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为什么缺乏“成就感”

2009-12-11 09:32章剑和
师道 2009年11期
关键词:成就感情怀生命

章剑和

曾听到不只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工作、面对学生,我根本体验不到一点儿“成就感”。这话让我震惊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成就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百科全书》中对“成就感”的解释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个体在某种活动中感受到愉快、成功时,便会对该项活动产生兴趣,进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不少的教师在工作中体验不到“成就感”这一现象所昭示的正是教师工作兴趣的丧失。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

我认为教师“成就感”缺失的原因除了教师工作的长期反复性使教师难以静心体验“成就感”和社会环境给教师以巨大的压力使其难以体验到“成就感”之外,更主要是教师教育情怀的缺失。

教育的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心灵状态,达到的一种心灵境界。它指向一种执著的大爱。爱是教育情怀的魂魄。教育有两个伟大的目标,一是让人聪慧,一是使人高尚。教育情怀的第一特质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的未来。并且深深懂得人的重要,人在这个地球上的不可替代性。

徐南平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担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苏州市挂职副市长,是我们国家某领域首席科学家,他在科学界是一位既年轻又有影响力的专家。前不久在安庆市召开的安徽省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他作为安庆籍名人应邀在会上作报告。收到邀请后,徐南平先生好几天都没睡着觉,他在思考,因为来到家乡,并且面对着故乡的教师,他说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的,感谢故乡的教育,感谢故乡的教师,没有昨天的教育就没有他的今天,教育成就了他的今天和他的未来。

他在报告中讲了四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7岁时,因为有些原因他要离开班级,当时班主任非常浪漫,作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举动,紧紧地抱住他,老师说真舍不得他离开,当时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地被感动了,他体会到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爱。四年级的时候,小小徐南平因为调皮,又一度成为全班最差的学生,父母准备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老师比他还着急,一次一次地家访,告诉他父母这个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一定要让他读书,老师说他一定会变好,他不是差生。在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课堂继续他的学习,他体会到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期待和宽容。还有在初一的时候,有一天课上他津津有味地看《三国演义》,那个时代得到一本《三国演义》是非常难的,他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却被老师发现随即把书收走了,他当时心理非常着急,生怕老师把书撕掉,因为书是借来的。结果上完课以后,老师说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一起来鉴赏《三国演义》最精彩的篇章,老师讲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徐南平说那简直就是他一生听到的最优美的诗篇,下课后,老师把书还给了他并且说了一句:“读书很好,但不要上课的时候看,否则的话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认识到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激励。高三的时候,他每天晚上都学习到12点钟,老师陪伴着学生,他看到老师一头青丝已经变成白发,他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付出。他四个部分共总结了四句话:教育是一种关爱,教育是一种激励,教育是一种宽容,教育是一种无私付出。他的讲话非常简短,但还是激起场上热烈的掌声。

是的,教育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它深沉而久远,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没有责任就搞不好教育。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心中总是有教育的故事,不管他后来从事什么职业,身上总是会有老师的影子,那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老师一头想着学生的今天,另一头却想着国家的未来。

显然,如果一个人在教育岗位上,没有对人的价值的认知,没有对人的成长、发展、未来的关注,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获利,那他就没有教育情怀,又何谈教育的“成就感”。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我们教师如果没有自我专业追求,如果没有为理想信念而努力的坚毅和持久,我们能在平凡的工作中迸发出无限的潜能、激情和活力吗?如果我们工作的目的是功利性的,那只有小我,不会有大爱,如何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信任?

教育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精神运动,而教师应该是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并能将之贯彻到教育实践中的"生命工作者"。教师的生命意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学生层面——尊重每一个生命,平视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教师层面——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让自我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综合层面——注重互动,注重对话,注重生命轨迹的相交,使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群体生命在交往过程中互相交融、互相统一、互相印证。

教师用生命之光,在为学生点亮心灯的同时,也是自我生命的升华,教师在教育当中能够把光明带给学生,是最富有感召力和最有魅力的。一个深受欢迎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应该时时处处充满着高度的诗情和画意,让学生处处都感受到他温暖的阳光和甘甜的雨露,他能够将富有震撼性的召唤带给大家,这种意味深长的震撼往往可以抖落学生心中的尘埃,让其充满激情和理性,一堂课下来,学生面对着虽然疲惫但精力仍然充沛的老师,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充满了幸福和欢乐,所以学生的成长带给老师的幸福是深刻而持久的。

教师要能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首先就必需认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承担的重大使命,具有教育情怀,则能面对教育的现实与困境,能够对教育的细节进行关注和审视,对教育的常规进行批判和反思,更会对教育的未来和发展倾注挚真的情爱。一个真诚、勤勉、敬业、超越,能够把自己的生命融于教育这一宏伟事业中的教师,他才会眼光高远、行为执着,永远向着教育及人的未来前行……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有人说教育是一幅画,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是一首常唱常新的歌,其实这一切皆是一种情怀。教育是一种温暖的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它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它可以点石成金。正是这样的爱,才让教师在年年、月月流淌着平凡的日子里,感到教书育人工作的美丽、快乐和幸福!

学校是思想创生的地方,而教师则是这一创生的引导力量。他是独立的精神主体,他的价值在于创造。苏格拉底、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当我们提到这些名字的时候,联想到的往往是他们视学校如家庭,视教育如生命的形象。他们奔放的豪情、深邃的目光、坦荡的胸襟、恢宏的气度和过人的睿智,折射出的正是他们独特的教育情怀。

(作者单位:深圳市莲塘罗湖外语学校)

责任编辑萧田

猜你喜欢
成就感情怀生命
新课改中英语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改变
让数学学习焕发活力和光彩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