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管理三十年研究综述

2009-12-10 06:47李向东杨三艳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吴 浩 李向东 杨三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依据成果数量和重大管理事件,将其划分为恢复、发展、深化三个阶段。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呈现“四多、四少”的特点,今后应更加关注农村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管理、职业培训管理及实训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 三十年 研究综述 研究前瞻

[作者简介]吴浩(1984- ),男,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能力开发与职业教学论;李向东(1964- ),男,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教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能力开发与职业教学论;杨三艳(1984- ),女,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师范教师教育。(天津300222)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职教专项课题“21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反思与前瞻”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JA094012)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05-03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职业教育管理的研究逐步深化、扩展,职业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数量从零星分散转变为丰富多彩;研究内容从管理体制、理念等宏观研究转变为招生、就业、教学质量等微观研究;研究队伍从学者为主转变到职业学校一线人员为主。

一、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三阶段划分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对1979~2008年间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并从纵向(时间)、横向(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其中,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到相关论文1729篇,通过国家图书馆、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检索到相关著作32种。事物的发展与其存在的背景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同样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结合时代背景,以职业教育重大事件和每年职业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数量(见下图)为依据,本文将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恢复期(1979~1995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并相继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的战略。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自1979年,我国教育行政机构得到恢复、发展和改革,各级政府认真履行领导和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能,职业教育基本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这一时期的文献有74篇,且每一年研究成果数量增长幅度不大。

通过对这一阶段学术论文的分析,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费重阳首次在文章《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统一管理型好,还是分散管理型好?》中涉及职业教育管理这一概念,重点对分散型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系列问题。二是对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研究。如黄日强在《中德职业教育法规管理之比较》一文中,通过对西德与我国职业教育法规管理的比较、分析,指出两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职业教育,并分析了西德职业教育的法规管理卓有成效的原因以及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因素。三是出现了少数学者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如杨联展在文章《浅谈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中提出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要落实好教学管理的领导班子、做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等等。

2.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期(1996~2004年)。这一阶段发生了对职业教育管理影响较大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二是教育并轨,大中专学生统招统分制度被打破,学生非义务教育阶段支付一定学费。前者无疑为改善职业教育管理带来新的契机,后者则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面临新的课题。这一时期,文献数量达到662篇,且从1996年开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长。

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归纳,本阶段对职业教育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第一,对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如纪芝信在《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一文,提出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分为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管理模式、董事会制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模式以及调控管理模式。第二,对职业学校管理的研究。如王和在《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特点与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中,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基本特点、职业学校管理要处理好的问题,并提出了职业学校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第三,对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如隋志成在文章《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中,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僵化,逐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产业与社会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3.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深化期(2005~2008年)。2005年,国家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同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并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时间虽短,但职业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数量已达1033篇,且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通过分析归纳,本阶段对职业教育管理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第一,对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如孙长友在论文《对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中,强调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要解决质量问题,建立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可保证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地提高,有利于我国学校教育管理走向国际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规范和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等等。第二,对职业教育师资、学生管理的研究。如于朝晖等在《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对策思考》一文中,分别从“德”与“制”两个角度,对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对策。第三,对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研究。如袁丽英在文章《职业教育课程管理:问题与对策》中,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存在着体制不健全、区域不平衡、内容不规范、手段不科学的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逐步规范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内容,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研究,等等。

这一时期深化了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研究,另外出现少许对于职业教育科研管理、职业教育学分制管理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生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如李景霞在文章《关于职业教育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构建》中,提出加强对职业教育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构建;刘嘉在论文《职业教育学分制改革的管理思考》中,提出职业教育学分制改革的管理策略等。

二、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内容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1979~2008年间的研究成果分析,笔者认为该领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研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研究,职业教育师资管理研究,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管理研究,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职业教育管理理念研究,对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研究等。这几大方面的研究几乎覆盖了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全部内容(各项内容研究比例见下表),以此为依据,本文认为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政策导向多,基本问题研究少。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及教育并轨,再到200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呈现出恢复—发展—深化的趋势。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管理研究隐含着两条基本规律:第一,政府、学校、个人对职业教育管理的研究在政府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下逐渐增加;第二,很多研究对职业教育管理政策阐释多,而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得少,且研究的视角过于狭窄,普遍集中于对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宏观分析,较少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对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2.文献总结多,实证研究少。实证研究少、不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很多研究者没有进行实际调研,就直接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缺乏说服力。黑格尔说:“绝对的方法不是像外在反思那样对待自身,而是从它的对象本身去采取规定的东西,因为这个方法本身就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职业教育研究应在其他学科,比如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等的基础之上,调查、分析深入职教实际,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探索职业教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纯粹的文字组合。

3.经验总结多,独立、自由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少。近年来,职业教育管理研究成果数量很多,但高质量的创新成果非常少见。其原因主要在于研究人员多是直观经验丰富,但缺乏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基础,往往就事论事,不能概括升华为理论。究其原因,一是研究盲目跟随政策导向,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或政策主导,所以很多研究者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学术研究使命;二是人云亦云,没有调查、质疑、反驳,只是借用其他学科的现成观点和方法来炒夹生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

4.国外介绍多,自主创新少。中国的教育问题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只能用中国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应该吸收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先进理念,不能简单模仿其操作方法。自主创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管理之路,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但据检索到的文献统计分析,涉及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文章几乎都是简单地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现状、模式、策略等,如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的职业教育管理等,虽也提出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启示意义,但文章中缺少实证,只能算是简单的模仿,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研究。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当前职业教育研究来讲尤为关键和迫切。

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前瞻

当今是一个大力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推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时代。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教育管理科学,也应随着社会大变动、大转型的浪潮而转变。据《光明日报》报道,截至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四类学校,总计达到14767所,年招生规模为810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另有高等职业院校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310多万人,在校生900多万人,招生规模也已占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一半。同时,面向城乡劳动者举办的各种培训也在广泛开展。由此导致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态势,政府职能发生变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将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教育管理者的角色也由此而逐渐转变,教育管理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逐渐加强,看待问题的视角和方式得以重构,相应的学术研究立场和价值伦理取向,也亟待转变。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将集中在以下几点:

1.农村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我国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相对落后,农民培训经费不足、培训立法缺失的现状十分严重,因此,普及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分层次、按需求、有计划地进行农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的研究是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2.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管理研究。招生与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率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的重要指标之一。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学以致用、产学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探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文章比较少,今后主要解决学生的所学专业与未来就业岗位的一致性问题,以及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满足岗位需要的问题。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仍然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热点。

3.职业培训管理研究。社会呼唤具有熟练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许多技术性和技能性岗位以及诸多新兴职业和岗位严重缺人。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社会技术性和技能性人才需求,“十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亿人次,这样大的培训任务仅靠政府部门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职业学校实施培训工作,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系统的课程计划管理、课程标准管理、教育内容管理等以确保职业教育质量。

4.实训基地管理研究。实训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亦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为了能够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除了加大对校内、外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建设的投入,建设合格的校内实践教学设施,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必要的实验、实训外,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实训基地的优化管理,提高实训基地的运作效率,这就要求健全实训基地体系,加强实训基地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费重阳.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统一管理型好,还是分散管理型好?[J].教育与职业,1985(1).

[2]杨联展.浅谈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综合专辑),1995(s1).

[3]纪芝信.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J].教育与职业,1999(6).

[4]王和.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特点与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0(2).

[5]隋志成.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4).

[6]孙长友.对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6).

[7]于朝晖,辛炯.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08(20).

[8]袁丽英.职业教育课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

[9]李景霞.关于职业教育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构建[J].职业技术,2007(24).

[10]刘嘉.职业教育学分制改革的管理思考[J].大众科技,2008(11).

[11]杨为群.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2]叶有澄.创新管理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0).

[13]黄日强.中德职业教育法规管理之比较[J].中国教育学刊,1989(3).

[14]刘春生,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15]金童,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新时期职业教育管理百科全书编委会.新时期职业教育管理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

[17]费重阳.技工学校管理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

[18]邸鸿勋.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9]王义智,等.职业学校管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杜,1998.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敦煌古代武术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