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高压风辅助清孔工法

2009-12-02 03:44许方勇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5期
关键词:孔底沉渣清孔

许方勇

1前言

目前由于国内大量的嵌岩钻孔桩多采用正循环冲击钻孔施工工艺,使用大比重、大粘度的泥浆钻进,使其泥浆上返速度小,形成孔底沉碴厚,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换浆清孔作业时间长,孔底沉碴清除难度大。

为保证客运专线桥梁桩基对沉渣清除的要求,需对原工艺进行改进,其施工采用了高压射风辅助清孔工艺,在正施工的京广改线铁路大桥冲击钻孔施工中,多次进行高压射风清孔工艺试验和研究,并做了取芯检查验证,检验表明,桩底岩芯完整,桩柱混凝土与基岩结合为完整的柱体,结合紧密,未见沉渣夹层。在此基础上,将高压射风清孔工艺进行总结和改进,形成本工法,用于客运专线钻孔桩施工,以解决孔底沉渣不易清除的难题。

2特点

本工法在钻孔桩施工中,采用高压射风辅助清孔,缩短了清孔时间,孔底沉渣减少,提高了清孔速度和成桩质量。

本工法的主要特点是:

(1)对桩底沉渣施工控制较好,孔底沉渣大大减少,符合客运专线桩基的设计及规范要求。

(2)相对于常规清孔施工缩短了清孔时间,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成本。

(3)此工法所需辅助施工机具较少、操作简便、投入少、效果明显,适用于客运专线钻孔桩施工时的辅助清孔。

3适用范围

桩径小于2m、桩长在50m左右的客运专线的桩基施工时,采用本工法辅助清孔,效果明显。对于较厚砂层等不良地质的钻孔桩及大直径桩,进行清孔时,须对射风压力进行调整和控制管理。

4工艺原理

4.1原理

冲击钻进成孔施工中,钻头反复冲砸基岩,使基岩变为石屑和细微粉粒,其比较小的石屑和细微粉悬浮在泥浆中,被泥浆携带,排出孔外。较大的颗粒,则缓慢沉淀,沉积在桩孔底部,形成沉渣。导致换浆清孔时间较长,影响清孔速度和成桩质量。加之安装钢筋笼、导管、漏斗等工序历时较长,悬浮于泥浆中的泥渣又沉淀于孔底,造成混凝土灌注前孔底沉渣超标。因此,仅仅采用正循环清孔工艺,难以清除孔底沉渣。

高压射风辅助清孔的原理是:

将具有一定压力的高压风经喷风口喷出后,直接射向孔底的沉渣,使其受到冲动,泥浆在高压风的作用下形成紊流,从而将沉渣翻起,脱离孔底,悬浮于泥浆中,再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达到混凝土与桩底基岩快速直接结合,以减少沉渣厚度。如图1所示。

高压射风辅助清孔的施工工序为:

终孔后进行换浆清孔→检查泥浆指标,第一次射风翻渣、安装钢筋笼→安装导管,第二次换浆清孔,辅以间断式射风→泥浆指标达标→第二次射风翻渣,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4.2操作方法

4.2.1钻孔桩终孔后,首先进行第一次换浆清孔,调整泥浆指标为:含砂率<4%、比重≤1.25、粘度16~22s。

4.2.2泥浆达到上述指标后,进行第一次高压射风翻渣,满足钢筋笼正确就位的要求,立即安装钢筋笼。

4.2.3安装导管,将泥浆管与导管连接,开启泥浆泵,进行第二次换浆清孔,辅以间断式高压射风以利排渣,泥浆指标调整为:含砂率<2%、比重≤1.1、粘度17~20s。

4.2.4停止泥浆循环,拆除泥浆管,安装漏斗,装入首盘混凝土。

4.2.5第二次高压射风翻渣3~5min,立即灌注首盘混凝土。

4.2.6在高压风清孔前,先检查高压风管各部位的连接情况,喷风口及配重与高压风管须可靠连接,以免喷风口从高压风管脱落后掉人孔内。

4.2.7风压的大小与风管长度及钻孔桩深度有关,其喷风口的工作风压按下式计算:

P=γH+50~100

其中:γ——泥浆容重取11kN/m2

H——钻孔桩泥浆面至孔底高度单位取m

P——喷风口风压单位为KPa

空压机风压尚应考虑在风管内的风压降。第一次翻渣时宜取高值,第二次翻渣时宜取中低值。

4.2.8将高压风管插入孔底,反提5~10cm,开启空气压缩机,待空压机风包内风压达到计算值后,缓缓开肩阀门,向孔内送风。当孔口泥浆面发生“沸腾”现象后,再将阀门全部打开。

注意:送风时不得将阀门猛然开肩,造成高压风快速压入孔底,以防泥浆来不及补给,造成塌孔。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5.2操作要点

5.2.1高压风管送风时注意缓缓开启阀门向孔内送风,风量由小到大,待孔口泥浆形成沸腾现象后,再将阀门全部打开,正常送风。

5.2.2因高压风清孔使泥浆循环速度加快,对孔壁产生较大冲击力,采用高压风清孔要严格控制射风时间和送风压力,对于砂层较厚的地层,在成孔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措施加强护壁:

5.2.3橡胶风管底端50cm范围采用长50cm的ψ30mm钢管作喷风口。为防止喷风口在高压风吹动下摆动不稳,甚至插入钢筋笼内,在喷风口钢管上焊接钢筋等材料用作配重,橡胶风管距孔底5—10cm,导管距孔底40cm;

5.2.4在首盘混凝土灌注前,由于拆除泥浆管、安装漏斗及灌注水下混凝土准备期间,少量泥浆中的泥渣会沉入孔底,因此,第二高压射风翻渣3~5min,将少量沉渣悬浮翻起。高压风射孔时,喷风口应间隔式围绕导管四周移动,即在一个点位处送风30sec后,再环向移动50cm至下一个点继续送风,将孔底沉渣彻底悬浮起来。如图3所示。

7劳动组织及安全

7.1高压射风清孔时配备人员

钻机操作手一人,清孔一人,监控空压机仪表盘一人,技术员一人,施工员一人,试验员一人。

7.2安全措施

7.2.1在高压射风清孔前,应先检查机械情况,保证橡胶管与射风口及橡胶管与空压机之间连接严密。

7.2.2空压机需放置在施工安全平稳处。在进行高压射风清孔时,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作业区。

7.2.3在清孔过程中需派专人监控空压机仪表盘,必须将出风口压力控制在计算值以内,防止压力过大造成爆管或塌孔。

7.2.4高压射风清孔时还应提前备好装载机、黏土及片石,若发现塌孔立即回填,避免发生意外。

8操作技术标准

根据《客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5]160号)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高压射风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

(1)高压射风压力应比孔底压力大50—100KPa,风压根5.2.5在换浆清孔时,泥浆应达到阶段指标要求。

6机具设备

本工法每套高压射风清孔的主要机具、设备如表1所示。

据计算确定,通过压力表控制;

(2)射风口距离孔底高度控制在5cm~10cm为宜:

(3)射风时间以3—5min为宜,上下限值根据钻孔桩孔径、孔深及孔底沉渣厚度决定:

(4)泥浆指标:第1次,比重不大于1.25,含砂率小于4%,黏度16~22s

第2次,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

(5)射风结束后,应立即灌注首盘混凝土。

9效益分析

实践证明,采用高压风辅助清孔,减少孔底沉渣厚度,压缩清孔时间,缩短了从成孔到成桩的间隔时间,施工进度加快。

经实测,比常规清孔工艺缩短清孔时间2~4小时以上。按此计算,每根桩可节约用电近70KW/h,使成本也有所降低。

高压射风辅助清孔,采用的均为常规机械设备,操作工艺简单,效率较高,一台清孔设备可供8台左右钻机作业,真正实现了投入小,见效快。

猜你喜欢
孔底沉渣清孔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基于数值模拟的上向扇形孔孔底距优选研究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浅谈内孔孔底精整创新技术
冲击成孔灌注桩桩底零沉渣施工方法
关于灌注桩沉渣厚问题的探讨
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
AVE-763C型尿液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管型的准确性
沉渣厚度检测模拟试验及应用
软土地基正循环钻孔灌注桩二次清孔工艺选择及其最佳清孔时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