信息的情况下,难以做出供应商的评价选择。

2.3多目标数学规划法。多目标数学规划方法(Multipurpos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s,MMP)可以协调解决供应商选择过程中相互冲突的目标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以指导采购实践。

刘晓用多目标采购优化模型进行供应商选择,建立了以成本、质量、交货及供应链循环时间为目标,供应商能力、需求、政策和采购预算为约束的数学模型[5]。夏蔚军、吴智铭等人用供应商数量和供应商之间的订购量为目标,采购量折扣、产品质量、及时运送和供应商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6]。Birsen Karpak等人用产品成本、质量、交货可靠性和需求为目标,用可视化的多目标规划VIG(Visual Interactive Goal Programming,VIG)方法模型来选择供应商[7]。

由于多目标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再者,由于供应商评价选择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许多问题无法抽象出清晰的数学模型和精确的数学方法求解,尤其在问题较大且复杂的情况下很难得到精确的解析解。

2.4数据包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非参数的新的系统分析方法,适用于具有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相同类型单位的有效性评价。

我国自1988年由魏权龄系统的介绍DEA方法之后,已有不少关于DEA方法理论研究及应用推广的论文问世。周欣等研究了基于DEA的供应商的评价选择[8]。由于DEA方法对定性指标考虑不够和要求指标之间其有低相关性的局限性,有些学者提出了用改进的DEA方法来选择供应商,李中才等将数据包络法(DEA)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来评价选择供应商[9]。国外的研究者Weber等人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评价已选择的供应商,之后进一步研究了用DEA和数学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来协调选择供应商。在评价选择供应商时,如果用DEA得到的结果有多个效率指数较高的供应商,决策者可以用多目标决策、交叉效率矩阵等方法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数据包络分析理论本身已经比较丰富,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出现了大量的满足不同需求的模型,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型,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2.5人工智能方法。人工智能方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由采购专家操作、基于计算机辅助的系统模型。由于具体问题的复杂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很多方法被用于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成为今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的方法。

陈锐等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商评价选择模

型[10];陈浪涛研究了基于案例的分析系统(Case-based Reasoning Systems)来制定决策,从而选出合理的供应商[11];Khoo等人提出了用基于网络技术的智能软件代理(Intelligent Software Agents,ISA)的方法选择供应商[12]。

回顾以前的文献发现,运用人工智能方法解决供应商评价选择问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一些方法(如基于网络技术的方法)的新颖性,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还非常少,有待进一步发展。

3总结

通过对供应链下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1)现有供应商选择决策方法的研究多是以制造业为背景,很少考虑制造业之外的行业,比如房产业,而且具体的行业或服务或产品方面的供应商选择依赖于不同内在含义的供应商甄选标准。因此,这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2)大多数研究者的方法模型局限于线性规划和多目标规划。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对一些非确定性因素考虑用各种智能方法解决,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领域。

(3)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商管理实际应用中远没有发挥其优势作用,采用智能推理技术构建供应商管理方法与模型亟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7.

[2]P.S.Bender. Improving Purchasing Productivity at IBM with a Norma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J]. Interfaces, 1986,15(3):106-115.

[3] 程海芳,张子刚. 基于EOQ模型的供应商的选择方法[J]. 统计与决策,2003(6):22.

[4]Colin D.Lewis. Establishing a Practical Range of Price Discount that Should be Aimed for when Purchasing more than the EOQ[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1998(4):153-162.

[5] 刘晓.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模型与算法[J]. 仪器仪表学报,2005,26(8):890-892.

[6] 夏蔚军,吴智铭,王丽亚. 采购量折扣情况下基于改进AHP的供应商选择[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4):541-545.

[7] Birsen Karpak, Erdogan Kumcu, Rammohan R.. Kasuganti. Purchasing Materials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ing a Multi-objective Task[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1(7):209-216.

[8] 周欣,霍佳震. 基于DEA的供应商选择评价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2006(6):56-58.

[9] 李中才,李莉鸿. 基于DEA/AHP方法的供应商选择的研究[J]. 物流科技,2007(6):165-168.

[10] 陈锐,魏津瑜,毕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24(1):82-85.

[11] 陈浪涛. 基于案例的供应商选择决策支持系统[J]. 物流技术,2005(7):70-72.

[12] Khoo L.P., Tor S.B., Lee S.S.G.. The Potential of Intelligent Software in the World Wide Web in the Automated Part Procur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1998,34(1):46-52.

猜你喜欢
综述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