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被文字“过滤”掉的教学艺术

2009-12-21 02:57张齐华
江苏教育 2009年18期
关键词:口算陈老师文字

张齐华

因为现场聆听过陈静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一课。故而对其课堂中弥散着的那种激情、感性和智慧,有过鲜活而直接的感受。然而,读完这一课的教学实录,我不得不遗憾地说。那种试图想用文字来真实还原、再现课堂的愿望,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确,正因为是艺术,它就少了技术的确定与规范。而多了一种变动不居的多变性与创造性。并且,一旦试图用文字固定下来时,教学艺术本身原本所附着的在场感、情境性、模糊性。便在不经意间被过滤了、剥离了。剩下的,只能是对课堂现场的一种事实层面的还原,而少了对教学艺术本身的生动再现。就像是面对一部经典的电影,仅仅阅读剧本,即便是最完整、最翔实的剧本。也无法让我们真实把握电影艺术的全部魅力一样。作为课堂的亲身经历者,我试图做的。正是这样一种再现与还原的工作。

记得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全部魅力,大致就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我看来。陈老师所执教的“口算”一课,倘若需要透过文字找回那些被过滤掉的成分,大概莫过于此。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口算这一内容并不具有多大的内在思维挑战性。即便是外在情境包装的空间与可能也不大。无疑,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不觉得枯燥已属不易,而要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欲罢不能、流连忘返,更是难上加难。难能可贵的是,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被唤醒的思维激情、被激励的交流欲望以及在课堂上呈现出的一种被深深鼓舞的生命活力与状态。

回到课堂的真实情境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唤醒、激励与鼓舞。首先源自于陈老师对学生思维水平、认知规律以及童性的一种真诚体察与深刻把握。用她的话来说,“孩子好玩、好胜、好强,喜欢接受挑战,那我们的课堂就应该顺应孩子们的这些天性与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中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事实上,面对教师充满期待甚至带有一些智力“挑衅”的引导,“早听说咱们班同学口算特厉害,所以准备了几组题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别急,这几题都是我们学过的口算加法,如果把这几题加点难度。你们还会做吗?”学生能不激动,能不主动人套吗?难怪有人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就要学会“忽悠”。我以为,陈老师显然深谙此道,并已在课堂上驾轻就熟。

其次,这种唤醒、激励与鼓舞。还表现在陈老师对孩子真诚的爱、欣赏与认同上。没有什么能够比在课堂上获得教师最真诚的认同更让孩子感到鼓舞与激扬的了。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得多好啊!嗯,难怪你填得这么好!原来你非常会思考!……当俯拾皆是的类似评价充盈在课堂上时,我只能说,它构成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是一种饱含着期待、激励的“学习场”。事实上,在这样的学习场上。我们的确见证了学生内在潜能的释放与张扬。

最后,这种唤醒、激励与鼓舞。还体现在陈老师对具体思维进程的准确引导与巧妙点拨上。离开学生思维活动本身的有效推进与纵深发展,再热烈、激扬的课堂学习氛围都不免落于空洞、流于形式。对此,陈老师显然保持着必要的警惕,并用她灵活多变的教学驾驭,演绎出自己的独特思考。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僵局,她即时介入。一笔荡开,学生顿觉豁然开朗;当学生的理解集于一端,而对更多新的可能性熟视无睹时,她总能四两拨千斤,巧妙拨开思维迷雾,将学生的思维领入开阔地带;当学生的认知遭遇挫折,她总能不慌不忙,耐心倾听,并在最适宜、最恰当的时机春风化雨般地给予巧妙点拨与纠正

我曾在课后试图就“这些灵光一现的教学引导究竟是否早就刻意准备好”而进行过求证,得到的答复是,“当我们的课堂始终将学生的内在感受、生命状态、思维流程放在心上时。当我们的教始终处在为学生的学做好真诚服务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引导、点拨。甚至于那些激励、唤醒和鼓舞,便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了”。

想起华应龙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课堂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才猛然醒悟,原来,一切的教学艺术也不应是刻意雕琢的,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陈老师的课堂,何尝不是一种生动的注脚?!

猜你喜欢
口算陈老师文字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我的科学老师
梦中的文字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小陈老师来上课
智趣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