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记者要做勤奋学习的模范

2009-11-04 08:04徐丽珊
科技传播 2009年18期
关键词:编辑记者模范学习

徐丽珊

摘要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进一步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党的新闻战士,编辑记者一方面要运用媒体为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还要在教育活动中带头接受党性锻炼和思想的洗礼。

关键词 编辑记者;学习;模范

中图分类号 G2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05-0019-02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本质要求,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先进性特点。这种先进性要求既是政治文化上的,又是思想品质上的,也是行为实践上的。党心民心要靠先进性来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要靠先进性来引导,党的执政地位要靠先进性来巩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靠先进性来保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靠先进性来实现。党报党刊是党的舆论阵地,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党指导工作的得力工具,历来与党的事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胡主席强调:新闻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鲜明的党性原则是党报的灵魂,先进性是党报的职能所系、力量所在。

编辑记者是党的新闻战士。要按照“政治家办报” 的要求,完成党赋予的特殊使命,保持先进性的要求要更严、标准要更高,这个先进性源于编辑记者的思想、作风、知识、技能、职业道德、情感等诸方面。加强和改进学习,则是编辑记者保持先进性的基本途径。然而,从受教育查程度上看,一方面有些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与先进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在学习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

1更新学习理念

自觉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在充满竞争的当今时代,新闻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这个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体现为知识、技能的竞争。编辑记者队伍素质强、质量高,受众自然就多,效益自然会好。但编辑记者在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少编辑记者认为理论年年学,内容“ 老一套”,该看的书都看了,该掌握的观点都掌握了,该讨论的话题都讨论了,把学习当作影响工作的烦心事;二是不少编辑记者感到,学习是“软指标”, 学多学少领导不知道,学深学浅大家不知道,把学习作为可有可无的闲事;三是有的编辑记者觉得报刊出版流水作业,一年到头无淡季,学习务虚空谈,牵涉精力、浪费时间、耽误工作, 把学习作为影响工作的虚事。

任何理论都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所有知识都会在更新中老化。当今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呈现裂变式发展,使得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一技之长永久胜任工作已难如愿。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将成为另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和生存方式。编辑记者是用新闻艺术引导人激励人影响人的教育者,面对特殊的职责和创新的特殊要求,更应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编辑记者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学习不仅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进步,更重要的是关系党的新闻事业的得失兴衰。

胡主席提出:“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们必须明确这样的目标:保持先进性关键靠学习;促进发展进步,必须要学习;胜任编采工作,出路在学习。同时还要明确这样的趋势:学习已不仅是教室里或者上岗前的孤立而专门的活动,学习更是工作和生存的内容,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时时学习、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的新的学习理念。

2 提升学习境界, 坚持把学习作为履行使命的内在要求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学习境界,很重要的是克服自满情绪。不少人感到自己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脑子里装了不少知识,写作上也有许多特长,往往感到自己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人”、“文化人”,凭着这些完全可以在新闻行业游刃有余。有了这种认识和感觉,就会如同一个打着饱嗝的人对任何山珍海味都不会引起食欲一样,对“ 两个武装” 不会产生紧迫和强烈的“ 饥渴感”。然而存在的问题还在于不少人缺乏自知之明,满足于已有的一点小聪明、小灵气、小技巧、小经验。这种由自满发酵的盲目,由盲目掩盖起来的自满,无疑是学习的大敌。在当今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都应该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可有些同志根本没有这种危机感。

勤奋学习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然而在现实工作中, 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偏,有些同志把学习当作应付领导、应付下属、应付任务的应景文章,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内容不系统,学习理解不深入;二是浅,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停留在表面解读、简单把握,甚至形式主义地照抄照搬;三是假,学习满足于到场了、书读了、心得写了、文章发表了,以天数、篇数、字数论成绩;四是满,满足于掌握一些新名词、新观念、新论断,夸夸其谈、不求甚解;工作上比葫芦画瓢, 既不武装头脑, 又不指导实践,更谈不上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编采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学习境界不高,学习没有内驱力。提高学习的境界,重要的是要弄清学习的目的。毛泽东同志提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一切知识是为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对领导干部来说,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党员来说,就是发挥模范作用;对军人来说, 就是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对于编辑记者来说,就是做党的优秀新闻战士,创办一流的党报党刊。有了这样的目的和境界,才会有很强的学习动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会在当今时代落伍,甚至惨遭淘汰。在学习中生存,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走向未来,这样的人才能永远屹立于竞争潮头。

3 创新学习方法, 在善于学习中提高能力责任

过硬的能力素质是编辑记者胜任工作的前提条件。提高能力素质的基本途径,一靠勤奋学习,二靠实践锻炼,三靠总结积累。作为编辑记者,要有很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这就必须多看书、看好书,尤其是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编辑记者要有很高的战略素养,准确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善于从全局上思考、谋划新闻宣传。编辑记者要有很高的科技素养,系统学习高科技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运用高科技知识。编辑记者要有很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善于上下沟通,尤其要贴近基层、贴近官兵、贴近实际,这里都有个学习方法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然而,在我们编辑记者队伍中,有的学习方法和观念却非常陈旧。比如,有的学习满足于机械地读书本,不带着问题思考,既没有提高思想层次,也没有学到真经,还束缚了自己的思路;采访写稿简单地模仿别人、复印自我,在低层次上徘徊;学习只是为了实用,既缺乏前瞻性,又缺乏系统性,更没有进入思想等等。由此,造成思考把握问题的层次还不够高、范围偏窄,构成综合素质的知识面不够宽、高科技素质偏弱,开展工作的创新能力不够强、新方法偏少。

学无止境也无定式。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对照先进学,跟着典型学,亲临现场学, 互相交流学;规定篇目系统学,交流体会启发学,严格纪律督促学;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实践学,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学理论与学业务相结合,灌输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等等。在学习上,我们既要注重形式创新,又要注重内容创新。作为编辑记者,有两种学习方法值得提倡。

其一,要善于利用现代传媒学习。报刊是现代传媒,既是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的载体,本身又是一门知识、艺术,现代传媒是直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发挥传媒网络的作用,上网学习、上网交流,还可以参加网上论坛,利用网上资源,不断拓展学习的渠道和空间。还比如传媒日益增多,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相同的新闻素材不同的表达方式,相同的栏目不同的文风,相同的报刊不同的版式,只要认真研究,都会为我们提供许多借鉴和启迪。可以说,利用好传媒,研究透传媒,收获就会颇丰。

其二,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说,学习还有捷径的话,善于借鉴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学习他人的长处是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有效捷径。然而,在一些编辑记者中还存在一种“文人相轻” 的不良现象,对他人的长处视而不见,有的拿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甚至有的还妒忌他人的长处。编辑记者都在新闻行业中耕耘,不少人确实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应该明白,十个指头有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通晓古今、学贯东西,尤其是各种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可资借鉴的经验非常丰富。倘若能看到他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既能及时在对照比较中发现弥补自己的短处,又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何乐而不为呢?创新学习方式,如果能从善于向别人尤其身边人学习,这也是一种勇气。尊重别人、承认别人、学习别人,获取的将不仅仅是知识。

猜你喜欢
编辑记者模范学习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
浅谈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
编辑记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