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

2009-11-24 07:54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文言文评价

赵 奇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是学习、积累、继承祖国语言文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营养的源泉。古诗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四重”:注重诵读、注重理解、注重积累、注重评价。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诗文是学习、积累、继承祖国语言文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营养的源泉。查阅《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可知,其中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有载:“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而不应该考察词法和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见,古诗文教学的原则和方向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也表明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古诗文教学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古诗文教学应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有效教学。

一、强调诵读

诵读法是我国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说明了诵读法的重要性。朗读朗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或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教学,或抑扬顿挫地表情朗读课本,或声情并茂地琅琅诵读课本,使学生在诵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情感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笔者认为,古诗文的诵读应做到“三读”。

第一,应该正确读清字音。众所周知,学生把字音读的很准确,是诵读的最基本要求。其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破音”异读的重要性,即通过改变字音的方法来表示词性和词义的变化。比如我们熟知的“陈胜王”中的“王”字,应该读“w鄋g”,这里应该当动词讲,含义是“为王”,而不能读成了“w醤g”。其二是要注意通假异读。

第二,注意停顿。停顿主要指的是古人讲的句读用法。诵读诗词应按照诗句的节奏做适合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一是不能把两个单音词误读为双音词。如“自云避秦时难,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中,“妻子”指妻子、儿女,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即男子的配偶),故中间稍作停顿。二是每段话句子中间的节奏区分应该要和语意、语境相一致,而不能割裂词语原本的含义。三是读骈句要节奏整齐、鲜明。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四是我们熟知的五七言诗词的韵脚,在教学中应该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三,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古诗文之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这与句式的变化和虚词的运用是离不开的。所以,在诵读时按句式读出语气,反复诵读,感悟诗情。李白的“狂”,屈原的“怨”,李清照的“愁”,陶渊明的“淡”,非经反复吟诵不足以感悟。

二、注重理解

教师重视文言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仍旧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一大误区。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有的教师将侧重文言文知识的讲解传授,更有甚者,用的是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可谓“考点应试式”。这样做,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何谈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必须从整体出发,从整体上去把握。古诗文的理解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理解。理解的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对诗文的理解必然是偏颇的,甚至会闹出笑话。如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明明写的是冬天的雪景,却答成写的是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由此可见,离开诗文的理解,孤立的抓文言知识,实在是古诗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三、注重积累

在古诗文诵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平时多重视积累。先人强调“积学以储宝”,学习古诗文更应该注重积累,只有积累多了,才能够在阅读中迁移自如,才能在写作中厚积薄发,增添文采。当然,前面所论述的积累不仅仅是以“词汇”、传统名言警句为中心的积累,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操,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积储优美的诗文篇章,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爱和亲情,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道德基础。

四、注重评价

教师要在教学评价上做出努力,要让愿意花功夫学古诗文的学生尝到甜头,要鼓励学生背诵古诗文。比如教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一名同学朗读了全文后,其教师很平静的说:“还不错,你读的很有表情,也很流畅。”而另一位老师很动情地说:“很好,你读的真好!展现了大江东去的豪放,展现了乱石穿空的雄奇,也展现了人生如梦的悲凉!我们为你的精彩诵读喝彩!”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古诗文教学中,善于评价,多给学生鼓励。 熟读经典,受益终生。通过诵读、理解、积累和评价,从而能够有效地引导并培养学生的语感、语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养料,增添文化积淀内涵,起到为人做事的思想、道德、文化功底,这正是古诗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作者简介:赵奇,甘肃省安定区东岳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古诗文文言文评价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