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的路在何方

2009-11-24 07:54殷钦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东方主义传统

[摘要]剖析现代主义中激进主义的弊端,对缺失灵魂的现代性进行反思。并借鉴意大利“超前卫”艺术体系的改革,从中吸收适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路。思考在东方,在中国,如何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美学认知和独特的国人气质,兼揉并蓄,吸收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理性思维方式,拓展中国意境美语言,播种形式美因素。

[关键词]倒退;传统;多元观;中而新

一“东方主义”现在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

“时髦”不是好现象,应该警惕。我理想中的东方主义应是:立足中国文化根基,自由的吸收博大的、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去伪存真。同时借鉴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科学的认知方式,摆脱现代主义激进的直线式的发展模式,作为世界文化多元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下,促其发展。

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油画的发展时,可以看出东方主义的理念早已驻足中国。从20世纪初期, 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的边缘。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发生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则由抗拒、怀疑到学习, 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掘取。在这种历史环境里,西方绘画也顺利地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的艺术。油画在中国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它不是一种时髦概念,对东方之路的探究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辛,今后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在70年代的美国、德国、意大利出现的“新表现主义思潮”, 就是一种反叛“时髦”观念的具体表现。“超前卫艺术”是指这些艺术家不受某种既成模式的拘束,不用流行的界标来指导自己的创作,而尊重自己的想象与直觉。他们尊重艺术史,在艺术史上随意漫游,借鉴他们认为需要借鉴的风格、手法,并用自己选择的手法重新混合这些风格。这些年轻艺术家通过复归具象和运用类似表现主义的生动造型语言,结合意大利传统的艺术风格所创造的新艺术,显示了作为原本意义上的“艺术”不像有些理论家所预言的那样,已经丧失生命力。相反,它还会适应时代,不断地向前推进;他们的作品不以哗众取宠刺激观众为目的,作品不带政治色彩,作者的倾向和感情在作品的形象中自然的流露出来。作品给予观众以视觉上的愉悦感,而不是强加于他们以某种由作者预先设计的“观念”。

通过对以意大利为首的“超前卫艺术”的解读能够看出,东方主义之路并不需要一直向前冒进。相反,通过对传统的再认识和吸收,尊重本国艺术史,借鉴自身需要的风格、手法,并用自己选择的手法重新混合这些风格,才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东方主义不是全盘复古,它反映的是当下,探究中国文化根源,表达形式更加自由。

在这里我不想多做理论,仅举徐冰的作品作论述。《天书》、《新英语书法》和《地书》是徐冰最看重的作品。

《天书》完成于1991年,用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之所以选择文字作为形式载体,源于他的成长经历。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毛笔字,在文革时大量从事宣传工作,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学校都与文字关系密切,这样的经历使徐冰对文字非常敏感。从历史渊源出发,中国人的文化和文字关系密切,文化传统发源于文字和画。他的作品其实是在探讨中国文化本身,这是一个当代问题,借鉴的是贯穿传统文化的汉字。西方认为《天书》透着坚定,看到作者在创作时,不是左顾右盼的,而是对自身文化非常的坚定。

三、东方主义是对“一元观”价值判断的反叛

徐冰用《地书》实现了自我的再一次颠覆。这次的作品整合起来,无异于一本图片书,书中十几个图标讲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某人打车不成,正在懊恼,时间紧迫之际,一辆出租车正巧驶来,某人终于打到了车,满心欢喜。这是一组很浅显的图片故事,连孩子都能读懂。徐冰之所以改弦更张,以浅显易懂的图示展示,是出于对当代艺术不满足。对当代艺术的反思,其实就是对自己作品的反思。反思的是当代艺术中存在的“假大空”问题。徐冰认为这种现象同“文革”中的“假大空”是一样的。“文革”中的“假大空”是为政治、宣传服务,概念先行,艺术本身并不重要。当代艺术也一样,是为了镶入艺术史。几乎每个艺术家都在搞前所未有的东西,要震撼别人,但实际上,在一条很窄的路上,大家搞的东西都差不多,很难看到真正有创造性的东西,结果就是“假大空”。 有一个有趣的事例,一位艺术家介绍成名经验说,搞当代艺术,如果展览不出效果,就把作品放大1000倍,比如把一个杯子放得很大,就会是一件震撼人的作品;如果放大了还不行,就做1000个杯子;再不行,就把杯子涂成红色;还不行,就把灯光搞得特别亮。其实很多当代艺术品都存在这种现象,有一个很吓人的面孔,但其实没什么东西。这对作品本身是不负责任的,也让观众对当代艺术形成了奇怪的印象。

有人说不管从哪个角度定义“东方之路”,论者都躲不过对西方强势话语的认同。固然,油画属于舶来品,很多时候我们不免会受到西方审美模式的局限,也正是因为以美国为核心的“一元观”价值判断在左右着我们的价值取向,才更应该有人站出来立足自身文化。曾记得看过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的一次讲座,其中说了一个假说,学生是在中国培养起来的,大学毕业后出国谋生,进了美国的核研究所,美国人采用了他的技术,制造了先进的武器,在中国使用,又恰巧炸死了他的大学教授,虽然故事有些荒诞,可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在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迎合西方口味的艺术家大有人在,跑到西方的话语体系中找中国人的小脚,使本土文化不断失语。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方主义是对强权文化的抗衡。

四、东方主义——中而新,艺术创作始终围绕继承和创造的问题

就继承而言即传统与地域风俗两条脉络。贝聿铭晚年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融中国古典风格与现代建筑理念于一体。体现了“苏而新”地域特征。苏州博物馆有苏州历史的体现,同时融入了新的潮流。新馆承袭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风格,但以钢结构替代了传统的木结构,它使博物馆显得简洁明快。斜坡屋面与屋顶的立体几何型天窗使阳光能透射进整个博物馆,充分体现出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建筑理念,也解决了中国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难题。

新馆以其大胆和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体现继承和创新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和谐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精益求精的高标准建设,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利落的几何造型、精巧的布局结构,以及完善的设施功能,并且在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丰富人文内涵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新的苏州博物馆包括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古建筑,修葺一新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成为一座集博物馆、古建筑与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她和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传统园林建筑,妙相辉应,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

从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和苏州园林拙政园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苏州博物馆新馆承袭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风格,同时弥补了苏州园林建筑学上的漏洞,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艺术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对现代艺术中灵魂缺失的反思,重新审视了现代主义直线的发展方式的可行性,观念与情感、过程与结果、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并借鉴意大利“超前卫”艺术的创作模式,即回归传统与创新的承袭关系,尊重艺术创造规律、尊重艺术遗产,把艺术创造作为审美的手段和对象提供给社会和大众,在艺术创造中享受创作快感,进一步显示油画语言的技巧和魅力。进而,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东方主义之路的可行性。通过徐冰的作品《天书》、《新英语书法》和《地书》以及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从正面表述了东方主义立足传统,反映当下,探究中国文化根源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孙乃修.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M].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5.

[3]吴冠中.吴冠中谈美[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4]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殷钦宇,天津城建学院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新古典主义研究。

猜你喜欢
东方主义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从贤哲会饮到饕餮盛宴
《麦田》的问题
“竹”的传统与创新
论《中式英语》 对东方主义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