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造就美国精神

2009-12-21 05:11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09年8期
关键词:密西西比河荒野铁路

晓 愚

美国1980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荒野传统指导》中的第一句话便是“美国在荒野中孕育”,这里的荒野,大体上指的就是宽广辽阔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利坚民族充沛的精力和才智都投入到了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征服中。

密西西比河水系盘延北美大陆,其重要的支流有54条。西侧的支流发源于落基山,东侧的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密西西比河流域原来是印第安人生活资料的天然中心和种族繁衍的天然发源地。16世纪以后,欧洲殖民者蜂拥而至,打破了印第安人封闭、隔绝的生活。先是西班牙人,接着是法国人,后又有英国人,他们接踵而至,美国人则更是后来居上,继西、法、英之后,以不可阻挡的西进运动,开始了从大西洋沿岸向西急速推进的历程。

美国人在立国之前,仅是偏居大西洋沿岸狭长地带的英国殖民地。生性不安分守己、野心勃勃的美国人注定无法接受偏居一隅的现状。先通过1775年举旗的独立战争,迫使英国将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转让美国:后又从西班牙人那里得到在密西西比河从源头到河口的航行权,更在1803年凭借杰斐逊总统的智慧和巧妙的外交方式,使法国以廉价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当时的路易斯安那,并不是现在的路易斯安那州这么小,它包括了密西西比河及其广大河谷灌溉地域,自阿巴拉契亚山脉迤逦到落基山,南自墨西哥,北到加拿大,地域辽阔,是密西西比河的主干部分,处于北美大陆的心脏地带。路易斯安那的购买,使整个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成了美国的内河,使美国获得了成长为一个大国所需要的足够坚实的物质基础。40年后,美国又在对墨西哥的战争中夺去了邻国的一半领土。就这样,美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完成了在北美大陆的疆域扩张,而密西西比河水域又将国土连成一片,整个大陆“好像是为一个伟大民族准备的空摇篮。”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上帝特别的恩赐,这种“天定命运”的“使命“意识,成为始终存在于美国文化中的神话之一。

而西进运动和在广阔未知的大陆上开发自然、迁徒无定、创造新生活的历程,又铸就了美国人独立进取的开拓精神,凝炼出独有美国特色的文化。一句话,荒野造就了美国。

美国人乐观、自信,这“不是凭空臆想,而是他们耳闻目睹的事实。”他们从欧洲来到新大陆,从东部迁徙到西部,在创造一种新生活的历程中,他们每天都能看到荒野变绿洲,村庄变城市。他们抢着造汽船、修铁路、开运河,从事永不停息的尝试和冒险。

汽船的出现和汽船竞赛最有说服力地表现了“总是向前闯”、“最富有进取心“的美国人的精神。1811年9月,第一艘汽船”新奥尔良号”开始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他们总是希望疾驶的汽船“快一点”、“再快一点”,以致常常使汽船锅炉的设计能力承受不起加速的压力,频繁发生的汽船爆炸,使人们一次次亲眼目睹横飞的碎片、喷射的蒸汽、滚滚的锅炉水和乘客们痛不欲生的尖叫声、哭喊声。对人们来说,如果再要选择乘坐这样的汽船,是需要勇气的,但是,就是这种葬身于烈火硝烟之中的危险也阻挡不住移民们匆匆的脚步。

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的交通运输进入铁路时代。美国的铁路像它的汽船~样,刻画着“美国造”的特点。铁路在荒芜的土地上铺设,西进的移民接踵而至。铁路公司为获得先行占地权和取得最大利益,仓促赶工程、追速度,以致无法兼顾安全,结果使美国西部铁路事故像以前的汽船事故一样层出不穷,臭名远扬。然而,铁路终于给美国西部的开发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一个高度文明的民族不声不响地在一片广衰大地上散布开来。到1880年,美国已建成的铁路达15万多公里,而当时整个欧洲铁路总长不过16.9万公里。

美国发展实在是太快了,这使得美国人来不及也不喜欢旧世界的深思熟虑。他们讲究实际,想干什么,马上动手就干,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轧棉机、缝纫机、电报电话……发明层出不穷。在欧洲人看来,这些不屑一顾的小打小闹的小玩意,美国人却乐此不疲,不因小而不为。西进运动中的拓荒者要层层面对意想不到的事件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任何人都必须时刻为充满风险的转变做准备。灵活应付,永不停歇的尝试,崇尚科学,爱搞实验,成为他们性格中根深蒂固的特点。多营博能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美国人的求实精神和属意于未来的生活态度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他们不知道而且不承认有什么可以阻碍他们,他们常常会以一种自信的夸张习惯来说话。他们用“城市”来代替城镇、用“大学”来称呼学院、用“大酒店”来称呼乡村小店,这种被外国人看来简直是吹牛的陈述方式却能得到美国人的普遍欣赏。

频繁的流动性也形成了美国特有的生活方式。一位英国记者生动地概括说,“‘屁股坐不住是美国人的突出特征,美国人‘面向着未来,背向着过去,‘随时在整装待发,重新开始”,他们一次次在西部的一个个新地方定居下来。19世纪40年代,常见的大篷车车队浩浩荡荡地驶过“远西”的陆上小道,密西西比河畔远远地留下了他们的脚印。直到今天,“到一个新地方去开始一种新生活的愿望仍在美国随处可见”。“美国人平均一生移居14次,而日本人只有5次。”

西进运动也铸造了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尊崇自由的性格。

美国人认为,西部存在着广阔的“自由”的土地,新大陆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天堂。如今,从欧洲越洋进入纽约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纽约自由岛上的巨型自由女神铜像。女神右手高举明灯,召示着人们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但遗憾的是,所谓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在美国从来都是双重标准。

而最近,2008年一场肇始于美国的金融海啸也让很多人明白了,强大的美国模式并非完美,也不是人人都可适用的“灵丹妙药”。

猜你喜欢
密西西比河荒野铁路
昌耀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哈克贝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的象征意义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建国后毛泽东的密西西比河之梦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