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

2009-12-16 09:18王国花
江西教育B 2009年10期
关键词:答语子贡论语

王国花

【教学片段】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子贡问了一个哪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子贡问的是“有一个说法可以用来践行一生吗”,孔子答的是“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论。课文《〈论语〉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根据不同水平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别讨论2~3则问语设计。先各自独立思考,再讨论修正,最后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彼此的学习成果。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像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到问语前面吗?(生有点不理解)

师: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

生:子贡。

师: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前面。是不是?(生笑了)

生:×××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生齐:同意)

师:下面,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

【赏析】新课程理念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则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玄奥和神秘,只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运用起来并不困难。本课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科学分组,不同能力的学生互相搭配,彼此补充,相互学习,在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问语的个性化添加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古文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一堂好的语文课可以和一档有观众积极参与的精品电视节目相媲美,本课执教者就像一位好的节目主持人一样,自如地驾驭课堂,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教材的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其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会、见解以及情感态度,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喜欢
答语子贡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半部《论语》治天下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