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要削足适履

2009-11-26 04:46孙莉莉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身教好人

孙莉莉

不久前写了一篇关于施舍和怜悯心的文章,讲的是我带儿子去图书馆,路遇乞讨的老妇,我们如何拿出钱财给她,儿子如何为自己的善举感到得意。当时的对话还记忆犹新:“妈妈,我们帮助了她,我们是好人,对吗?”“我们有帮助别人的善念,应该算是好人吧。”

虽然4岁的儿子不可能懂得“动一善念,足以成佛”,但还是为自己是“好人”而沾沾自喜。

几日后,一位在亲子杂志做编辑的朋友读了我的文章,感触良多,和我讨论说:我从小就被父母告知这些行乞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庞大的犯罪集团,他们是职业行乞者,平时在城里要饭,回老家盖大楼房;他们拒不进入救助站,只因为那里有三餐却无收入……我觉得你以身作则教孩子向善,懂得怜悯和慈悲是很好的,但又深深觉得不该助长了这种不劳而获的现象。因此不知是该如你一般,用施舍的行为教孩子怜悯慈悲,还是该告诉孩子真相,让孩子客观看待这种虚假的可怜。

听了朋友的话,我立刻想到了这几日一直盘旋于脑海的一个问题:我们的专家、媒体,每天都在教别人如何育儿,可谓细致入微、用心良苦,可是,他们却没有关注到被教育者的矛盾和挣扎。就如我这位朋友,她心里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些年轻的家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多少是心悦诚服地吸收,又有多少是被迫的呢?如果是被迫,不仅教育效果不好,自己施行时也很不舒服,这无疑给家长和孩子都增加了压力。

于是我对朋友说:在我看来,行善之人若有行善的念头,就只管去做好了,只问善恶,遑论真伪?若不想行善,也就不必有行动了,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把钱给了穷人的人,不一定就是善人;不给的人更说不上一定是恶人。因此你无需参照我教育孩子的方式,而应该听从自己的意志安排。

我们常说的身教胜于言传便是此意。言传有可能是伪善的,身教很难作假,做得了一次假,难做一生假。以前看了很多人写的育儿经,无论是斯博克也好,刘亦婷的母亲也好,他们说的都没错,但我们却往往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经验可以传递,而情境无法复制;方法可以借鉴,但父母的人格各不相同。不同人格特质的父母,会教育出不同人格特质的孩子。哪种是好的,哪种是坏的,不好断然下结论。但无论如何,我们做家长的,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健全的心志、开放的态度、宽容的心胸。虽然我们知道现实很残酷,但还是应该为孩子的善良开一扇窗。教育孩子时,我们不能削足适履。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身教好人
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重要性探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坏蛋联盟][The Bad Guys]好人唔易做
西游新记
广州大学学生人格特质对锻炼动机的影响
好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