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育

2009-11-09 06:41孙龙西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孙龙西

【摘要】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既要缩短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学生“减负”,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快乐教育不失为一种良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法宝。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快乐教育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joyful education

Sun Longxi

【Abstract】In standard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school behavior, under thorough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both must reduce the student in the school study time, is the student “alleviating burdens”, and mu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requests the teacher to want the quality to the classroom 45 minutes, does everything possible to rais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Then the joyful education is one effective prescription, learns through playing, lets the student the study is improves mathematics result in the joy the main magic weapon.

【Key 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joyful education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快乐教育”的优越性。现代教学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的传授外,还有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在初中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降低疲劳,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斯宾赛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从数学本身来看,它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也有情感性。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下工夫,让数学课堂时时、事事充满乐趣。有的老师认为无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因为它既没有语文课优美生动的词句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物理、化学课引人入胜的实验操作,而且学数学必不可少的是练习,能丢掉大量枯燥无味的练习题吗?在规范办学给学生减负的前提下如何确保教学质量不减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内心想学好数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我就本人多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快乐教育谈一点看法。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

1.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有的时候,虽然下了一番苦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了教学程序,但是学生还是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昏昏欲睡。好的产品不畅销,得想想包装是否有问题,教学不但要有内容还得有表现形式,利用一些活动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1.1分组竞争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新颖的、带竞争性和游戏性的活动,兴趣很高。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接受和巩固知识。如在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可先把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基础分为0分,凡答对一个问题者加10分,答错者扣10分,规定复习时间为10分钟,之后由教师提问。还可以改变以往课堂上学生练,教师评的老传统,按组比赛。每人一题,做完往后传,看哪一组先做完,而且最正确。这样的接力赛不仅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愉悦,而且对数学课充满兴趣,从而能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

1.2奇妙数学林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把古代与数学有关的故事,或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穿插讲授,使学生感到玄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讲“从问题到方程”时,可以列举丢番图的墓志铭:“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脸上长出了胡须,又过了生命的七分之一才结婚,再过5年后得了一个儿子,可这孩子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生活了4年,结束了尘世的生涯,您知道丢番图结婚时和去世时的年龄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1.3巧借顺口溜

有的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有的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可巧借顺口溜,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学生常常听得头大,虽辛苦却不得要领,既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又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妨利用顺口溜:“大大取大(如X>7,X>3取X>7),小小取小(如X<7,X<3取X<3),大小小大中间找(如X<7,X>3取37,X<3无解即空集)”,给出这四句顺口溜,学生就开始兴奋起来,整个课堂上,学生都在积极而愉快地利用顺口溜学习,并为运用顺口溜解决了令自己觉得困难的题目而感到高兴,提高了学习效果。

1.4快速抢答

一堂课上到三四十分钟以后,学生已经感到疲惫,有些心不在焉了,利用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再次振奋起来。"快速抢答"能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几道能巩固新知识的基础性题目,学生不用举手,可以直接起立回答,如在讲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时,可以设计几道简单的基础题让学生抢答。例如: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为什么?(1)-8×(-3); (2)-7×5 ;(3)-2×(-4) ;(4)-1.5×6; (5)-4×0 ; (6)0×(-10); (7)(-b)×(-1)

这些题都是有理数乘法运算最基础的题目,便于学生快速抢答,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效率,又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课堂充满乐趣。

2.教师语言要幽默、富有鼓励性和期待效应

记得上大学时有位哲学教授,在国外曾获得博士学位。他每次讲课的讲义倒是事先写好的,但上课的时候,他总是拿着稿子一句话念两遍,东念一段,西念一段,这样的课实在太闷了,其实这位教授颇有学问,讲课也很认真,但效果却很差,可见教学的成败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学问的多少,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数学课上成功地运用教师语言艺术,能有效地做到让学生乐学、想学。

2.1运用幽默的语言让课堂充满乐趣

有些数学问题,若干巴巴地讲授,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既不利于学生把知识掌握好,又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时,教师如能善于运用教学语言,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第31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这是取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虽不难,但初接触这类问题的学生却不得门径,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这时我就说:“假如我们勒令兔子立正,象人一样两脚着地,这时共有多少足?”学生立即回答:“70只”。我再启发:“兔子立正,使足少了24只,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12只。”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一句“兔子立正,”马上见奇效,真如“拨开迷雾见青天。”再如:在讲授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如何不靠死记硬背让学生牢固掌握呢?让学生预习完课文后,教师不妨提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在操场上扔一个铅球出去,你是绕着圈跑过去捡呢,还是直奔铅球去捡球呢?学生回答当然是直奔铅球跑去捡。这时教师趁机问:“为什么”,这样“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自然而然地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几句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话,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2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让课堂充满乐趣

没有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表扬,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往往会使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汲取力量,攻克重重难关。一节课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回答得是否正确,都要对学生的勇气予以赞扬,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而且每节课的提问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把较难的题目留给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回答,把稍简单的题目留给学习稍差的学生,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只要回答就要给予表扬,“不错”,“很好”,“继续努力”等饱含教师赞扬、欣喜之情的话语,要始终慷慨的赠送给学生,特别是对于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与努力回答正确的,教师的表扬更不可缺少,用富有激情的话语:“太棒了!”“你太聪明了!”“你真行!”并用赞赏的目光给学生以支持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真是学习数学的“料”,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2.3运用语言的期待效应让课堂充满乐趣

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上高中时,有位数学教授到他们学校讲学,他讲到:在 1742年,歌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正确的。但是这需要给予证明,这就是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你们都知道偶数和奇数,也都知道素数和和数,这不是最容易的吗?不,这道题很难很难,要是谁能证明出来,不得了,那可不得了啊!真的,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你们中间有一个同学,他不得了,他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但是,陈景润没有笑,他被老师的话震动了……后来,经过他的努力,终于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而当年教授的那句“你们中有一个学生证明了德巴赫猜想”,成为他奋斗的动力。在教学中,常常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对学生产生恒久不变的动力,促使学生朝着老师期待的目标努力奋斗,这就是期待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羞于发言的学生要说“我相信你一定能答对”,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脑子又很聪明但缺乏扎实稳重的学生,就要让他们先思考成熟后再回答,并对他们说:“相信你经过思考以后回答得会更准确”,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产生一种持久的情感,每一节课都能兴奋而充实地度过。

总之,在规范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数学教学就不能仅仅只着眼于教师讲,学生听;不能把“题海战术”当作法宝;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如今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学生看作学习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用幽默、富有激情的语言启迪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愉快,在愉快中提高学习效果,这就是数学新课改赋予教师的最根本的任务。

收稿日期:2009-09-12

猜你喜欢
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快乐教育”+ 技术 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快乐教育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