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传播中人文精神的特点

2009-11-16 02:47袁卫明
活力 2009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受众意识

康 奇 袁卫明 赵 洋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核心,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的权力以及精神追求的尊重,是一种普遍的人生自我关怀。人们今天如此推崇人文精神,是中国市场经济和高科技两大洪流猛烈冲击的必然结果。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领域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体,作为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载体,有责任、有能力积极倡导人文精神,尤其在我国,新闻媒体已不再是单纯的商业机构,更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喉舌机关,应该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背景下,以受众为中心的意识更应该出于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体贴和关怀,以推动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进步的价值观的建立,从而为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做出贡献。人文精神随着地域、时代、媒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特点,从当前电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的人文精神表现出以下特点:民族性、时代性、批判性。

一、民族性

电视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大众传播媒体,必然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渗透其中的文化反映进去,其中自然也包括传统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本思想

中国电视自90年代开始,话语权从政府下放到人民,平民意识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最有代表性的提法。一些富有强烈责任感的电视创作者以深切的同情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他们用摄像机记录了百姓们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贫困问题、住房问题、疾病问题、失学问题、下岗问题……这些,体现了普通百姓生存的艰难,生活的沉重。同时,创作者们以喜悦的目光捕捉到普通人身上闪跃着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艰难中的努力,困顿中的乐观,对理想的追求,对道德的维护,显示了平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崇高,为屏幕增添了明媚的阳光。更为重要的是,电视传播理念从传者中心转向受者中心,受众本位思想得以确立。从电视的栏目定位、节目选题、 角度选择、采访方式、表现手段等方面注意以受众需要和爱好为出发点,进行各种合理有效的活动,使受众获得很大满足,体现出对受众的关怀、理解和尊重,体现出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

2.仁德思想

当今的电视传播注意揭示人物的感情因素,努力表现各种各样的爱:天伦之乐、夫妻之爱、手足之情、朋友之谊。比如纪录片《半个世纪的爱》,那对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老年夫妇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叹。又如《新闻调查·第二次生命》中为了医治女儿的尿毒症而毅然摘掉自己右肾的母亲也让人崇敬。这种爱,扩展到社会上,就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出温煦和洽的氛围

二、时代性

人文精神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内涵会得到充实、超越、 提升,因而它总是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时代性正是指一个时期最能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思想和精神。

1.法制意识

中国人长期以来缺少法制观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出现,人们的法制意识得到增强,对法律问题的关切度,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不断提高,于是,出现了《今日说法》、《庭审纪实》、《法制在线》等法制节目以及与法制相关的新闻报道。这些节目,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知晓权;而且以案说法,使观众对这类问题从法律层面解疑释惑,弘扬了法理,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节目中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已经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拓展。如果说,过去人们对法律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刑事案例方面;那么,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已经渗透到生产、流通、工作、生活、伦理、精神等方方面面。有的甚至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不为一般人们所理解,带有超前的性质。

而在法律意识的背后,则是人的觉醒,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体现了自尊自强的精神。

2.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是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在中国也开始得到重视,民主是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反对独断专行。近年来电视中所报道的选举干部、 公务员分流、毕业生就业、火车票价格听证会等内容都体现了科学、民主和公正的思想。《新 闻调查·大官村里选村官》报道一个边远村庄选举村长的过程,从提名到演讲到唱票都作了充分报道,从中看出村民民主意识的萌芽,意味着人的觉醒。民主意识还直接体现在谈话节目和对话节目中,主持人提出话题后,让嘉宾和观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常出现不同意见的碰撞、争论,营造出民主、活跃的气氛。

3.消费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与广大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至国家的方针政策,小至日常衣食住行,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当今我们正在走向消费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于是经济报道开始寻找经济现象与人民生活的结合点。一方面,对一些国家重大的经济活动,从老百姓的角度进行宣传。如关于中国入世的谈话节目中,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从老百姓熟悉的菜市场来解释WTO,并从入世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来说明入世的影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关注生活,引导消费,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用、休闲(玩)进行多方位服务,强调反映生活、服务生活、介入生活、引导生活”。于是,经济报道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投资理财到起居饮食,从养身保健到旅游休闲,从人文环境到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存的多方位观照;而且这种观照不仅是实用性的,更是引导性的,它提倡高品质、高层次、科学化的消费观念。它与消费时代同行,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引进新的生活观念,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得以更新,从而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这也是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三、批判性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现代化建设成绩辉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人大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充分暴露:道德滑坡,价值失落,金钱至上,腐败丛生……现如今,我们对社会不良现象和腐败行为进行批判、揭露,一方面是符合民心。社会上的腐败分子和不法分子坑蒙拐骗,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害国害民, 人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而蔓延甚广的不正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正常的正作秩序,令人愤慨。对这些行为进行批判、揭露,大快民心,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百姓的利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人民群众由此看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巨大成绩,感到有了希望,更加积极地投入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对丑恶行为的揭示,将人性上升到普遍性、抽象性、哲理性的角度来认识,挖掘根源,警示他人,扬弃人的异化,达成人性的复归,促成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电视节目中深受欢迎的《焦点访谈》利《新闻调查》集中地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批判性。这里有的是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是由落后、 愚味所造成,如《焦点访谈》中对农村滥建豪华坟墓、滥建寺庙的批判;有的是属于不正之风,如对于公路乱收费、非法传销活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揭示。这样就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人文精神。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受众意识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