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博弈研究

2010-01-12 01:47蒋学众
关键词:信贷管理信贷收益

蒋学众

(江苏银行徐州分行,江苏徐州 221003)

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博弈研究

蒋学众

(江苏银行徐州分行,江苏徐州 221003)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特点,城市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信息非对称,从而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也限制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博弈进行了研究,并进行分析,对城市商业银行选择占优战略进行了阐述。

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小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即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资金实力出发,将目标客户群锁定为中小企业,提出了“立足本地,服务中小企业”的战略方向,它在特定的领域中,利用地缘优势、人缘优势、信息优势和经营成本优势,多方位地为中小企业和大众市民提供金融服务。而我们也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推进技术革新、增加就业、促进竞争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和“国民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价值占GDP的6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中小企业却只用不到30%的金融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讲,资金的短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多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发展中小银行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城市商业银行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达到培育竞争、完善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目标。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市场需求很大,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城市商业银行不可能如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惜贷”策略,依靠大企业的方式回避风险,因此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在哪里?程度有多大?如何控制风险?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过程中的关键。

信贷风险产生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是指借款人能否如约对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由于信贷业务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资产占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重大,所以信贷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城市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为了防止信贷风险的形成和累积,城市商业银行就必须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控制和化解,而中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信息非对称性,因此,贷与不贷?城市商业银行陷入了两难境地。由于我们可以把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贷行为和信贷过程看作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博弈,因此,化解这一难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对银行—企业信贷博弈进行分析,以此来寻找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二、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博弈过程

中小企业首先向银行申请贷款并提供有关财务报表和项目风险报告,银行来决定是否放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银行与企业在信息上总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而且企业为了获得贷款有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掩盖自己的风险,因此,城市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不完美动态博弈。

我们首先把企业分为低风险企业L ow(L)和高风险企业High(H)两种,并设银行的贷款本金为B,贷款利息为I,因此贷款本息为:R=B+I(I >0,R>B)。

低风险企业L ow(L)由于能够按期归还本息,因此会在申请贷款时提供真实材料,真实地显示自己的风险水平。低风险企业获得贷款后可以取得的收益U(L),偿还银行的本息R之后,获得净收益U(L)-R,且有U(L)-R>0。银行获得收益R -B,且有R-B>0,如果低风险企业不能获得贷款,则企业净收益为0,银行保留了本金B。

高风险企业High(H)由于有可能造成贷款损失,因此为了取得银行的贷款往往会提供虚假材料,掩盖自己的风险,成本为F。高风险企业以概率P获得银行的贷款后,一般获得投资收益的可能性较小,主要是获取非投资收益(如延缓企业破产,为企业领导及企业其他内部人带来个人效用等),设收益为S。此时企业H的净收益为S-F,且有S>F,S≤B此时银行的债权往往难以保障,贷款有可能成为呆坏账形成全部损失,银行也有可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分散、转移或化解,这样会减少贷款损失,因此银行的收益为αB(0<α< 1),且有αB=B-S,即S=B-αB=(1-α)B。高风险企业H以1-P的概率被银行甄别出其风险而被拒绝贷款时,企业收益为-F,银行则保住了本金B。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引入一个虚拟的自然人N参与博弈。自然人N首先行动,选择它所在企业的风险类型。于是可以得出博弈树,如图1所示:

图1

在博弈的第一阶段,自然人N首先行动选择自己企业的风险类型,这是企业的私人信息,银行并不知道。

博弈进入第二阶段,企业进行选择申请还是不申请,这取决于申请贷款给企业带来的期望收益是否为正值。而不论对于企业L还是企业H,申请贷款的期望收益均大于0,因此两类企业都会选择申请贷款。

博弈进入第三阶段,银行则根据自己所判断的企业风险的大小来决定贷款的发放。

在最优状况下,银行能够判别出企业的风险程度。由于R>B,银行会贷款给低风险企业L;由于αB

表1 最优状况下的银—企博弈结果

如果银行不能够获得关于企业足够的信息,在信用分析时判断错误,则会出现如表2所示的博弈结果。

表2 银行信用分析错误的银一企博弈结果

一方面银行错过潜在的收益R-B,另外一方面银行会遭受本可以避免的损失(B-αB)。因此银行必须尽最大的可能获取全面的企业信息,并进行正确的信用分析。从结果还可以看出,α的值越小,银行遭受的损失就越大,而高风险企业因获得的收益越大就越倾向于冒险和违约。所以,银行需要对贷款的风险实施监控,以便及时地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债权,减少损失。

在现实的信贷过程中,即使银行能够准确地进行信用风险的分析,由于具体参与者并不是银行本身,而是银行的信贷管理人员,因此还存在着信贷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即道德风险的存在。此时的博弈则变成了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对于低风险企业,如果获得贷款,企业净收益为U(L)-R,银行管理人员的收益为I(I是银行对于信贷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一种肯定和激励,I >0);如果企业不能获得贷款,企业净收益为0,银行管理人员的收益为0。

对于高风险企业,如果获得贷款,企业净收益为S-F-M(M为企业给银行管理人员的贿赂或其他好处),银行管理人员的收益为M-P(P为银行由于贷款损失而给信贷管理人员的惩罚);如果企业不能获得贷款,企业净收益为-F,银行管理人员的收益为0。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和企业之间的信贷博弈树,如图2所示。

图2

在博弈的第三个阶段,如果I>0,即银行如果能够对信贷人员的绩效予以激励,则银行管理人员会给低风险企业贷款,达到最优;如果I=0,银行信贷人员则没有动力贷款给低风险企业,有可能使银行错过(R-B)的收益。如果M-P>0,银行管理人员则会贷款给高风险企业,从而会给银行带来损失,要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银行就需要通过加大对信贷管理人员的约束和惩罚来加大P。如果能够使得P>M即M-P<0,信贷人员就不会冒险进行违规操作了。博弈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银行信贷人员与企业的信贷博弈结果

三、城市商业银行占优策略选择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城市商业银行并不能保证一定获得对自己最优的结果。在这一情形下,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选择占优战略,无论企业在申请贷款和使用、偿还贷款时采取何种策略,无论信贷管理人员是否想进行违规操作,信贷博弈总能产生对城市商业银行有利的结果。

我们通过图3看一下城市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应如何选择最优战略。

企业申请贷款时有真实显示其风险程度和弄虚作假两种策略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城市商业银行并不知道其选择了何种策略,为了防范逆向选择风险,城市商业银行选择占优战略。该占

图3

优战略由以下策略组合而成:(1)设计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贷款合同供企业选择;(2)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风险信息的甄别能力,增大企业弄虚作假的成本;(3)加大对弄虚作假企业的惩罚力度,可采取商业银行同业公会联手惩罚和信用降级等办法;(4)设计出对信贷员的激励约束机制,防范信贷员前调查工作中不尽职尽责的道德风险。

城市商业银行采取上述占优战略,会产生对银行有利的三种博弈结果,即:(1)企业选择弄虚作假的成本过高,不如选择真实显示风险程度合算,企业主动放弃弄虚作假;(2)银行甄别能力较高,企业真实风险被甄别出,银行拒绝贷款;(3)符合银行要求的企业得到贷款。

博弈进行到贷款使用阶段,企业也有两种策略选择:守约使用、按时还款和违约使用、逃废债务。城市商业银行此时为了防范企业的道德风险,选择贷后的占优战略,该占优战略由以下策略组合而成:(1)加大对逃废债务、违约使用贷款的企业及其负责人的处罚力度;(2)诉诸法律手段、对抵押品进行处置;(3)加强贷后管理和监督;(4)设计对信贷员的激励约机制,防范信贷员在贷后管理和监督中的道德风险行为。这一阶段的博弈也会产生对城市商业银行有利的结果,一是企业在进行违约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后,选择守约还款;二是企业违约受罚,银行通过对企业的惩罚(主要是抵押品处置),保全信贷资产。

[1] 赵瑞,周喜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

[2] 方韦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5(08).

[3] 齐巍巍,李友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10).

[4] 周春喜,任佳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02).

[5] 蒋学众.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6-70.

Credit G ame Between C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J IANG Xue-zhong
(Xuzhou Branch,Bank of Jiangsu,Xuzhou 221003,China)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are the major clients of city commercial banks.However,serious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c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SMEs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Es increase the risks of the banks and limit the real function of SM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redit relation of SMEs and city commercial banks on gam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illustrates dominant strategies in city commercial banks.

commercial bank;credit risk;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830.33

A

1009-105X(2010)03-0040-4

2010-07-23

蒋学众(1968-),男,高级经济师,江苏银行徐州分行副行长。

猜你喜欢
信贷管理信贷收益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管理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精细化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