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潜力与对策研究

2010-01-12 01:48戈双武龙如银
关键词:煤层气煤矿

戈双武,龙如银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潜力与对策研究

戈双武,龙如银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的减排承诺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展煤层气CDM项目无疑是有效路径之一。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优良,开展煤层气CDM项目具有广阔前景,未来煤层气CDM项目将成为我国CDM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展煤层气CDM项目不仅能够带来巨大的减排效应和可观的经济效应,还能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现阶段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具有项目数量少、签发质量差、项目分布不合理等特点;存在项目建设能力差、项目成本高、CERS价格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煤层气CDM项目,应从加强能力建设、开展单边项目、建设第三方市场、强化管理、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

煤层气;CDM项目;潜力;现状;对策

引言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气体的20~24倍。在采煤过程中,大量甲烷涌出,不仅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巨大威胁,而且甲烷排入大气成为引起地球温室效应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减少煤层气排放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有重要意义,而开发煤层气CDM项目则是减少煤层气排放的重要途径。

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规定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另外两种机制为: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简称J I;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简称ET)。根据《议定书》的规定,它是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其目的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终目标的实现,并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量化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它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通过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合作,获得由项目产生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s,CERs)。CDM作为一种基于项目的双赢合作机制,它一方面为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时间、地域和部门方面),降低其遵约京都承诺的总成本,同时为CDM项目的东道方提供额外的资金和先进减排技术。CDM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帮助《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其承诺的温室气体削减或控制目标,而且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符合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由此可见,煤层气开发是实施CDM项目的重点领域。

一、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前景分析

1.我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

我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煤层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远景资源总量达36.8万亿m3,与常规天然气资源基本相当,约占世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13%,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全国已探明含气面积777.78 km2,已探明储量1700亿m3。我国煤层气远景资源量比美国多15.6万亿m3,而资源探明率很低,仅为0.46%,美国为6.4%。我国年产能力为15亿m3,而实际产量仅为7.5亿m3,仅是美国的1.4%,可见我国煤层气开发潜力巨大。

2.我国煤层气CDM项目潜力分析

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储量为CDM项目的开发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国家发改委非常重视和支持煤层气CDM项目开发,将煤层气CDM项目列为重点项目,并多次召开相关专题研讨。截至到2010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共批准了79个煤层气CDM项目,其中在联合国CDM理事会成功注册的项目26个,获得EB(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签发的项目9个,累计获得2752714吨CERs。项目的成功注册和签发无疑给未来煤层CDM项目的规模化开发带来信心和可借鉴的经验。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随着抽采和利用技术的逐渐成熟,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必然是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煤层气现已被列入我国新能源发展范畴,而在尚未正式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草案中,煤层气产业也被纳入其中,并确定两个新建的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的产业化发展必将为CDM项目提供广阔的空间。根据我国3个CDM重点领域的现状,利用情景分析推测未来我国CDM市场潜力的结果(见表1)显示,2010年以后,我国的CDM项目增长速度最快、数目最大的将是煤层气领域。

表1 我国CDM市场潜力推测的结果

二、煤层气CDM项目的效益分析

1.经济与技术效益

据测算,每利用1亿m3的甲烷相当于减排150.5万吨的二氧化碳,按每吨10美元的价格出售,可获得1505万美元减排收益,如果考虑煤层气利用带来的能源替代效应,即每利用1亿m3的煤层气发电替代了同等规模的燃煤发电,由此可额外减少燃煤发电带来的21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同价格口径下额外增加210万美元减排收益。以7.5亿m3产量计算,若此量全部申请CDM项目,则每年有1128.75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获得11287.5万美元的减排收益。同时CDM项目的开展也为引进国外先进的煤层气利用技术和设备提供了机会,因为发达国家合作方在高昂的商业回报吸引下,增强了相关技术转让的意愿。

2.安全与环保效益

煤层气CDM项目带来的减排收益,增强了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的积极性。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可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在煤炭开采过程产生的煤层气俗称“瓦斯”。煤矿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之一。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煤矿瓦斯事故,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同时还能减少矿井建设费用(巷道建设和通风费用减少1/4左右),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的社会形象。

利用CDM项目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减排温室气体,改善大气环境。煤层气(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0~24倍。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15%,仅次于CO2。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只要采煤就会向大气中排放煤层气。因此开发和利用煤层气不仅可以避免因采煤造成的煤层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还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产业带动效益

利用CDM项目开发利用煤层气也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任何一个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开发利用煤层气定会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煤层气开发利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大型的煤层气CDM项目将带动运输、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实施现状及特点

煤层气利用开发是我国开展CDM项目的重要领域之一。自2007年3月8日,安徽淮北海孜、芦岭煤矿瓦斯利用项目成功注册,实现我国煤层气CDM项目注册的零突破以来,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截止到2010年3月8日,我国先后有79个煤层气项目通过了国家CDM审核理事会的批准,占全国已批准项目数的3.28%,估计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3519万吨,其中有26个煤层气项目在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EB)注册成功,占全国注册成功项目数的3.43%,估计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697万吨,9个煤层气项目获得CERs签发,占全国已签发项目数的4.29%,累计签发量约28万吨(见表2)。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表2 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数少,减排量突出

与我国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量相比,我国煤层气CDM项目数量很少。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已批准的2411个CDM项目中煤层气项目只有79个,在已注册的758个CDM项目中煤层气项目只有26个,在已获得签发的210个CDM项目中,煤层气项目只有9个,这与我国的煤层气项目潜力还有很大差距,随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CDM项目的逐渐熟悉和开展CDM项目能力的逐步提高,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相对于项目数量而言,我国现有的煤层气项目的减排量相对突出。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已批准的项目中,占总项目数3.28%的煤层气项目产生的预计年减排量占总预计年减排量的7.75%,在已注册的项目中,占项目数3.43%的煤层气项目产生的预计年减排量占总预计年减排量的7.84%。这一趋势也反映了我国煤层气CDM项目未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项目签发质量差,签发前景明朗

CDM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获得EB签发的CERs(核证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因为只有CERs才具有交易价值,因此项目的签发质量反映了项目的最终质量。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由于受方法学和额外性证明等因素的限制,签发质量并不理想。自2008年2月4日,淮南潘三矿抽放煤矿区煤层气(CMM)的利用和销毁项目获得EB第一笔75998吨CERs签发以来,截止到2010年3月8日,总共有9个煤层CDM项目获得EB签发,累计总签发量为2752714tco2e。获得签发的煤层气CDM项目数只占批准的煤层气项目数的11.40%,签发量只占批准的煤层气项目预计年减排量的7.82%,占总签发项目数4.29%的煤层气CDM项目只产出了1.52%的核证减排量。但可喜的是煤层气CDM项目获签发的项目面在扩大,频率和签发量在增加。2008年共有2个项目获得5笔共79835吨签发量,2009年则有5个项目获得6笔共1087158吨签发量,截止到2010年3月8日,已有4个项目获得5笔共867237吨签发量(见表3),这说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签发前景随着项目的逐渐深入,逐步变明朗。

表3 我国获签发的煤层气CDM项目情况一览

资料来源:中国DNA数据库

3.项目区域分布没有完全反映区域潜力

我国煤层气CDM项目主要分布在煤层气资源丰富、煤矿矿区成熟的地区,煤层气资源贫缺的地区煤层气CDM项目少,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矿区历史不长的地区煤层气CDM项目也比较少,并没有完全反映区域的项目潜力。在已获得批准的煤层气项目中,山西共有28个项目,占所有已批准的煤层气项目数的35.44%,预计年减排量占已批准的煤层气项目总预计年减排量的52.34%。河南、安徽、黑龙江、四川、贵州、重庆、陕西、辽宁、宁夏分别有10、8、5、5、5、4、4、3、3个项目,预计年减排量占总预计年减排量的百分比分别是6.85%、4.89%、9.01%、3.03%、3.65%、6.11%、3.99%、5.91%、2.91%。另外吉林、江西、甘肃、新疆各有一个项目,内蒙古、山东等地区则没有煤层气CDM项目(见表4)。在已注册的煤层气CDM项目中,山西、河南、安徽、重庆、辽宁、吉林、陕西、江西各有9、5、4、3、2、1、1、1个项目。其中山西有4个项目获得EB签发,累计签发量为2148525tco2e,河南有2个项目获得签发,累计签发量为25120tco2e,安徽有2个项目获得签发,累计签发量为483939tco2e,另外江西丰城矿务局煤层气利用项目也获得了签发,累计签发量为95130tco2e (见表5)。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煤层气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地区并没有煤层气CDM项目,各区域的项目数量和减排量也没有完全反映出区域的煤层气资源潜力和项目潜力。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区域项目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表4 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区域分布情况

表5 我国已注册煤层气项目情况一览

项目名称合作方注册所在国预计年减排量(tco2/y)签发量(tco2e)重庆中梁山煤矿煤层气利用项目英国404,865陕西大佛寺煤矿低浓度煤层气发电项目日本351,704安徽淮北桃园煤矿瓦斯利用项目日本48,257重庆天府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英国852,810山西阳城县煤矿瓦斯综合利用项目荷兰562,372 51,932安徽淮北海孜、芦岭煤矿瓦斯利用项目荷兰291,765 126,657阳泉煤业公司煤层气在氧化铝焙烧炉利用项目英国1,243,713 368,597安徽淮南潘三矿煤矿区煤层气的利用与销毁项目瑞士170,000 357,282山西大土河煤矿瓦斯利用项目荷兰457,787山西晋城永红/侯村/曲堤等9个煤矿瓦斯发电项目英国461,682山西晋煤集团120MW煤层气电厂项目其他3,000,000重庆南桐煤层气利用项目英国325,082河南焦作煤业集团煤矿甲烷气(CMM)发电项目英国278,870河南登封金岭煤矿瓦斯发电项目英国61,586山西杜儿坪煤矿瓦斯利用项目英国326,142江西丰城矿务局煤矿瓦斯利用项目荷兰161,505 95,130辽宁阜新煤矿区CMM/CBM利用项目英国,瑞士978,840铁法煤业集团煤层气利用项目日本873,553吉林梅河煤矿瓦斯自备发电供热项目英国57,414河南平煤集团煤矿瓦斯综合利用项目英国1,368,020

项目名称合作方注册所在国预计年减排量(tco2/y)签发量(tco2e)淮南潘一、谢桥煤矿瓦斯利用项目奥地利624,706山西柳林煤矿瓦斯利用项目荷兰316,910

四、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在实施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建设能力差

CDM项目建设能力是决定CDM项目是否能够最终成功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建设能力比较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获得签发的煤层气CDM项目数量较少,为煤层气CDM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的能力较弱;(2)我国煤层气项目业主及煤层气CDM项目从业人员基本知识缺乏;(3)国内DOE(EB认可的CDM独立第三方认证机构)机构数量过少,高素质工作人员流向外国DOE机构。目前,我国只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环联合认证有限公司两家获得EB认可的DOE机构,但是该两家机构均没有煤层气CDM项目的成功经历;(4)专业煤层气CDM项目咨询公司比较少,PDD(CDM项目计划书)编制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煤层气CDM项目的审批、注册、签发等程序的进展;(5)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方法学有限,而新方法学的申请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开发;(6)我国现有煤层气利用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不具有相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相关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低。由于种种原因,国外合作方在煤层气CDM项目的合作中,大都仅仅购买项目的减排量,对于技术转移和先进设备转让现阶段大都持保守态度,这无疑降低了企业开展煤层气CDM项目的可能性。

2.项目成本高

煤层气CDM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CDM项目的交易成本,即项目从开始申请到最终获得出售签发的CERs的收益这一整个商务过程所涉及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工程项目成本,煤层气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其成本主要表现在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中的研发、设计、设备、材料、人力等各环节。目前,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交易成本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成本都较高。其中交易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1)煤层气CDM项目周期长,一般来说,一个煤层气CDM项目从审批到最终获得签发需要1.5~3年,这无疑推高CDM项目的交易成本;(2)PDD制作费用高,煤层气CDM项目的PDD制作费用跟项目大小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小型项目的PDD制作费用在20万元左右;(3)国内咨询机构实力弱,而国外咨询机构的收费高。工程成本高主要是因为相关设备的进口价格昂贵,相关技术知识产权的转让费用高。特别是在煤层气项目的减排量检测方面,由于鉴定的标准不一,因此不得不进口符合EB和国外DOE要求的检测设备,而进口的检测设备价格昂贵。

3.CERs价格与市场价值脱轨

由于我国非《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的缔约国,因此,我国产生的CERs不能直接在国际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导致我国煤层气CDM项目产生的CERs的出售价格与国际市场价值脱轨,议价能力弱,减排收益未实现最大化。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CERs价格与EUETS(欧洲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价格相差巨大。在2008年7月,EUETS价格为22欧元/吨,而我国出售的CERs价格只有12欧元/吨,显然未实现利益最大化,与市场价值存在很大差距。而在EUETS价格低谷的时候,由于我国CDM管理机构的最低价格限制,国际买家由于利润空间小,几乎成交很少,这也不利于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开展和减排收益最大化。产生价格和市场价值脱轨现象最主要是我国尚未有能真正实现价格发现功能的市场机制。

4.与煤层气CDM项目相关的体制、政策不完善

煤层气CDM项目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减排收益,同时也能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但是,我国目前与煤层气CDM相关的体制和政策并不完善,不利于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开展。我国没有专门的煤层气CDM项目规划,导致现阶段煤层气CDM项目的粗放式开发,资源浪费严重。没有专门的煤层气项目管理、培训、研发部门,导致我国煤层气CDM项目建设能力较差。缺乏有利于煤层气CDM项目开展的融资、税费、激励等政策。

五、改善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能力建设,降低项目成本

广泛开展管理部门、企业、咨询机构的煤层气项目专业能力建设,积极培育专门的煤层气项目咨询机构。开展专门的煤层气CDM项目开发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提升相关部门、企业、咨询中介结构的项目建设能力。根据当前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开展现状,对项目业主、开发商、咨询机构,以及有关管理部门人员方法学、风险规避、ERPA(CDM项目商务合同)谈判等专门培训,培养一批煤层气CDM项目专业骨干,促使企业提高对CDM项目的管理能力。依托科研机构,不断强化、充实煤层气CDM专业人才库。项目建设能力的提高定然能缩短项目周期和提高PDD制作能力和质量,从而降低项目开发成本。鼓励和支持煤层气CDM方法学的研究,对采用我国科研单位或个人研究的方法学的煤层气项目在费用收取上给予优惠。加强国内DOE煤层气CDM项目能力建设,鼓励煤层气项目业主选择国内DOE增加其项目经验,降低煤层气CDM项目因选择国外DOE机构的高昂费用。鼓励煤层气资源企业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提高我国煤层气利用开发技术的知识产权拥有率和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从而增强煤层气CDM项目能力和降低项目开发成本。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增强国外合作方技术转移的意愿,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模仿创新研究。

2.开展单边项目、建立第三方市场,促进利益最大化

开展单边CDM项目是指项目公司自己单独开发项目,先不签订购碳协议,不引进合作方。我国煤层气开发企业开展单边项目有利于在价格低谷时期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单边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煤层气项目的议价能力。随着我国煤炭企业的大集团化整合,我国煤层气资源也将掌握在大集团手中,而大集团更有实力开展单边项目,实现我国煤层气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CDM项目的收益最大化。建立第三方市场,不仅关系到煤层气CDM项目的利益,更是关系到我国所有CDM项目的利益。建立碳交易第三方市场有利于项目CERs价格向市场价值靠近,实现真正的价格发现功能,提高我国CDM项目的减排收益和我国CDM项目的议价能力,还能降低交易成本,监督交易合约履行和分散交易风险。另外,碳交易第三方市场的建立,还有利于我国区域CDM项目的互补发展和优势发展,从而促使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指标的整体最优化实现。

3.强化管理、扶持力度,完善配套规则,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立专业的煤层气CDM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发展规划、监督和指导,从而强化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规范管理。加大金融、税费、激励等政策对煤层气CDM项目的支持力度,促使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确定煤层气CDM项目市场规范,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规则。建立相关资质评价、考核系统,设定准入规范,提高相关机构素质。同时制定相关从业人员从业标准和规范,形成职业培训、资格考试、资格认定制度、提高从业人员标准。从而全面促进我国煤层气CDM项目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EB/OL].http://cdm.ccchina. gov.cn/web/index.asp.

[2] 张皖生,王岩.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中国煤矿瓦斯利用[J].中国科技投资,2006(7):28-30.

[3] 高海然.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现状和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08(6):33-38.

[4] 刘晔.山西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能源,2009(7):38-40.

[5] 马伟,杨胜强,等.浅谈我国煤层气的CDM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1):28-30.

[6] 钱凯,等.中国煤层气的产业化进程与发展建议[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6):832-840.

[7] 武蕴华,窦林琪.煤层气开发CDM项目的前景[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5):31-34.

[8] 庄贵阳.金融危机和政策变动双重影响下中国CDM项目开发现状与对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9, 52:2-10.

Potentia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albed Methane CDM Projects of China

GE Shuang-wu,LONG Ru-yin
(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The commitments 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made by China at the“Copenhagen meeting”has created an imaqe of China as a“responsible power”to the world in fac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s.In order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o carry out coalbed methane CDM projects undoubtedly is an effective path.Because of the abundant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and excellent mining conditions,to carry out coalbed methane CDM projects has broad prospects in China and coalbed methane CDM projects will become a major component of China’s CDM projects in future.To carry out coalbed methane CDM projects not only can bring about huge reduction effect and substantial economic effect,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industries.At present stage,the coalbed methane CDM projects in China show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the small number of projects,poor quality and the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jects.There are also some other problems such as the poor ability,high cost,unreasonable CERS price and inadequate policies of the projects.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coalbed methane CDM projects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in strengthening capacity,carrying out unilateral projects,constructing trilateral markets,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policies.

coalbed methane;CDM project;potentiality;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F407.2

A

1009-105X(2010)03-0019-07

2010-04-17

2010-07-10

戈双武(1986-),男,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龙如银,男,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煤层气煤矿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2019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煤层气输气管道最优化方法研究
煤矿老空水防治经验探讨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数控电潜管式泵在煤层气井上的应用
概率与统计在煤层气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