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在职党组织建设 构建和谐健康社区

2009-12-21 01:29李跃丽
经济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和谐党组织党员

李跃丽

摘 要:当前,非在职党员在社区党组织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如何发挥好非在职党员作用,对构建和谐健康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强化网络构建、创新管理办法、发挥资源优势等方面,对在社区发挥好非在职党员作用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非在职 党组织 党员 和谐 建设

中图分类号:D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291-01

我们河南油田五一社区南区党总支共有党员381人,其中非在职党员351人,占党员总数的92%。搞好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搞好和谐南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南区管委会党总支注重以非在职党组织建设重点,紧紧围绕整体工作目标,规范各项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通过强化网络构建、创新管理办法、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起以党员为主导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强化网络构建,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随着油田改革形势的发展,非在职党员占南区党员队伍的数量越来越大,且成分复杂、素质不一、个体差异较大。鉴于此,我们把党总支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加强对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上来,及时构建组织网络,理顺非在职党员的组织关系,加强非在职党组织建设,使非在职党员重新找到了“娘家”。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党建工作不留“死角”。2008年,我们利用小区机构整合和居委会换届的机会,明确在党总支下设立5个党支部,并按居住相邻便于活动的原则重新划分了支部区域,对支部成员进行了改选,推选了5名政治素质强、党务知识多、工作经验丰富的非在职党员分别担任了支部书记,同时还推选20名威信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了党小组长,将351名非在职党员全部纳入到了组织的管理之中,形成总支书记负总责、总支委员分工负责、各党支部书记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党组织建设体系,使非在职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为了全面掌握非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各党支部还建立了非在职党员花名册,将他们的原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流动情况、思想情况,都一一进行登记,做到了“五个清楚”,使组织与党员之间“沟通有桥梁、管理有渠道”,消除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增强非在职党员的组织观念。针对非在职党员不好组织、教育管理工作难开展的实际,我们根据社区党委统一安排,制定了《南区党组织“三创三争”活动办法》、《非在职党员学习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非在职党员组织生活规章制度、小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总支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等多项党建工作制度。针对不同类型党员,实行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公益性岗位党员实行“周清式”管理,鼓励自学的同时,将学习具体安排到每周,每周一集中学习,对学习中理解不深刻、不透彻的问题、认识模糊或模棱两可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集中群众的智慧来求得问题的解决。对流动党员实行“网络式”管理,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登记台账,主动加强与流动党员现单位的沟通,充分利用网络将学习计划、管理要求等及时传递给他们。对老弱病残党员实行“入户式”管理,采取说心里话、提意见和建议、我问你答等形式送学到床前,深入沟通思想。对生活不使、读写困难的党员实行“捆绑式”管理,结成“1+1”助学对子,定人员、定责任、定任务、定进度、定效果,建立联系卡,加强沟通交心,掌握并反馈学习动态和收获。通过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使组织生活扎根到每名党员当中,有效增强了大家的组织观念。

三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深化组织工作成果。为了使南区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效果更扎实,我们结合油区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注重和南区所在地水电厂、精蜡厂、总医院等几个单位的联系,建立信息互通、和谐共建工作制度,定期就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交流,协调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重点人员、重点帮扶对象始终共同从多方面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员教育联搞、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文明小区联创”的可喜局面。既及时化解了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矛盾和问题,又扩大、延伸非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范围,深化了组织工作成果。

二、创新管理办法,为非在职党员融入组织营造良好的家园氛围

由于长期受原单位管理的影响,非在职党员在被纳入小区居委会党总支管理后,不少人归属意识比较淡薄,对社区基层党建的认同感、参与感不强。对此,我们总支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不断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使非在职党员更好地融入到了社区大家庭,让党支部这个家园更具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是寓教于“机”,抓住时机开展活动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由于非在职党员大部分都是老同志,他们多年参加组织生活,容易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感兴趣。因此,我们注意抓住时机开展活动以增强吸引力。例如,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我们及时进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非在职党员在活动中深受教育,纷纷自觉开展爱心行动,先后捐款捐物3万多元。二是寓教于“乐”,在快乐的活动中让党组织生活充满活力。我们充分挖掘南区现有资源,保证每个支部至少有一个活动室、一个阅览室,落实开展活动必要的经费,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先后在几个小区设立了宣传栏、文化长廊、读书室、橱窗、黑板报、公益广告等阵地,树立舆论导向,营造文化氛围。三是寓教于“情”,以情动人让非在职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方面,总支、支部对非在职党员做到“六心、四声”,“六心”即对待非在职党员要有爱心,接待非在职党员要有热心,帮助非在职党员要有诚心,对患病非在职党员要关心,接受非在职党员批评要虚心,解答非在职党员问题要有耐心;“四声”即与非在职党员见面有问候声,非在职党员离开有再见声,非在职党员提出问题有回声,活动室里要充满笑声。

三、挖掘内部潜力,为非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舞台

非在职党员中有许多老石油、老革命,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宝贵的财富。他们离开工作岗位之初,普遍存在着赋闲后的失落感,担心自己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遗忘和抛弃,希望能找到继续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抓住这一优势,积极为非在职党员实现“老有所为”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一是合理安排,为非在职党员发挥一技之长找到用武之地。很多非在职党员离岗前是单位上的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他们各有所长,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工作经验。我们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个人特长,安排积极性高的非在职党员参与到小区管理工作中来。我们先后安排了30余名非在职党员担任门卫、楼栋长和单元长等工作。

二是搭建载体,使非在职党员成为小区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针对部分非在职党员文化层次高、实践经验多等特点,站党总支聘请他们担当了小区的“宣传员”和“调解员”。根据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利用板报、橱窗等及时开辟“本期焦点”、“政策讲解”、“相关链接”、“生活常识”、“好人好事”、“曝光栏”、“回音壁”等,及时搜集和宣传小区里的好人好事,对各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批评,去年,非在职党员先后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9篇,为小区文明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三是典型引路,带动更多的非在职人员参与社区建设。我们认为,非在职党员与居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习性相投,有很多共同语言。发挥好非在职党员在居民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是小区文明建设中的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为此,我们在小区开展了“五带头”活动,即党员要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维护小区治安,带头搞好楼道卫生,带头开展邻里互助,带头参与社区服务,理直气壮地喊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员形象在小区闪光”的口号,为居民群众提供有效服务,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党的工作的实际效果,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推进小区建设。目前在小区已形成了共建和谐、人人参与、团结互助、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五一社区南区管委会 河南南阳 473132)(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和谐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