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

2009-12-16 09:18
江西教育B 2009年10期
关键词:玉山县玉山教师队伍

山 甲

玉山县教育名片

概况:玉山县总人口56万,各级各类学校503所(其中幼儿园284所),学生92 149人(其中在园幼儿13 680人),教职工4 064人,每万人口培养了近400名大学生,教育质量连续位居上饶市(12个县市)榜首,并因培养了300多名玉山籍博士而被赞誉为“博士县”。

理念:让每一所学校都可持续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快乐成长。

感言:教育是爱的艺术,更是责任的唤醒。

玉山县地处江西东大门,有一千三百多年建县历史,交通便利,素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的美誉,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玉山县继承重教兴学传统,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超越落后的经济基础,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玉山是如何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玉山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玉山县教育局局长吴柏巨。

记者:多年来,玉山教育质量一直在上饶市领先,特别是近年来,玉山县在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科学管理和均衡发展等方面亮点纷呈。那么,在玉山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吴柏巨:我认为玉山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战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环境;二是玉山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始终站在科教兴县的高度,组织、领导基础教育的改革,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三是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群众希望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为玉山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四是教育行政部门历来重视教育的科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抓住了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形成了玉山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记者:您谈到了玉山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着力抓好教育的科学管理,在这方面,玉山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吴柏巨:玉山基础教育之所以能跨越式发展,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转变观念,改革创新。

一是推进教育管理创新。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管是为了不管。多年来玉山注重抓住教育管理这个常规武器,坚持民主性、科学性、依法性原则,从管理上创新,向管理要质量。一方面,引进“项目管理”,通过“定量、求质、考绩、奖优”等措施,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目标、方案,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让制度说话,用制度为管理保驾护航,建立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不断夯实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这个基础,形成了一套科学、能动、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是推进教育结构创新。近年来,玉山积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为目标,着眼于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对教育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方面,坚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办学效应,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面调整中小学布局。小学由300所撤并至165所,初中由28所压缩为21所。高中段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中毛入学率由1996年的25.7%上升到79.8%,提高了54.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1996年之前,全县拥有的计算机不足100台;到2008年底,全县中小学微机装备率分别达到95%、91%,语音室普及率分别达到99.4%、98.2%。

三是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在办学体制改革上,采取优惠政策刺激民办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加大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实行了校长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和教师全员聘任、末位淘汰制;坚持了“五率”同抓、“四项”同评,花大力气抓好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满意率,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教育规律”等四项内容科学地评价考核乡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

四是推进教学整体创新。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培养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立县、乡、校三级教育科研管理网络,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如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教学的实践探索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同时,深化考试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小学实行了“等级+特点+鼓励性评语”的等级制;在初中积极探索非毕业年级考试制度改革,形成了“3+综合科”考试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记者: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优质基础教育,教师是关键。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玉山是如何采取措施,保证这支队伍与时俱进的?

吴柏巨: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没有一流的办学条件,但是,只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样可以赢得教育的主动权,创造出一流的教育质量。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坚持从基础抓起,从基本功抓起,从年轻教师抓起,始终把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名师队伍,作为发展优质基础教育的先导工程,常抓不懈。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出了“一大活动、两个办法、三大工程、四项竞赛”的系列举措,锤炼教师队伍。

“一大活动",即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学理论、学业务,讲政治、讲师德,比基本功、比特长”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岗位大练功。

“两个办法”,即制定了《玉山县中小学教师行政管理办法》和《玉山县中小学教师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用制度规范教师晋升、职评、调动、离职,对教师的业务知识、技能和组织教育教学等提出了28条“素质提高”的具体要求。

“三大工程”,即实施名师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和教育科研工程。以每年一次的“教苑之星”评选活动为载体,促进名师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健全并形成了全员校本培训、骨干基地培训、薄弱学科进修培训和专家型教师跨区域培训四种培训制度和培训模式,以集中培训和跟踪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项竞赛”,即组织全体教师赛师德、赛基本功、赛“一专多能”、赛现代教育技能。经过多年实践,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全员竞赛管理模式,即突出县教育局行政管理主体作用,开展好县级和校级这“两翼”竞赛。

记者:面对时代的挑战,今后将如何把玉山教育这块品牌做强做大,增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后劲呢?

吴柏巨:玉山基础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适度超前、质量优先、打造品牌、提升档次”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整体推进,立体实施,群体创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目标是: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争取在三年内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并力求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改革有新的突破。具体说来:

一是进一步强化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努力引导各级党政领导牢固树立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生产投资和关键性基础设施投资的思想理念,打破“村属小学”“初中乡属”旧观念,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教育发展观,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

二是大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把均衡发展确立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玉山义务教育发展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积极破解县城大班额问题,力争3~5年筹备新建、升格3所县城小学,使县城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互动、资源整合、政策倾斜、手段现代化等措施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三是积极开拓课程改革的发展平台。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开辟第二课堂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积极践行“三同”(同学习、同活动、同责任)和“三会”(会学习、会负责、会共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强力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积极探讨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是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培植壮大教育发展的支柱。积极探索教师的代理制度,成立县教师交流服务中心,让学校根据工作需要通过“中心”自主聘任教师,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用人制度上存在的教师职务终身制、人员单位所有制;鼓励教师跨校联聘、互聘,融通使用各类学校师资,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争取多方支持,建立健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本栏责任编辑廖肇银

E-mail:wuyin2@126.com

猜你喜欢
玉山县玉山教师队伍
月季盆景欣赏(二)
月季盆景欣赏(一)
玉山县横街镇:搬迁后扶出新招 振兴发展有新貌
新年献辞
附式石盆景欣赏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玉山县观赏石协会成功举办20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玉山县辣椒2+X田间肥效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