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伪平等”

2009-12-16 09:18李江波
江西教育B 2009年10期
关键词:爬山虎教者叶子

李江波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了“平等对话”的理念,很多教育媒体呼吁着“平等”,可实际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做到了“平等对话”呢?笔者审视了一番教育教学现状,作出了判断:教师仰视教材,学生仰视教师。请看教学片段。(《爬山虎的脚》)

师:大家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语言多美啊!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先观察叶子,然后观察爬山虎的脚。

师:是啊,观察很有顺序。

生:观察了爬山虎的叶子有风和没风时的样子。

师:有动态也有静态,让我们感觉真美。

……

这个片段被很多教师赞赏,认为教者让学生独自评析,体现了自主。可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否体现着教者的思想——这是名篇,要学生从中学习。如此就有了主次之分,就存在仰视教材的嫌疑。如果按照“平等对话”的思想进行教学,对文章就不仅仅是学习和吸收,还可以质疑,甚至“挑剔”。学生可以吸收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同时也可以以对话的心态和作者交流。如上述片段,学生可以说,如果我来写我会这样写……你看到的是这样的,我看到的却是那样的……教师为学生真正创设交流的氛围,那才是真正的平等,是学生和作家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和教材的平等对话。

有时,我们看到,教师范读以后,会说:“谁愿意像老师这样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很显然,教师把自己摆在了中心位置,潜台词是你们都得像我这么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模仿教师,缺乏创新。怎么能说教师和学生是在平等对话呢?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学会倾听,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学习伙伴地位,只有这样,才算真正落实了“平等”理念。(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喜欢
爬山虎教者叶子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