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贫困群众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2009-12-24 10:48金春兰周凌云刘卫涛
老区建设 2009年21期
关键词:农户部门资金

金春兰 周凌云 刘卫涛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了“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因此,如何策应新形势下的扶贫大战略,构建“大扶贫”格局,以推进国家扶贫战略目标的实现,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江西莲花县扶贫办对“大扶贫”工作推行较好的六市乡西坑村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西坑村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西坑村位于莲花县六市乡西南部,该村下辖9个村小组,14个自然村,共216户,1055人。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落后,2006年被定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一)政府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成为推动西坑村扶贫工作前进的主要动力

2006年以来,以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为“黏合剂”,通过努力向上争取,所整合来的扶贫资金高达140多万元。首先,为搞好该村的主道水泥路建设,他们通过县交通部门立项,共争取资金58万元,本村投工投劳达4000个以上工日,折合资金近12万元;其次,共争取新农村专项资金23万元;另外,修圳、改水改厕、建村级活动场所共争取县水务局、县农业开发办、市扶贫驻村工作组及社会人士捐款计资金60多万元,完成了三陂江两条主要水圳三面衬砌工程,新建了400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100%完成了农村改水,彻底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问题,同时改厕135户。

(二)产业扶贫和“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两翼起着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

一是依托本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实施产业扶贫。2006年底,该村引进了瑞森农产品加工厂,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食用菌,2008年底又引进县森美公司投入资金100万元,征地30亩,建设标准的食用菌车间和厂房。计划到2010年全村将有30%以上的农户种植食用菌。二是参与县扶贫办“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为村民外出打工提供智力支持。

(三)普遍性的强农惠农政策与针对性地结对帮扶特别困难群众相结合,力促西坑村贫困群众脱贫

西坑村在积极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着力抓好西坑的农村医保工作,建设了一个村级医疗所。2007—2008年农民参合率达100%。另外针对本村的特困户,西坑村进行了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不仅帮资金,而且教技术传信息。每年的救灾慰问金等,也都向特困户倾斜。

二、西坑村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中央下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资金分属不同部门,各部门在使用这些资金时又有各自的考虑,导致资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分散问题,不能形成集聚效应。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私营企业主与贫困群众的财富差距正越来越大,但私营企业主的扶贫积极性却未充分调动起来,极大地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充分发展。

3.各级扶贫部门在推动扶贫市场主体和形式多元发展方面仍存在宣传不足,发动不够,谋划引导不力等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1.各级扶贫部门应建立更加高效务实的扶贫新体制、新机制,在充分发挥扶贫部门在安排各扶贫重点村项目资金的同时,更紧密整合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农业开发等部门资金的功能,从而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能得到整体提升。

2.处理好企业与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企业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功能。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引导企业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让利于民。二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作为政府应给予企业或资金或政策方面的支持。

3.将扶贫工作置于新阶段的国家扶贫战略大变革的背景中加以谋划,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工作体系,形成专业扶贫和惠农强农政策相结合,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等多方力量、多种措施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新格局。建议各级政府及扶贫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加以宣传报道好扶贫济困的典型事和人,以达到褒扬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形成多元化工作体系,构建服务贫困群众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作者简介]金春兰,女,江西莲花县扶贫办;周凌云,刘卫涛,男,莲花县扶贫办。

[责任编辑:李丽娜]

猜你喜欢
农户部门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