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词典故知多少(上)

2009-12-09 05:55乙常青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采薇嵇康比喻

袁 亮 乙常青

班马离群之马。语出《左传·襄公十八年》:晋齐交战,齐侯因形势不利连夜撤军逃遁。师旷报告晋君:“鸟雀的叫声,意味着齐军已逃遁。”邢伯对中行伯说:“我听到班马之声,这说明齐军已经逃遁。”叔向也报告晋君说:“城上有乌鸦,意味着齐军逃遁。”结果,三人的判断都没错。后来,人门在送别诗文中借“班马”以抒发惜别之情。如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板荡指《诗经·大雅》中的两首诗《板》和《荡》。《板》和《荡》都是吟咏讽刺周厉王无道之诗。后来,人们以“板荡”连用,指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不宁。如岳飞《五岳祠盟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

抱冰形容刻苦自励。《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载:勾践与吴国交战,兵败国破,沦为俘虏。经过努力争取,吴国才放他回国。为了报仇雪恨,勾践不再贪图享受,而是自苦心志,自磨体肤,自劳筋骨。脚嫌冷偏把脚浸到冷水里,冬天抱着冰块,夏天却又烤火,把苦胆悬在门上,出门入户都要用舌头舔一下尝尝苦味。元稹《冬白纻》:“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抱柱《庄子·盗跖》:古代一男子名叫尾生,与一女子约会桥梁之下。尾声早早就到了,但女子却没来。尾生坚信女子会来,在那里耐心等候。一直等到河里涨水,他还不离去。水位渐涨,他抱着桥柱,仍在耐心等待。水漫过他的膝盖,漫过他的腰眼,但他还在等待。终于漫过他的头顶,他为守信履约而付出了生命。尾生后来就成了忠贞于爱情男子的象征。后以“抱柱”比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冰玉《晋书·卫瑜传》:卫玢娶了乐广的女儿为妻。丈人和女婿都驰名当世。当时有人评价说:“妇公冰清,女婿玉润。”后以“冰玉?比喻人品行高洁。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采薇”喻指隐居避世。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后来也指坚守节操,如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长城《宋书·檀道济传》:南朝宋代名臣檀道济,当初追随刘裕举兵,为之冲锋陷阵,屡建奇勋,为宋王朝的建立、巩固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刘裕晚年长期生病,担心死后嗣君对檀道济难以驾御,便捏造罪名,加以杀害。檀道济被捕时,极为愤怒,他斥责道:“你们怎能自毁长城呢?”后来,人们以“长城”代指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陆游《书偾》:“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凡鸟《世说新语·简傲》载:嵇康与吕安交情深厚,每当相思惦记时,往往不远千里,驾车拜访。一次,吕安想念嵇康,便驾车前往拜访。赶到嵇家,嵇康有事外出。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邀请,吕安却连门也不肯进,只在门上写了个“凰”(凤)字便扬长而去。嵇喜没看出吕安的用意,只以为“凰”字是吉祥字眼,十分高兴。其实,吕安的“凰”字,义为“凡鸟”的意思,讽刺嵇喜是个庸才。后来,人们在诗文中,多以“凡鸟”比喻庸才。王维《春日与裴迪访吕逸人不遇》:“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冬爱《左传·文公七年》:一次,有人问贾季说:“赵衰和赵盾父子俩哪一个更贤能?”贾季回答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意思是说赵衰如冬天的太阳温暖可爱;赵盾如夏天的太阳炎热可畏。后来,人们以“冬日可爱”简称作“冬爱”,喻仁爱可亲。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踌躇冬爱,怊怅秋晖。”

放达率性而为,不受礼法及世俗之见的拘束。《世说新语·任诞》载:刘伶经常酗酒,性情“放达”。一次,他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坐在屋子里,有人来访看见了,便讽刺他。而刘伶说:“我以天地作为房屋,以居室作为裤子。你们为什么要钻到我裤子里来?”

出山《晋书·谢安传》:谢安为东晋重臣,为人雅量深致,才智超群,治民御敌屡立奇勋。他曾一度辞官隐居东山。但是有人说,他不做官对不起老百姓,于是他又出山做官。后以“出山”喻“出仕”。《三国演义》:“愿先生不弃鄙见,出山相助。”

樗栎樗,落叶乔木,又名臭椿。栎,木名。《庄子·逍遥游》:路边有一棵臭椿树,树身臃肿,枝条弯曲,不成材。匠人路过这里,谁都看不中它。《庄子·人间世》:一个匠人在曲辕看见一棵很大的栎树,其树冠大得能为几千头牛遮阴,树身粗达一百围。匠人认为它是无用之材,不去砍伐它,它才得以长得这么大。后来,人们将“樗栎”连称,比喻无用之材。欧阳詹《寓兴》:“桃李有奇质,樗栎无妙姿。”也用作谦辞。苏轼《和穆父新凉》:“常恐樗栎身,坐缠冠盖蔓。”

辞第《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为汉朝大将,率兵抗击匈奴,屡立奇勋,汉武帝对他很器重。汉武帝曾教他孙吴兵法,他回答说:“看看方略就行了,不要去学习古代兵法。”汉武帝表彰奖励他,为他建造府第,要他去看看建造情况,他却推辞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意思是说,匈奴还未消灭,我怎么能够成家呢?一席出自肺腑的话,令汉武帝十分感动,因而更喜欢他。后以“辞第”,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啖蔗吃甘蔗。《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吃甘蔗,先吃甘蔗的梢而不先吃甘蔗的根。有人问他原因,他说:“这样可以渐至佳境。”后来,人们用“啖蔗”比喻处境逐渐好起来。韩愈《答张彻》:“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

猜你喜欢
采薇嵇康比喻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比喻
嵇康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比喻最爱
妖藤
什么是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